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高速公路施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附着式行走吊篮。
背景技术:
1、在高速公路的施工过程中,有时需要在间隔较小的两座桥梁之间安装支架。目前,经常使用的装置为施工用吊篮。
2、现有的施工用吊篮,大多都是附着在防护栏的一侧。具体可参照专利申请号为2020216153845,专利名为一种高速公路护栏修饰施工用挂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将施工用挂篮的作业平台置于防护栏的外侧,施工人员在作业平台内进行支架安装;若作业平台的底部悬空,没有任何的支撑结构,为了提高防护栏两侧的受力稳定性,减轻作业平台对防护栏的侧向压力,因此,需要在防护栏的内侧添加配重块,增加配重后的施工用挂篮,在移动时需要付出较大的推力。
3、鉴于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附着式行走吊篮,旨在解决现有的施工用吊篮在增加配重后可移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附着式行走吊篮,包括吊篮本体,所述附着式行走吊篮还包括:
4、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所述吊篮本体,所述吊篮本体用于放置在两座桥梁之间的空隙处;
5、第一行走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在两座桥梁相近一侧的防护栏顶端滑动;
6、第二行走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在两座桥梁相近一侧的防护栏的内侧滑动。
7、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包括沿桥梁宽度方向并列设置的两组第一行走单件,所述第一行走单件包括第一滚轮;
8、所述第二行走机构包括沿桥梁宽度方向并列设置的两组第二行走单件,所述第二行走单件包括第二滚轮。
9、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附着式行走吊篮还包括:
10、至少四根第一螺杆,均位于所述机架的底端,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与所述机架相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一滚轮。
11、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附着式行走吊篮还包括:
12、至少四根第二螺杆,设于所述机架的两侧,每侧均至少螺纹连接有两根所述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滚轮。
13、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机架包括:
14、两个第一l型支架,所述第一l型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第一l型支架的底侧至少固定连接有一根所述第一螺杆,所述第一l型支架的侧壁上至少螺纹连接有一根所述第二螺杆;
15、第一横杆,设于两个所述第一l型支架之间,且所述第一横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l型支架相固定连接;
16、两个第二l型支架,所述第二l型支架靠近所述第一l型支架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在所述开口内,所述第二l型支架的底侧至少固定连接有一根所述第一螺杆,所述第二l型支架的侧壁上至少螺纹连接有一根所述第二螺杆;
17、第二横杆,设于两个所述第二l型支架之间,且所述第二横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二l型支架相固定连接。
18、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附着式行走吊篮还包括:
19、防雨结构,设于所述机架的顶端。
20、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防雨结构包括:
21、篷布,位于所述机架的顶部;
22、四根支撑杆,位于所述机架的四角,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机架相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篷布相连接。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附着式行走吊篮,包括吊篮本体、机架、第一行走机构以及第二行走机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所述吊篮本体,所述吊篮本体用于放置在两座桥梁之间的空隙处;所述第一行走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在两座桥梁相近一侧的防护栏顶端滑动;所述第二行走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在两座桥梁相近一侧的防护栏的内侧滑动。本申请通过将吊篮本体吊挂在机架上,并置于两座桥梁之间的空隙处,机架附着在两座桥梁相近一侧的两排防护栏上,且第一行走机构垂直于桥面,第二行走机构垂直于防护栏,在第一行走机构和第二行走机构的共同作用下将机架和吊篮本体可移动式设置在两座桥梁相近一侧的两排防护栏上,并提供有一定的预紧力,确保机架带动吊篮本体沿桥梁的长度方向平稳移动,即使未在防护栏的内侧对机架添加配重,也不会出现侧翻的事故。
1.一种附着式行走吊篮,包括吊篮本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式行走吊篮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附着式行走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附着式行走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式行走吊篮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附着式行走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结构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