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变形两爪拉马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形两爪拉马,特别是一种适用范围广的变形两爪拉马。
市场上现有各种液压拉马和两爪拉马,它们是由顶杆和拉爪组成,其主要任务是折取轮子、轴承、衬套等。其缺点是,适用范围小,利用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出一种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一物多用、多组合的变形两爪拉马。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它包括拉马顶杆、左右拔爪,其特征在于螺旋顶杆上端有一中心转孔,平行于转孔处装有加力杆,加力杆一端的空腔里装有平头冲子,由螺堵旋上,另一端用防脱螺钉与垫圈结合固定,加力杆下面的顶杆上装有支撑杆,支撑杆一端的空腔内装有专用解刀,另一端空腔内装有至少一个拔销器上的对接螺桩,支撑杆的一端口用螺纹堵头封口,支撑杆左右臂上吊挂有拉马拔爪,拔爪上打有对称用途不同的装配孔,在螺旋顶杆的末端有一注油孔,注油孔上旋接有润滑顶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在现有两爪拉马的结构上进行了改进,充分利用主部件的内外变化与配件的组合,既能外拔,又能内拉,既是拔销器,又是小型压力机,既能校正直杆,又能弯管变形,既能弯板成形,又能压装轴承与衬套等项工作。本工具显著地体现了实用性强,特别是在野外更能显示出一物多用,具有多种组合,结构紧凑,携带方便,布局合理,易于推广和实施等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撑杆内装有拔销螺柱(a)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支撑杆内装有拔销螺柱(b)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支撑杆内装有拔销螺柱(c)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拉马顶杆的顶头(a)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拉马顶杆的顶头(b)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拉马顶杆的顶头(c)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拉马顶杆的顶头(d)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拉马拔爪的加长内拔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面说明1.螺钉2.垫圈3.螺旋顶杆4.中心转孔5.加力杆6.拔爪套固定螺钉7.解刀8.支撑杆9.拔爪套10.拔爪11.拔爪固定螺钉12.螺帽13.拔爪垫圈14.顶杆顶头15.加长内拔爪16.加强板17.支撑杆堵头18.顶头(a、b、c、d)19.加长外拔爪20.螺柱(a、b、c)21.固定板结合以上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变形两爪拉马主要由螺旋顶杆3、加力杆5、支撑杆8和拔爪10组成。螺旋顶杆3上端有一中心转孔4,中心转孔里装有加力杆5,加力杆5一端的空腔内装有平头冲子,由螺堵旋上,另一端用防脱螺钉1和垫圈2固定。在加力杆5下面的顶杆3上装有支撑杆8,支撑杆8的一端的空腔内装有解刀,另一端空腔内装有拔销器对接的三个不同结构的螺柱20(a、b、c)(见图2、图3、图4),支撑杆8的一端口用螺纹堵头封口,支撑杆8左右臂上吊挂有拔爪10,拔爪10上打有对称的用途不同的装配孔,加长内外拔爪15、19装在装配孔里用固定螺钉11、螺帽12、垫圈13固定,在螺旋顶杆3的末端有一注油孔,用顶杆顶头14旋接润滑,顶头18有以下不同的结构,如图5、图6、图7、图8。组变成拔销器时,只要将加力杆5的一端的螺钉1和垫圈2取下,装上拔销螺柱(见图2、图3、图4),再将
图10的拉马定位固定板21固定在拔爪10上即可。组变成小型手动压力机时,卸下解刀7,再将拔爪套上的固定螺杆6松动后将拉马定位固定板21固定在拔爪10的装配孔里用螺钉11和螺帽12、拔爪垫圈13固定,再把解刀7装于原位即成小型手动压力机。如要完成拔和拉,只要在拔爪10上加装加长内、外拔爪15、19即可。因为拔爪10腰上的装配孔是对称的,所以只要对装轴杆即可实施校正,也可对管子变形加工,顶头更换为如图7、图8结构即可。经过上述的变形和更换配件后就能显示出一物多用,多组合,充分体现了实用性强和野外操作方便的特点。
权利要求1.变形两爪拉马,它包括拉马顶杆、左右拔爪,其特征在于螺旋顶杆上端有一中心转孔,平行于转孔处装有加力杆,加力杆一端的空腔里装有平头冲子,由螺堵旋上,另一端用防脱螺钉与垫圈结合固定,加力杆下面的顶杆上装有支撑杆,支撑杆一端的空腔内装有专用解刀,另一端空腔内装有至少一个拔销器上的对接螺桩,支撑杆的一端口用螺纹堵头封口,支撑杆左右臂上吊挂有拉马拔爪,拔爪上打有对称用途不同的装配孔,在螺旋顶杆的末端有一注油孔,注油孔上旋接有润滑顶头。
专利摘要变形两爪拉马,它包括拉马顶杆、左右拔爪,其特征在于顶杆上端有一中心转孔,平行于转孔处装有空腔内有平头冲子的加力杆用螺堵旋接,另一端用螺钉与垫圈固定,加力杆下面的顶杆上装有支撑杆,支撑杆一端空腔内装有专用解刀,另一端空腔内装有至少一个拔销器上的对接螺桩,支撑杆一端口用螺纹堵头封口,支撑杆左右臂上有拉马拔爪,拔爪上有装配孔,加力杆末端有注油孔用顶头旋接。该器具结构紧凑,布局合理,用途广,携带方便。
文档编号B25B27/02GK2476393SQ0123976
公开日2002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11日
发明者程漠贵, 程毅 申请人:程漠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