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道路排水结构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步道路侧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1、生态步道路侧排水系统常用于园林景观之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饭后或者闲暇时人们通常会选择去往附近的园林或公园散步。
2、根据公告号cn111364592b中描述,其包括排水渠和位于排水渠底部的排水井,排水井内连通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渠包括可拆卸的安装有若干导流挡板,所述导流挡板上设有与排水渠的内腔连通的雨水篦子,所述导流挡板设有若干应急溢流口,所述应急溢流口的水平高度高于雨水篦子的水平高度,所述应急溢流口与排水渠的内腔连通。
3、上述现有技术的雨水篦子排水时容易被异物堵塞,影响下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排水结构容易堵塞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生态步道路侧排水结构。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生态步道路侧排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生态步道路侧排水结构,包括设置于路面地下的若干段排水渠,若干段排水渠相互拼接设置,排水渠两侧内壁之间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开设有第一过滤孔,所述排水渠位于过滤板下方设置有集污盒,排水渠的侧壁穿设有排水管,集污盒与排水管进水端相对的一侧开设有若干第二过滤孔;排水渠两内壁之间设置有阻拦板,阻拦板开设有第三过滤孔;排水渠的上端设置有盖板,盖板开设有若干贯穿的直口槽。
4、可选的,所述过滤板呈倾斜设置于排水渠两内侧壁之间。
5、可选的,所述集污盒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杆,过滤板的两侧开设有供限位杆穿设的滑孔。
6、可选的,两所述限位杆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提杆。
7、可选的,所述排水渠两内壁开设有用于限位限位杆的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槽上端呈开口。
8、可选的,所述排水渠两内壁分别开设有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槽上端呈开口,阻拦板的两侧边沿分别位于第二限位槽内。
9、可选的,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四个角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排水渠两侧壁上端分别开设有第三限位槽,盖板通过定位杆与第三限位槽连接。
10、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申请通过在过滤板低处的一侧设置阻拦板,可以有效阻拦落叶、垃圾等杂物;由于在过滤板下方设置集污盒以及在排水渠侧壁穿设排水管,通过排水管可以排水,可以将排水渠内水流分流,减少排水渠堵塞发生概率。
1.一种生态步道路侧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路面地下的若干段排水渠(1),若干段排水渠(1)相互拼接设置,排水渠(1)两侧内壁之间设置有过滤板(2),过滤板(2)开设有第一过滤孔(21),所述排水渠(1)位于过滤板(2)下方设置有集污盒(3),排水渠(1)的侧壁穿设有排水管(4),集污盒(3)与排水管(4)进水端相对的一侧开设有若干第二过滤孔(31);排水渠(1)两内壁之间设置有阻拦板(5),阻拦板(5)开设有第三过滤孔(51);排水渠(1)的上端设置有盖板(6),盖板(6)开设有若干贯穿的直口槽(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步道路侧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2)呈倾斜设置于排水渠(1)两内侧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步道路侧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盒(3)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杆(32),过滤板(2)的两侧开设有供限位杆(32)穿设的滑孔(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步道路侧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限位杆(32)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提杆(3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步道路侧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渠(1)两内壁开设有用于限位限位杆(32)的第一限位槽(11),第一限位槽(11)上端呈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步道路侧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渠(1)两内壁分别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2),第二限位槽(12)上端呈开口,阻拦板(5)的两侧边沿分别位于第二限位槽(12)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步道路侧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6)的下表面四个角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62),排水渠(1)两侧壁上端分别开设有第三限位槽(13),盖板(6)通过定位杆(62)与第三限位槽(13)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