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建筑,尤其涉及桥梁用组合箱梁技术。
背景技术:
1、组合箱梁结合了混凝土和钢材的优点,具有较高的承载力、良好的延性和抗震性能,广泛用于桥梁工程、建筑工程以及一些工业结构中。
2、组合箱梁在结构上包括顶板、底板和连接在顶板和底板之间的腹板(包括左腹板和右腹板)。作为一种常见的组合箱梁结构,顶板采用混凝土顶板,腹板采用波纹钢腹板,底板采用钢底板或钢筋混凝土底板。
3、组合箱梁的底板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具有如下不足之处:
4、1、施工时需搭设满堂红脚手架支撑底板模板,现场作业难度大,施工时影响桥下正常交通,施工完毕还需要拆除模板及脚手架,施工成本高。
5、2、底板与腹板无法焊接,接触面积有限,通过栓钉或开洞穿钢筋的方式相连接,底板与腹板间连接强度有限,受拉易过早开裂,对结构刚度及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
6、组合箱梁的底板采用钢底板具有如下不足之处:
7、1、钢板较薄,容易失稳,只能用于简支梁。
8、2、预应力筋只能体外(混凝土外)布置,受力性能较差。
9、另外,基于剪力滞后效应、组合箱梁底板中部弯曲应力较小,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中部开孔设计能够优化底板受力,提高受力效率。
10、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思路在于:
11、1、通过结构设计,充分发挥钢底板和钢筋混凝土底板的组合效应,克服钢底板稳定性差和钢筋混凝土底板自重大的不足。
12、2、设计底板中部开孔构造,并设洞口加劲肋板,在抗弯承载力保持不变或小幅降低的条件下,进一步优化结构受力,降低自重,同时保持闭口箱梁截面扭转刚度和侧向弯曲刚度较大的性能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板开孔式组合箱梁结构,通过底板中部开孔,使组合箱梁的各处结构与受力状况更为匹配,节约底板用材。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底板开孔式组合箱梁结构包括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之间连接有左腹板和右腹板,其特征在于:以组合箱梁的延伸方向为前后方向,以组合箱梁的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底板于左右方向的中部设有若干开孔,各开孔沿前后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3、各开孔周向边缘处的底板向上凸起有环形的加劲肋板。
4、底板为复合结构,包括位于底端的钢板层和浇筑在钢板层上的钢筋混凝土层,钢板层和钢筋混凝土层之间设有连接件,腹板与钢筋混凝土层之间也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均为栓钉、穿孔钢板或穿孔型钢;腹板底端与钢板层相焊接。
5、所述钢筋混凝土层内设有若干预应力筋,各预应力筋均沿前后方向延伸。
6、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7、本实用新型在组合箱梁的底板上沿前后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多个开孔,降低开孔对钢梁承载力和刚度的影响;通过在结构受力小处设置开孔,使组合箱梁各处结构与受力状况更为匹配,既不影响组合箱梁的整体受力性能,又节约了底板用材,降低组合箱梁的成本,降低了组合箱梁自重,提高受力效率。
8、加劲肋板具有双重技术作用,其一是强化了开孔处底板的结构强度,使钢板层结构更稳定、更不容易发生畸变,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开孔对结构强度的负面影响,而且相比平板钢板结构受力更稳定,更不易因桥面荷载而发生畸变;另一个技术作用是可以作为浇筑底板钢筋混凝土时的模板,施工前无须搭设满堂红脚手架,不会影响桥下正常交通,施工后也没有拆除满堂红脚手架的麻烦,既提高施工效率并降低施工成本,又不影响交通。
9、本实用新型中,底板采用钢板层和钢筋混凝土层的复合结构,以钢板层为主受力结构,钢筋混凝土层刚度大,对底板钢板屈曲及畸变起到约束作用,使得组合底板整体受压稳定性更好,使得这种整体结构的组合箱梁不仅可用于简支梁,还可用于连续梁设计。连接件保证了钢板层和钢筋混凝土层的共同受力性能。
10、腹板底端与钢板层焊接,腹板底部与钢筋混凝土层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接,使波纹钢腹板与组合底板(底板的复合结构)连接刚度大,避免因连接面过小引起的局部开裂问题。
1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具有近似闭口截面抗扭和横向抗弯性能,扭转刚度和横向弯曲刚度大。
12、在底板的钢筋混凝土层中可以设置若干预应力筋,减少体外预应力筋数量,提高结构受力性能可靠性。
1.底板开孔式组合箱梁结构,包括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之间连接有左腹板和右腹板,其特征在于:以组合箱梁的延伸方向为前后方向,以组合箱梁的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底板于左右方向的中部设有若干开孔,各开孔沿前后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开孔式组合箱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各开孔周向边缘处的底板向上凸起有环形的加劲肋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底板开孔式组合箱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底板为复合结构,包括位于底端的钢板层和浇筑在钢板层上的钢筋混凝土层,钢板层和钢筋混凝土层之间设有连接件,腹板与钢筋混凝土层之间也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均为栓钉、穿孔钢板或穿孔型钢;腹板底端与钢板层相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板开孔式组合箱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层内设有若干预应力筋,各预应力筋均沿前后方向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