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塑壳弹射钉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射钉击入基体内的射钉紧固工具。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塑壳弹射钉器。
背景技术:
塑壳弹射钉器是近几年新研制的射钉紧固工具,是刚刚起步的新技术。由于他它具有重量轻、携带方便、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等优点,及塑壳弹成本低于传统铜壳和钢壳射钉弹的特点,因而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目前的射钉紧固工具的应用均是采用击发铜壳或钢壳空包弹为动力将射钉击入基体内。公知技术中的塑壳弹射钉器主要由带工作防护罩的射钉套管联接枪管复位弹簧,以及穿过复位弹簧的击针套管和由扳机控制的射钉撞击发射机构组成。其击针与塑壳弹产生的撞击冲量小,击发力不足、撞击速度慢,击发率不高、使用寿命短,尤其是击发簧由于受射钉弹爆发时的反作用力,极易疲劳变形,造成不能正常击发。我们发现撞击速度是一个关键影响因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进一步发展和改进上述类型的塑壳弹射钉器,提供一种在击发簧提供的动能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击针撞击射钉弹的速度,提高击发率和主要易损件使用寿命的塑壳弹射钉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壳弹射钉器,包括由扳机控制的射钉撞击发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射钉撞击发射机构,包括一个与撞击击针间隔L长度的击锤。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击锤前端有一个撞击击针的凸缘。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使用安全,成本低于传统的铜壳和钢壳射钉弹。本实用新型采用击发前击针紧挨着塑壳射钉弹药片一端,由扳机和锁销释放压缩的击发簧,弹簧释放出同样大小的能量,击发簧推动击锤,击锤受力运动,以一定速度撞击击针,使击针获得初速,通过击锤获得速度后撞击击针,使击针获得初速,以一定速度击燃塑壳弹。使击针获得远大于现有技术结构击针的速度撞击塑壳弹,大幅度提高了击发率,经试验显示,击发簧提供的动能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击针撞击射钉弹的速度,从而提高了击发率,经试验由原来的60%增至98%。同时提高了使用寿命,主要易损件寿命由原来的200发左右增至2000发以上。同时增大了击发威力。同样,当塑壳弹爆发时给予击针的反作用力,通过击针撞击击锤,使击锤压缩弹簧时速度比现有技术结构回弹速度低,有效地保护了击发簧,提高了击发簧使用寿命,经试验击发簧寿命相比现有技术提高了近十倍。
为了进一步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现形式,下面将结合附图给出最佳实施例,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细节和优点变得更为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纵向结构构造剖面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射钉弹击发原理示意图。
图1,图2中,1.防护罩,2.射钉支架,3.射钉,4.射钉弹,5.压盖,6.射钉套,7.击针套管,8.复位弹簧,9.击针,10.外套管,11.击锤套管,12.击锤凸缘,13.击锤,14.回动销,15.滑套,16.击发簧,17.手柄,18.螺钉,19.手柄橡胶,20.扳机复位弹簧,21.扳机滑杆,22.扳机,23,扳机销,24,锁销弹簧。
具体实施例图1,图2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击发前击针尖离射钉弹距离为L。所述的射钉撞击发射机构的击针组合件由击针9、击针轴等组成,与撞击击针9间隔L长度的击锤13前端制有一个撞击击针的凸缘12。
在图3中,设击锤质量m1,击针质量m2,m≈m1+m2,且m1≈2m2,当压缩后的弹簧释放时给予击锤与现有技术相同的能量w,击锤通过与现有技术相同的行程L后撞击击针前速度为v1,撞击后击针获得初速v2击燃射钉弹,忽略其他不可预计因素的影响(如摩擦损失等),则有w=1/2·m1v12,1/2·m1v12=1/2·m2v22,则v1=2w/m1,v2=2w/m2.]]>由于m>m2,因此v2>v,从而使改进后的击针在撞击射钉弹时有较高的初速,有效地提高了击发率。同理,当射钉弹爆发时给予击针相同能量的反作用,通过改进后的结构中击针与击锤之间的传递,使击锤对击发簧的冲击速度低于改进前的击针组合件对击发簧的冲击速度,有效地保护了击发簧等易损件,提高了射钉器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将射钉击入基体内的塑壳弹射钉器,包括由扳机控制的射钉撞击发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射钉撞击发射机构,包括一个与撞击击针间隔L长度的击锤。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壳弹射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击锤前端有一个撞击击针的凸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将射钉击入基体内的塑壳弹射钉器。包括由扳机控制的射钉撞击发射机构,所述的射钉撞击发射机构,包括一个与撞击击针间隔L长度的击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射钉器击发力不足、撞击速度慢,击发率不高、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击发前击针紧挨着塑壳射钉弹药片一端,由扳机和锁销释放压缩的击发簧,击发簧推动击锤,以一定速度击燃塑壳弹使击针获得远大于现有技术击针的速度撞击塑壳弹。经试验显示,击发簧提供的动能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击针撞击射钉弹的速度,从而提高了击发率,经试验由原来的60%增至98%。同时提高了使用寿命,主要易损件寿命由原来的200发左右增至2000发以上。同时增大了击发威力。
文档编号B25C1/00GK2743090SQ20042006045
公开日2005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8日
发明者刘军, 周德良, 郑建, 邓维芬, 谭中军 申请人: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