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双向对称回弯式车辆分类隔离各方向无阻行立交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在城市狭窄交叉路口上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隔开各行其道,各车之间无横向阻挡同时向各方向行驶的一种交叉路口双向对称回弯式车辆分类隔离各方向无阻行立交桥。
目前的现有技术中,如果要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互相不受干扰,且各同类车之间可同时向各方向无横向阻挡行驶的各种立交桥有两大类。第一类是桥所占的地面范围必须要超出道路交叉口所占的地面范围。因此需拆除交叉路口附近的建筑。而且交叉的两条道路中有一条要向地面以下延伸,在地平面下与另一条道路交叉,这样施工量大,还容易与地下设施发生矛盾,加大造价。另一类桥所占的地面范围虽然未超出道路交叉路口的地面范围,但桥的最高层桥面的面积占全部桥面面积的比例即“高层比”较大,从而造成城市观瞻方面的影响较大,如95114212.7专利申请。
本发明是要提供一种占地不超出道路交叉口的范围,并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隔开,各种车辆均能同时不受横向阻挡向各方向行驶并对城市观瞻影响很小的立交桥。它能节省城市交叉路口周围的土地,节省施工费用和拆迁资金并能提高路口的车辆通行能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四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在从道路交叉口向各方向道路延伸一定长度的路面上架一座距路面高不过4米,连成整体的桥,称为一桥,该桥面朝地一面与路面之间用若干支撑柱或墙台连接,非支撑处的空间可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在交叉路口相反方向的两条道路上,横跨道路中分线上方各建一座回弯桥,称二桥,该桥面两端通过斜坡引桥与该道路上一桥的两侧边连接,使左转弯机动车按中国道路行车规则,能从交叉路口上方的一桥面处沿右侧边行驶,上回弯桥引桥再上回弯桥回转180°从另一端引桥下桥,沿一桥左侧边返回至交叉路口一桥面上再右转或直行。这两回弯桥分别为第二、第三部份。第四部份是建一条横跨交叉路口和它上方一桥面的直通桥,称三桥。该桥的两端通过斜坡引桥分别连接在两条道路的路面上,所有过路口的直行车仍正常在一桥或三桥上行驶。
由于本发明是由四个部份组合而成,因此当第一、二、三部份或四个部份组合时,比其它形式的组合和现有技术中的其它形式立交桥具有优点全而集中的特点,如它的“高层比”小,占地不超出交叉路口的道路范围,各类车辆都能分道分流分层无阻挡行驶。
下面结合附图作具体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形状示意图。
图1中,1是一桥面,它是在交叉路口和各方向道路上方连成整体的一层或平或曲的板,它与原道路地面高度不超过4米,用任意形状的支撑柱或支撑墙台2连接。桥面1在各道路上方延伸到一定长度后即开始向道路地面倾斜连接,形成引桥3。引桥3的宽度可比桥面1的宽度窄。本图以十字交叉路口为例,各条道路按顺时针顺序编号为4、5、6、7,相应在它们上方的桥面1分别为4-1、5-1、6-1、7-1。在5、7道路的上方横跨5、7两道路的中分线7-5各有一个回弯桥8和9,称二桥面。8和9的中分线8-9各与5、7道路上的中分线成90°交叉后,两端折回向道路交叉路口方向,8、9桥面高于桥1。8、9两桥面随中分线折弯向下倾斜,与5-1、7-1两侧边连接。桥板下面分别与5-1、7-1的左右两侧和5、7道路路面通过支撑柱或墙台10连接。5-1、7-1的引桥3也可分为两部份,在中分线两侧的部份也可以先向上倾斜一定高度后再分别逐渐向5、6道路路面倾斜至连接。5-1、7-1左右两侧边部份不向上倾斜,直接向道路地面倾斜连接,(见图中虚线部份)这样可省去回弯桥8、9,使车辆在向上倾斜的引桥3下面的5或7道路上回弯。三桥面是一条从上横跨交叉路口上的5-1、7-1中分线7-5,两端向下倾斜与4、6道路路面和4-1、6-1桥面倾斜连接的直通桥11,它的桥面高于一、二桥面,桥11的朝下面与桥面1和4、6道路路面之间用任意形状的支撑柱或支撑墙台12连接。未支撑空间可通行车辆。桥11的中分线与5-1和7-1的中分线交叉。
本发明的机动车行驶路线说明,只以6、7两道路行车为例,4、5与6、7对称。6、7道路的直行车均按正常行驶路线直行。从直通桥11和桥1上通过,见6H、7H。6道路的左转弯车先上引桥3再上桥面1至交叉路口右转入5-1右侧,前行上回弯桥8,顺桥转向180°从桥8另一端顺引桥下至5-1的另一侧至交叉路口前行过路口进入7-1,见6z。6道路的右转弯车先上引桥3再上桥1至交叉路口右转,见6y。7道路的左转弯车先上引桥3再上桥面1至交叉路口过口后进5-1向右侧靠,前行上回弯桥8,顺桥转向180°,从桥8另一端引桥下至5-1另一侧至交叉路口向右转,进4-1,见7z。7道路右转弯车先上引桥3再上桥面1至交叉路口右转进6-1,见7y。
直通桥11的方向也可水平旋转90°,变成中分线与4-1、6-1的中分线6-4交叉,两端与5-1、7-1连接。见图中虚线部份。
权利要求
1.一种城市交叉路口双向对称回弯式车辆分类隔离各方向无阻行立交桥,它有道路4、5、6、7和桥面1、支撑柱或支撑墙台2和引桥3,回弯桥8、9和支撑柱或墙台10,直通桥11和支撑柱或支撑墙台12,其特征在于桥面1和引桥3在交叉路口和道路4、5、6、7的一段上方连成整体并通过支撑柱或墙台2与交叉路口和道路4、5、6、7的路面连接,回弯桥8、9的桥面高于桥面1,分别从上横跨5、7道路中分线7-5,回弯桥8、9的中分线8-9各与5、7道路的中分线7-5成90°交叉后两端折回向交叉路口方向下倾,并通过支撑柱或墙台10各与5、7道路路面和5-1、7-1桥面的左右两侧倾斜连接,或者5-1和7-1的引桥3的中分线两侧部份先向上倾斜一定高度后再逐渐向5、6道路路面连接,5-1和7-1左右两侧部份不向上倾斜直接向5、7道路路面倾斜连接,直通桥11的桥面高于回弯桥8、9的桥面,它从上横跨交叉路口上的5-1和7-1中分线,其中分线与5-1和7-1中分线交叉,两端向下倾斜与4、6道路路面和4-1、6-1桥面通过支撑柱或支撑墙台12连接,或者直通桥11水平旋转90°,其中分线与4-1、6-1的中分线6-4交叉,两端与5-1、7-1倾斜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城市狭窄交叉路口双向对称回弯式车辆分类隔离各方向无阻行立交桥。它要在城市不扩充交叉路口的情况下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在道路交叉路口互相隔开,并且它们各自之间能向各方向同时无阻挡行驶。本发明主要由交叉路口与各道路一段路面上方架起的连成整体的一层桥和在方向相反对称的两道路上横跨的回弯桥和一条横跨交叉路口的直通桥组合而成,它可以节省城市路口用地和资金,提高路口的车辆通行能力。
文档编号E01C1/00GK1191913SQ9810074
公开日1998年9月2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1998年1月13日
发明者沈利, 张长兴, 裴安道 申请人: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