本技术涉及道路交通,具体涉及一种可变标线及可变通道。
背景技术:
1、可变标线是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在道路的路面上用线条、图形、文字等标志向交通参与者传递引导、限制、警告等交通信息的标识,其作用是管制和引导交通。在使用时,不同的可变标线可以配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传统的道路标线通常是直接利用有机颜料涂覆于路面而形成固定的用于引导交通的指示标线。然而,随着城市道路车流量的不断增加,城市交通道路的通行压力不断增大,特别是在早、晚高峰期的城市高架路段,会出现短时间的车流量的暴发增长,而在车流爆发期,道路经常会出现不同方向车流量不均衡的特点,尤其是高架路的出入口地面辅路拥堵尤为严重。“潮汐车道”作为一种可以有效解决车流量不均衡、充分利用道路资源、提高通行效率的新型通行方式在现代交通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但受限于现有的可变标线施划方式,车辆在通行“潮汐车道”时,驾驶员经常会因为标线不够明确造成通行混乱,甚至因此引发交通事故,反而会造成更严重的交通拥堵。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设计了一种可变标线及可变通道,以解决现有标线无法变更以及高架路和其他道路短时间内通行压力大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变标线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变标线及可变通道,所述可变标线嵌装于路表面,包括安装支架、保护壳体、变光组件和供电组件,所述保护壳体安装固定在安装支架中,所述变光组件和供电组件设置于保护壳体中,所述保护壳体的顶面开口,开口表面覆盖有一层透明的防护板,所述供电组件电性连接变光组件。
3、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架包括顶框,所述顶框呈z型槽状,其下侧均布焊接有多根地埋杆,在地埋杆的外围焊接有固定翼板。
4、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壳体的顶边外翻形成边沿板,所述保护壳体顶面的边沿板嵌入安装在顶框的z型槽中,所述保护壳体的边沿板上下两侧与防护板和顶框的连接面均设置有密封胶垫。
5、进一步的,所述供电组件设置于所述保护壳体的一端,与变光组件之间通过隔板进行分隔,所述供电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以及外接电源,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贴敷于防护板的端部下侧,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变光组件电性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变光组件包括led阵列灯板,所述led阵列灯板设置于防护板的下侧,所述led阵列灯板的下侧设置有散热板。
7、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变通道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可变通道为高架路出入口处的地面通行路口,所述通行路口由高架路的入口地面辅路、出口地面辅路和地面纵向道路构成,各条道路均分为多条车道,所述通行路口的各个方向均设置有交通信号灯,所述高架路的入口地面辅路和出口地面辅路进入通行路口的最右侧的车道均为右转车道,其他的车道为第一可变车道和第二可变车道,所述第一可变车道和第二可变车道上沿行驶方向铺设有如上所述的可变标线构成的导向标线,所述通行路口各个方向的人行横道线也由如上所述的可变标线构成。
8、进一步的,所述入口地面辅路和出口地面辅路在进入通行路口前均设置有车道前置信号,所述车道前置信号对应下方的每条车道都设置有信号指示灯,所述信号指示灯显示对应车道的行驶方向,所述入口地面辅路和出口地面辅路出通行路口后的最左侧车道均设置有可变掉头车道,并配置有掉头信号指示灯。
9、进一步的,所述地面纵向道路双向进入通行路口的路段分别为第三可变车道和第四可变车道,所述第三可变车道和第四可变车道也分别沿行驶方向铺设有如上所述的可变标线构成的导向标线,所述纵向道路双向进入通行路口前的路段上也分别设置有可变车道前置信号。
10、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另一种可变通道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可变通道为室内的人行通道或车行通道,如医院、地铁站、公共交通车站、室内停车场等的人行或车行通道,所述可变通道上沿前进方向铺设有由如上所述的可变标线构成的地面导引标识。
1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另一种可变通道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可变通道为室外的人行通道,如广场、公园等的人行通道,所述可变通道上沿前进方向铺设有由如上所述的可变标线构成的地面导引标识。
1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设计的一种可变标线及可变通道的进步之处在于:
13、可变标线设置有变光组件,变光组件可以根据道路通行的需求进行变换,led阵列灯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点亮与关闭、显示图案的切换,如用于车道导向标线可以在直行、左转、右转等方向之间进行切换,满足不同交通导向需求;可变标线通过安装支架进行固定安装,安装支架的地埋杆和固定翼板可以保证其与地面稳定连接,保护壳体与安装支架进行连接组装,日后更换维修方便;可变标线的各对接处均进行密封处理,保证保护壳体内部的密封环境;供电组件设置了太阳能电池板,可有效的减少对外接电源的依赖,适应更多应用场景的使用需要。
14、构成高架路出入口处的地面通行路口的可变通道,在高架路的入口地面辅路、出口地面辅路以及地面纵向道路在进入通行路口前均设置了可变车道,当出入高架路的车流量较少时,可以按照路口信号灯的指引,地面纵向道路上的车辆正常直行或左转,出、入口地面辅路上的车辆也可以正常直行或左转;而当出入高架路的车辆出现短时间的流量暴增时,可将出、入口地面辅路的第一可变车道和第二可变车道全部变更为直行车道,直行方向路口信号灯常绿,右转车辆正常右转,出、入高架路的左转和直行的车辆全部直行快速通过路口,需要左转的车辆过通行路口后进入可变掉头车道,掉头后再进行右转,而地面纵向道路进入通行路口的信号灯全部变为红灯长亮,第三可变车道和第四可变车道全部变更为右转车道,所有车辆进入通行路口后右转,需要直行或左转的车辆进入可变掉头车道后掉头再直行或右转,以此可以保证出、入高架路的车辆能够持续快速的通过路口,减少高架路出入口处地面通行路口的通行压力,减少拥堵。所有可变车道的导向标线均由可变标线构成,可依据通行需求实时进行变化,使车道的通行需求和导向线的指示方向相统一,再结合车道前置信号和路口的交通信号灯,对驾驶员起到非常明确清晰的指引效果,避免因车道通行要求与地面标线不统一造成的驾驶混乱。
15、构成室内、外的人行通道或车行通道的可变通道,铺设了由可变标线构成的地面导引标识,使室内外的人行通道或车行通道能够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改编导向指示,应用灵活方便。
1.一种可变标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标线嵌装于路表面,包括安装支架、保护壳体、变光组件和供电组件,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在路面中,所述保护壳体安装固定在安装支架中,所述变光组件和供电组件设置于保护壳体中,所述保护壳体的顶面开口,开口表面密闭覆盖有一层透明的防护板,所述供电组件电性连接变光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标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顶框,所述顶框呈z型槽状,其下侧均布焊接有多根地埋杆,在地埋杆的外围中部焊接有固定翼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变标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体的顶边外翻形成边沿板,所述保护壳体顶面的边沿板嵌入安装在顶框的z型槽中,所述保护壳体的边沿板上下两侧与防护板和顶框的连接面均设置有密封胶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变标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组件设置于所述保护壳体的一端,与变光组件之间通过隔板进行分隔,所述供电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以及外接电源,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贴敷于防护板的端部下侧,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变光组件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变标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光组件包括led阵列灯板,所述led阵列灯板设置于防护板的下侧,所述led阵列灯板的下侧设置有散热板。
6.一种可变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通道为高架路出入口处的地面通行路口,所述通行路口由高架路的入口地面辅路、出口地面辅路和地面纵向道路构成,各条道路均设置有多条车道,所述通行路口的各个方向均设置有交通信号灯,所述高架路的入口地面辅路和出口地面辅路进入通行路口的最右侧的车道均为右转车道,其他的车道为第一可变车道和第二可变车道,所述第一可变车道和第二可变车道上沿行驶方向铺设有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标线构成的导向标线,所述通行路口各个方向的人行横道线也由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标线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变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地面辅路和出口地面辅路在进入通行路口前均设置有车道前置信号,所述车道前置信号对应下方的每条车道都设置有信号指示灯,所述信号指示灯显示对应车道的行驶方向,所述入口地面辅路和出口地面辅路出通行路口后的最左侧车道均设置有可变掉头车道,并配置有掉头信号指示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变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纵向道路双向进入通行路口的路段分别为第三可变车道和第四可变车道,所述第三可变车道和第四可变车道也分别沿行驶方向铺设有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标线构成的导向标线,所述纵向道路双向进入通行路口前的路段上也分别设置有可变车道前置信号。
9.一种可变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通道为室内的人行通道或车行通道,所述可变通道上沿前进方向铺设有由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标线构成的地面导引标识。
10.一种可变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通道为室外的人行通道,所述可变通道上沿前进方向铺设有由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标线构成的地面导引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