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斜向搭板连接的自应力缝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72910发布日期:2025-02-11 12:23阅读: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斜向搭板连接的自应力缝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应力缝结构,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斜向搭板连接的自应力缝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重载交通明显增加,桥头跳车已成为普遍的现象;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桥梁高填土路段与桥梁路段的地基的力学性能不同,在行驶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最终会导致普通路段与桥梁路段相邻位置处出现一定程度的沉降,当车辆经过该位置时会出现一次明显的颠簸,俗称跳车。

2、目前,为了防止在桥梁高填土路段出现桥头跳车现象,部分桥梁搭板已做成装配式预应力超长搭板,为了便于搭板的预制和运输,现有预应力超长搭板通常由多个搭板构成,搭板运输到现场后通过装配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于长方形的搭板来说,相邻搭板的连接可以采用自应力直缝相连接,由于自应力直缝的长度方向与搭板的纵向方向垂直,故长方形的搭板又称为正交搭板。受道路走向影响,有时也会用到非矩形的平行四边形的搭板,俗称斜交搭板,目前对于斜交搭板的连接尚缺乏自应力缝连接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斜向搭板连接的自应力缝结构。

2、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斜向搭板连接的自应力缝结构,包括前搭板、后搭板、纵向自应力筋和横向自应力筋,前搭板和后搭板均为平行四边形,前搭板的前端安装在桥梁前墙的牛腿上;其特征在于:前搭板的后端经折形自应力缝与后搭板相连接,折形自应力缝由位于中间部位的中缝和位于中缝两端的边缝构成,中缝与前搭板和后搭板的横向边相平行,边缝与前搭板和后搭板的纵向边相垂直;折形自应力缝中设置有纵向自应力筋和横向自应力筋,横向自应力筋与纵向自应力筋绑扎固定,纵向自应力筋的两端分别锚固在前搭板和后搭板中,折形自应力缝中浇筑有高膨胀混凝土。

3、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斜向搭板连接的自应力缝结构,所述中缝和边缝中的纵向自应力筋,分别与中缝和边缝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中缝和边缝中的横向自应力筋均与纵向自应力筋相垂直。

4、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斜向搭板连接的自应力缝结构,所述中缝和边缝的宽度为40cm~50cm,高度与前搭板和后搭板等高,边缝的长度为80cm~150cm。

5、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斜向搭板连接的自应力缝结构,所述折形自应力缝所产生的纵向自应力为2mpa~4mpa,高膨胀混凝土的强度为35mpa~45mpa。

6、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斜向搭板连接的自应力缝结构,所述纵向自应力筋采用直径为18mm~25mm的双排二级钢筋,纵向自应力筋在前搭板和后搭板中的锚固长度不小于其直径的30倍;中缝中纵向自应力筋的横向间距为15cm~20cm,边缝中纵向自应力筋的横向间距为12cm~17cm。

7、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斜向搭板连接的自应力缝结构,所述横向自应力筋采用直径为16mm~18mm的二级钢筋,横向自应力筋呈上下双排共计四根布设。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斜向搭板连接的自应力缝结构,斜交的前搭板和后搭板经由中缝和两边缝构成的折形自应力缝相连接,中缝、边缝的长度方向分别与搭板的横向边相平行、与搭板的纵向变相垂直,且中缝和边缝中的纵向自应力筋均与搭板的外端面相垂直并锚固在其中,这样,当将横向自应力筋绑扎到纵向自应力筋上并浇筑上高膨胀混凝土之后,就实现了前、后搭板之间的牢固连接,在高膨胀混凝土的膨胀作用下,使得前、后搭板的外端面的各个部位均受到压应力相等,在车辆荷载作用下,自应力缝两侧不易开裂,解决了斜交搭板采用自应力直缝连接导致的连接缝的两侧易出现裂缝、影响搭板寿命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斜向搭板连接的自应力缝结构,包括前搭板(2)、后搭板(3)、纵向自应力筋(7)和横向自应力筋(8),前搭板和后搭板均为平行四边形,前搭板的前端安装在桥梁前墙(1)的牛腿(11)上;其特征在于:前搭板的后端经折形自应力缝(4)与后搭板相连接,折形自应力缝由位于中间部位的中缝(5)和位于中缝两端的边缝(6)构成,中缝与前搭板和后搭板的横向边相平行,边缝与前搭板和后搭板的纵向边相垂直;折形自应力缝中设置有纵向自应力筋和横向自应力筋,横向自应力筋与纵向自应力筋绑扎固定,纵向自应力筋的两端分别锚固在前搭板和后搭板中,折形自应力缝中浇筑有高膨胀混凝土(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斜向搭板连接的自应力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缝(5)和边缝(6)中的纵向自应力筋(7),分别与中缝和边缝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中缝和边缝中的横向自应力筋均与纵向自应力筋(7)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斜向搭板连接的自应力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缝(5)和边缝(6)的宽度为40cm~50cm,高度与前搭板(2)和后搭板(3)等高,边缝的长度为80cm~15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斜向搭板连接的自应力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形自应力缝(4)所产生的纵向自应力为2mpa~4mpa,高膨胀混凝土(9)的强度为35mpa~45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斜向搭板连接的自应力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自应力筋(7)采用直径为18mm~25mm的双排二级钢筋,纵向自应力筋在前搭板和后搭板中的锚固长度不小于其直径的30倍;中缝(5)中纵向自应力筋的横向间距为15cm~20cm,边缝(6)中纵向自应力筋的横向间距为12cm~17c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斜向搭板连接的自应力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自应力筋(8)采用直径为16mm~18mm的二级钢筋,横向自应力筋呈上下双排共计四根布设。


技术总结
本技术的适用于斜向搭板连接的自应力缝结构,包括前搭板、后搭板、纵向自应力筋和横向自应力筋,特征在于:前搭板的后端经折形自应力缝与后搭板相连接,折形自应力缝由中缝和边缝构成,折形自应力缝中设置有纵向自应力筋和横向自应力筋,横向自应力筋与纵向自应力筋绑扎固定,纵向自应力筋的两端分别锚固在前搭板和后搭板中,折形自应力缝中浇筑有高膨胀混凝土。本技术的自应力缝结构,在高膨胀混凝土的膨胀作用下,使得前、后搭板的外端面的各个部位均受到压应力相等,在车辆荷载作用下,自应力缝两侧不易开裂,解决了斜交搭板采用自应力直缝连接导致的连接缝的两侧易出现裂缝、影响搭板寿命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杜守军,陈宝岭,孟庆波,王永升,沈厚民,田洪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智行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724
技术公布日:2025/2/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