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十字路口单层无障碍全互通立交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十字路口单层无障碍全互通立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道(6)在十字路口地平面经无障碍人行通道(8)交汇贯通,所述弧形跨桥(3)设在十字中心路面纵向道路(1)上层供直行车辆无障碍通行,所述M形仰跨桥(4)设在十字中心路面横向道路(2)上供直行车辆无障碍通行并保障行人无障碍过马路,所述菱花形高架转弯匝道组合体(5)设在十字中心路面上层供转弯车辆全方位无障碍通行。所述纵向道路(1)和横向道路(2)分别在十字路口地面上设有无障碍回头拐。采取上述措施实现了十字路口车辆无障碍全互通以及行人无障碍过马路。突破了行人在十字路口同一地平面上无障碍过马路以及左转弯车辆在十字路口无障碍畅通的交通瓶颈。
【专利说明】
一种十字路口单层无障碍全互通立交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涉及城市道路十字路口无障碍全互通交通设施。
【背景技术】
[0002]在道路交通运行中汽车使用量日益增加,而现有道路交通设施跟不上发展需要,使得城市道路交通通行不畅车辆拥堵,造成市民出行不便甚或诸多安全隐患。现行道路交通设施从一开始就未能摆脱车辆与行人争道、车辆与车辆交叉行驶、设置红绿灯等待限行等诸多问题困扰。通常只采用单一的跨桥或者隧道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或采用“大耳朵”转弯匝道或多层多元立交桥,大量占地和投资;更为甚者是在交叉路口设置红绿灯限行的无奈,造成四面八方车辆停顿拥堵红灯禁区,以致“拥堵一一放行一一拥堵”的恶性循环状态加剧,大大降低了道路通行效率。或采用人行天桥或人行地下道等同虚设,给行人过马路设置了人为障碍,或因汽车在现代道路交通运行中的极大优势而忽略了行人过马路的基本权利,无奈出现“肠梗阻”或“中国式过马路”等拥堵现象。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根本,是要优先考虑道路交通以人为本方便行人出行,减少汽车使用量;做到道路交通设施无障碍,提高车辆通行效率。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城市道路十字路口单层无障碍全互通立交系统,不设地下隧道、不设地面拐弯匝道、不设人行天桥或人行隧道、不设斑马线、不设红绿灯,行人在十字路口地平面上经由无障碍人行通道安全便捷全方位无障碍过马路,减少汽车使用量;车辆在十字路口经由弧形跨桥和M形仰跨桥无障碍交叉直行、经由菱花形高架转弯匝道组合体全方位无障碍转弯通行,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通行效率。仅在十字路口使用地面加一个立体层次便可以实现行人、车辆全方位无障碍通行,减少立交层次节省占地面积和投资,突破行人在十字路口同一地平面上无障碍过马路以及左转弯车辆在十字路口无障碍畅通的交通瓶颈。
[0004]为解决上述城市道路交通中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了这样一种十字路口单层无障碍全互通立交系统,包括有纵向道路、横向道路,所述纵向道路与横向道路交叉成十字路段,所述纵向道路和横向道路的两侧都设有人行道,所述人行道在十字路口地平面上经由横向道路上两个无障碍人行通道交汇贯通行;所述弧形跨桥设在十字中心路面纵向道路上层供直行车辆无障碍通行;所述M形仰跨桥设在十字路中心地平面横向道路上供直行车辆无障碍通并保障行人无障碍过马路,所述M形仰跨桥取代地下隧道且使功能多样化;所述菱花形高架转弯匝道组合体设在十字中心路面上层供转弯车辆全方位无障碍通行。所述菱花形高架转弯匝道组合体仅与弧形跨桥组合即可保障十字路口车辆无障碍全互通。所述菱花形高架转弯匝道组合体与弧形跨桥和M形仰跨桥均在十字路口同一立体层次互为镶嵌式组合。所述纵向道路和横向道路分别在十字路口地面上设有无障碍回头拐。
[0005]采取上述一种十字路口单层无障碍全互通立交系统,可以实现行人在十字路口同一地平面上安全便捷全方位无障碍过马路,为城市市民选择公共自行车绿色骑行真正铺就了绿色通道,减少汽车使用量;纵横跨度均在所设弧形跨桥的跨度以内,减少常规路口占地面积25—50%;车辆在十字路口全方位无障碍通行,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通行效率数倍。仅在十字路口使用地面加一个立体层次便可以实现行人、车辆全方位无障碍通行,减少立交层次节省占地面积和投资。采取上述技术措施实现了十字路口车辆无障碍全互通以及行人无障碍过马路,突破了行人在十字路口同一地平面上无障碍过马路以及左转弯车辆在十字路口无障碍畅通的交通瓶颈。体现以人为本,行人车辆和谐交融的人文交通新理念。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发明无障碍人行道图2为本发明M形仰跨桥
图3为本发明弧形跨桥图4为本发明菱花形高架转弯匝道组合体图5为本发明俯视图图6为本发明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如图6所示,纵向道路I与横向道路2交叉成十字路段,纵向道路I和横向道路2的道路两侧都设有人行道6,道路两侧人行道6之间为机动车道(图中为双向十车道,也可示路况增减机动车道),人行道6在十字路口同一地平面上经由四个人行环岛7与横向道路2上两个无障碍人行通道8交汇贯通,人行通道8在回头拐2u外侧地平面上并列设置,从M形仰跨桥4桥身两端延伸的两个同样的弧形引桥4a下穿过,人行通道8限高2.3m(也可视路况设置不同限高),与人行道6同宽,供行人在十字路口地平面上全方位无障碍过马路。
[0008]纵向道路I所设弧形跨桥3为双向四车道,限制通行高度4.3m(可视路况设置不同限高),高度大于下行限高,供双向直行车辆无障碍通行,弧形跨桥3跨过M形仰跨桥4,下设无障碍回头拐Iu和横向无障碍人行道6以及公交站台9,回头拐Iu设在十字路口横向人行道6外侧地平面上(可视路况设置地平面任意下降所设限制通行需要高度),限高3.5m(可视路况设置不同限高),弧形跨桥3出入上下坡路段为8/100标准坡度。
[0009]横向道路2所设M形仰跨桥4由地平面桥身和两端延伸两个同样的弧形引桥4a三部分组成,双向四车道,限制通行高度4.3 m(可视路况设置不同限高),仰跨弧形跨桥
3,供双向直行车辆无障碍通行,M形仰跨桥4桥身设在十字路中心地平面上,桥身长略大于双向六车道总宽度,宽为双向六车道并两外侧分别附设公交站台9,两个弧形引桥4a相背行驶方向斜向两端外侧分别附设一个同弧度弧形匝道4b,弧形匝道4b与弧形引桥4a并联一体,弧形匝道4b与菱花形高架转弯匝道组合体5的左转弯匝道出口 5d通过M形仰跨桥4桥身延伸直线对接,弧形引桥4a拱下并列设置无障碍回头拐2u和无障碍人行通道8,回头拐2u在人行通道8外侧地平面任意下降所设限制通行需要高度,限高3.5m(可视路况设置不同限高),人行通道8限高2.3m(可视路况设置不同限高),供行人在十字路口地平面全方位无障碍过马路,弧形引桥4a上下坡路段为8/100标准坡度。M形仰跨桥4取代地下隧道且使功能多样化。
[0010]菱花形高架转弯匝道组合体5设在十字路面上层,由四个无障碍左转弯匝道5a和四个无障碍右转弯匝道5b依序组成,供十字路口所有转弯车辆全方位无障碍通行。左转弯匝道5a标准坡度弧线右转90°上行至高架平面(下行限制高度4.3 m)呈回拐式跨过直行车道,分别经出口匝道5c平行于地面直线跨过出口匝道5d外侧后,标准坡度直线下行至地面与纵向道路I相对应的两向相背直行车道对接,或经出口匝道5d标准坡度直线下行至出口匝道5c垂直于地面投影外侧与横向道路2相对应的两向相背直行车道对接,左转弯匝道5a上行限高4.3 m,左转弯匝道5a平面设置回拐式跨过直行车道(其平面直线路段高架在地面所设回头拐直线路段正上方),右转弯匝道5b与左转弯匝道5a并列标准坡度弧线上行半高架至大于下设行人所限高度(2.3 m)右转90°标准坡度下行至地面,分别与所设纵横道路最外侧两向相背直行车道对接。菱花形高架转弯匝道组合体5左转弯匝道5a和右转弯匝道5b均为单向单行匝道(可视路况设置单向双行),上下坡路段为8/100标准坡度。
【主权项】
1.一种十字路口单层无障碍全互通立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道路(I)与横向道路(2)交叉成十字路段,所述纵向道路(I)和横向道路(2)的两侧都设有人行道(6),所述人行道(6)在十字路口地平面上经由横向道路(2)上两个无障碍人行通道(8)交汇贯通,所述弧形跨桥(3)设在十字中心路面纵向道路(I)上层供直行车辆无障碍通行,所述M形仰跨桥(4)设在十字中心路面横向道路(2)上供直行车辆无障碍通行并保障行人无障碍过马路,所述菱花形高架转弯匝道组合体(5)设在十字中心路面上层供转弯车辆全方位无障碍通行,所述菱花形高架转弯匝道组合体(5)与弧形跨桥(3)和M形仰跨桥(4)均在十字路口同一立体层次互为镶嵌式组合,所述纵向道路(I)在十字路口地面上设有无障碍回头拐(lu),所述横向道路(2)在十字路口地面上设有无障碍回头拐(2u)。2.M形仰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M形仰跨桥(4)由地平面桥身和两端延伸的两个同样的弧形引桥(4a)三部分组成,供双向直行车辆无障碍通行,所述M形仰跨桥(4)桥身设在十字路中心地平面上,两外侧分别附设公交站台(9),所述弧形引桥(4a)拱下并列设置无障碍回头拐(2u)和无障碍人行通道(8),所述回头拐(2u)在人行通道(8)外侧地平面任意下降所设限制通行需要高度,所述人行通道(8)供行人在十字路口地平面上无障碍过马路,所述M形仰跨桥(4)取代地下隧道且使功能多样化。
【文档编号】E01C1/04GK106012728SQ201610558644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7月16日
【发明人】赵树峰
【申请人】赵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