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输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1736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输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在电动打入工具(driver)那样的电动工具中、在控制马达停止而使其输出轴停止时可锁定该输出轴的旋转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上述例子的电动工具中,已知有在控制马达停止时具备将其输出轴(主轴)自动锁定的功能的结构(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即,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具有自动锁定功能的电动工具中,将形成在输入旋转驱动力的输入轴构件的圆周上的突起和形成在输出旋转驱动力的输出轴的圆周上的突起以留有规定的余隙角的形态连接,在该余隙角内的两个突起之间配置有将与正转方向及反转方向对应的一对作为一组的辊,在输出轴侧形成有与上述正转反向和反转方向对应地利用楔效果对该辊进行锁定的、一对一组的楔效果倾斜面,从而构成锁定机构。
由此,在该电动工具中,在控制马达停止时,在输入轴构件的旋转停止的状态下,若操作者使输出轴转动余隙角,则上述辊咬入对应于旋转方向的楔效果倾斜面,从而利用楔效果将输出轴锁定。
但是,在使用了该辊的锁定机构中,需要使辊自由地旋转,所以很难确定辊的咬入位置。因此,有可能产生辊没有咬入、或即使咬入也不充分这种问题。
因此,可以考虑取代辊而采用下述专利文献2所述的锁定机构。
在该专利文献2所述的锁定机构中,在固定于外壳的固定环的内周面与固定于输出轴的锁定环的外周面之间夹设有沿径向移动的移动锁定构件(在文献2中为闸瓦),通过由形成于锁定环外周面的凸轮面将该移动锁定构件向固定环侧推压,从而将输出轴锁定。
这样,在由移动锁定构件构成锁定机构时,若在锁定环与移动锁定构件之间旋转角产生相对偏离(旋转方向的相对位移),则通过凸轮面的作用,能可靠地将移动锁定构件向固定环侧推压,因此,可确定锁定的位置。由此,可消除上述使用了辊的锁定机构存在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公平6-5335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0-337062号公报发明公开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2的由移动锁定构件构成的锁定机构中,也存在下述问题。
在该锁定机构中,为了锁定移动锁定构件,如前所述需要在锁定环与移动锁定构件之间产生旋转方向的相对位移,但在不产生这种旋转方向的相对位移时,则不能施加锁定。
的确,在马达的旋转驱动停止而操作者使输出轴向与停止之前的驱动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时,在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存在余隙角,因此,相应地在固定于输出轴的锁定环与移动锁定构件之间产生旋转方向的相对位移,从而可施加锁定。
但是,在操作者使输出轴反向旋转、即在马达的旋转驱动停止而使输出轴向与停止之前的驱动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时,在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不存在余隙角,因此,在操作者使输出轴转动时,输入轴侧的构件也照样转动,从而移动锁定构件也随之转动。即,无论输出轴怎么转动,锁定环与移动锁定构件之间都不产生相对位移,导致移动锁定构件与输入轴侧的构件一起共转。
若这样地进行共转,则没有施加锁定,故当然不能起到锁定机构的作用。再者,因为没有施加锁定,故产生了操作者必须使处于承受马达停止负荷的状态的输出轴长时间转动的现象,还存在操作性恶化的问题。
另外,该问题在使输出轴向与驱动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转动而施加锁定后再使输出轴反向转动时也同样存在。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具有采用了可确定锁定位置的移动锁定构件的锁定机构的旋转输出装置中提供一种在操作者使输出轴转动时可防止移动锁定构件与输出轴共转、能可靠地施加锁定的旋转输出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旋转输出装置,包括输出传动机构及锁定机构,在所述输出传动机构中,输出旋转驱动力的旋转驱动构件和受到该旋转驱动构件的驱动而输出旋转力的旋转输出构件以在同一轴芯上沿相互的旋转方向形成规定角度的不传递旋转力的余隙角来传递旋转力的形态进行连接,在所述锁定机构中,所述旋转输出构件和位于该构件外周部且旋转固定的固定构件在半径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对设,在这些旋转输出构件与固定构件之间夹设有通过向固定构件侧推压而锁定来自所述旋转输出构件的旋转的移动锁定构件、通过来自所述旋转输出构件的旋转而将所述移动锁定构件向固定构件侧推压的锁定操作构件、以及通过来自所述旋转驱动构件的旋转而解除所述移动锁定构件的推压状态使锁定解除的解除构件,在所述移动锁定构件与固定构件之间夹设有在接受到来自所述旋转输出构件的旋转时保持所述移动锁定构件的旋转方向位置的保持构件。
即,将在接受到来自旋转输出构件的旋转时保持移动锁定构件的旋转方向位置的保持构件夹设在所述移动锁定构件与固定构件之间,从而将旋转固定的固定构件作为防止移动锁定构件共转的构件使用。
采用上述构成,将旋转固定的固定构件作为防止移动锁定构件共转的构件使用,因此,移动锁定构件始终通过保持构件受到固定构件的固定状态的影响,从而保持在旋转方向位置。即,移动锁定构件与输出轴的转动方向无关,能可靠地保持在旋转方向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中,所述保持构件由与所述移动锁定构件一体旋转且一部分与所述固定构件抵接的抵接构件形成。
即,在移动锁定构件和固定构件中,在移动锁定构件侧设置有与该移动锁定构件一体旋转的抵接构件,将该抵接构件用作保持构件。
采用上述构成,在利用马达等驱动旋转的状态下,在作为保持构件的抵接构件与移动锁定构件之间不会产生旋转方向的相对位移,在抵接构件与固定构件之间产生旋转方向的相对位移。这样,通过将相对位移的部位设定在抵接构件与固定构件之间,从而不用担心移动锁定构件在锁定时、解除时的规定动作会受到与作为保持构件的抵接构件的相对位移的影响而混乱。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中,所述移动锁定构件设置有多个,该多个移动锁定构件设定为通过一个所述抵接构件一体地旋转。即,多个移动锁定构件构成为通过一个抵接构件一体地旋转。
采用上述构成,通过设置多个移动锁定构件可增大锁定转矩,另外,由于将这些多个移动锁定构件构成为通过一个抵接构件一体地旋转,故可使多个移动锁定构件的旋转方向位置全部一致地进行保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中,在所述抵接构件的固定构件侧的抵接位置上夹设有增加滑动阻力的滑动阻力增加构件。
采用上述构成,由于抵接构件相对固定构件提高滑动阻力地进行抵接,从而抵接构件易受固定构件的旋转固定的影响。由此,能可靠地保持抵接构件的旋转方向位置,使得抵接构件对移动锁定构件的旋转方向位置的保持变得可靠。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中,所述滑动阻力增加构件是弹性构件。
采用上述构成,因为用弹性构件构成滑动阻力增加构件,故可始终使抵接构件与固定构件抵接。即,抵接构件与固定构件的轴向相对错位由弹性构件吸收,因此,可始终使抵接构件与固定构件抵接。
由此,可使抵接构件始终可靠地保持移动锁定构件的旋转方向位置。
再者,本发明的旋转输出装置除可夹设在电动工具的输出系统中外,还可应用在需要旋转输出的装置上。
发明效果采用本发明,将在接受到来自旋转输出构件的旋转时保持移动锁定构件的旋转方向位置的保持构件夹设在所述移动锁定构件与固定构件之间,从而将旋转固定的固定构件作为防止移动锁定构件共转的构件使用,因此,移动锁定构件与输出轴的转动方向无关,能可靠地保持在旋转方向位置。
由此,在具有采用了移动锁定构件的锁定机构的旋转输出装置中,可提供一种在操作者使输出轴转动时可防止移动锁定构件与输出轴共转、能可靠地施加锁定的旋转输出装置。


图1是采用了本发明的旋转输出装置的电动工具的整体侧视图。
图2是旋转输出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旋转输出装置的锁定机构部的各构成要素的分解和侧面的分解说明图。
图4是锁定机构部的主视图。
图5是锁定机构部的后视图。
图6是沿图4的A-A线的向视剖视图。
图7是说明锁定作用的锁定机构部的主视图。
图8是说明锁定作用的锁定机构部的后视图。
图9是说明锁定作用的锁定机构部的主视图。
图10是说明锁定作用的锁定机构部的后视图。
图11是锁定机构部的除去输入载体的状态的后视图。
符号说明31 输入载体(旋转驱动构件)31d 解除导向孔(解除构件)32 中心环(旋转输出构件)32b 锁定导向凸轮面(锁定操作构件)33 锁定环(固定构件)35 锁定齿轮(移动锁定构件)37 承载板(保持构件)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表示采用了本发明的旋转输出装置的电动工具。如图1所示,该电动工具包括设置有供操作者使用时握持的手柄部1a的外壳1;设置在该外壳下部的电源盒2;设置在该外壳1前方的主轴3;安装在该主轴3上的卡盘4;以及由该卡盘支撑的钻头5。
在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可选择正转及反转的马达M和后述的旋转输出装置10(参照图2),通过该旋转输出装置10将马达M的旋转驱动力传递给主轴3。
另外,在外壳1上设置有输入马达M的驱动信号的开关手柄6;调整主轴3的紧固转矩的离合手柄7;以及改变主轴3的转速的变速开关8。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用手动型电动工具进行说明,但本发明本身并不限定为手动型电动工具,可以是一般的带电线(日文コ一ド)的电动工具。对于安装工具,也可以是打入工具、研磨机(grinder)或镂铣机(router)等其他装置。对于驱动源,不仅可以为电动驱动也可以为油压驱动等。
下面参照图2对电动工具内部的旋转输出装置10进行说明。该旋转输出装置10大体包括改变从马达M的输出轴M1输出的转速的变速机构部10A;调整主轴的紧固转矩的转矩限制机构部10B;以及进行主轴的自动锁定、自动解除的锁定机构部10C。
变速机构部10A包括在马达的输出轴M1上固定有恒星齿轮11的第一行星齿轮组12、以及与该齿轮组并列配设的第二行星齿轮组13,其中,变速机构部10A根据第二行星齿轮组13是否进行减速来进行变速切换。
对于具体的变速切换机构,由于是公知的结构,故在此省略其具体说明。
转矩限制机构部10B包括设在所述变速机构部10A的输出载体构件20的小径部上的恒星齿轮20a;与该恒星齿轮啮合且将旋转驱动力向主轴侧载体构件21输出的行星齿轮22;与该行星齿轮22啮合且自由转动的内齿轮23;以及对该内齿轮23施加推压力、在为规定以下的旋转驱动转矩时固定内齿轮的旋转的离合机构24,为了保护紧固螺母等,转矩限制机构部10B限制设定转矩以上的紧固转矩的传递。
由于该转矩限制机构部10B的结构是公知的,故在此省略其具体说明。
锁定机构部10C的主要构成构件包括从所述转矩限制机构部10B的主轴侧载体构件21接收旋转驱动力的输入载体31;嵌合固定在主轴3上且向该主轴3输出旋转驱动力的中心环32;以及位于外缘部且将该锁定机构部10C相对离合器外壳25固定的锁定环33,锁定机构部10C构成为对于来自主轴3的旋转将主轴3自动锁定,对于来自马达M的旋转将主轴3自动解除。
使用图3~图6对该锁定机构部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锁定机构部的构成要素的分解和侧面的分解说明图,图4是锁定机构部的主视图,图5是锁定机构部的后视图,图6是沿图4的A-A线的向视剖视图。
如图3所示,所述锁定机构部10C从主轴3侧开始包括棘爪簧34、中心环32、四个锁定齿轮35、锁定环33、O形环36、承载板37及输入载体31,除中心环32和四个锁定齿轮35…以外,各要素形成为环状,配设在同一轴芯上。
所述输入载体31在背面的隔着主轴3的轴芯相对的位置上连设有凸设部31a,这些凸设部31a通过与形成在所述主轴侧载体构件21的对应位置上的连接孔21a(参照图2)卡合,从主轴侧载体构件21接收旋转驱动力,与该主轴侧载体构件21同步地旋转。
在该输入载体31的中心部上形成有与主轴的轴形连接部3a留有余隙角α(参照图5)地嵌合的孔形连接部31b。另外,在输入载体31的两侧端部上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臂部31c,将所述棘爪簧34在其前端铆接固定。在凸设部31a的两侧形成有用于解除所述锁定齿轮35…的解除导向孔31d。
所述中心环32在其中心部形成有与所述主轴的轴形连接部3a不留余隙地嵌合固定的孔形连接部32a,另外,在外周缘部的四个位置(60°角及120°角的间隔位置)上形成有与所述四个锁定齿轮35…的内侧面抵接的锁定导向凸轮面32b,当中心环32与锁定齿轮35之间产生旋转方向的相对位移时,该锁定导向凸轮面32b将锁定齿轮35向锁定环33侧推压。另外,还形成有承受与所述棘爪簧34卡合的钢球的承受部32c(参照图3)。
所述锁定齿轮35在其内侧面上形成有与所述锁定导向凸轮面32b对应地使中央部分稍微突出的倾斜凸轮面35a,在外侧面上形成有被向锁定环33侧推压时与锁定环33的内周面啮合的外周齿轮35b。另外,在锁定齿轮的侧壁面上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突出销部35c。该突出销部35c分别与所述输入载体的解除导向孔31d和后述承载板的固定导向孔37c留有余隙地嵌合。
该锁定齿轮35与所述中心环的四个锁定导向凸轮面32b对应地配置四个,但由于其内侧面的倾斜凸轮面35a在左右两侧倾斜,故无论中心环32与锁定齿轮35之间的相对位移是正转还是反转都被向锁定环33侧推压,四个都锁定主轴3的旋转。
所述锁定环33位于锁定机构部10C的外缘部,在其内周面上形成有如前所述在推压锁定齿轮35…时与所述锁定齿轮的外周齿轮35b啮合的内周齿轮33a。另外,在锁定环的侧壁面上设置有三处沿轴向延伸且与离合器外壳25(参照图2)卡合固定的卡合销部33b。用该卡合销部33b卡合固定锁定环33,从而锁定环33成为旋转固定的旋转固定构件。另外,在其相反侧的侧壁面上形成有引导所述O形环36的抵接位置的导向槽33e。
所述承载板37在其中央部形成有与主轴的轴形连接部3a留有余隙地嵌合的嵌合孔37a,在其两侧形成有供所述输入载体的臂部31c穿过的插入孔37b。另外,在承载板37上以60°角、120°角的间隔形成有分别沿径向与所述四个锁定齿轮35…的突出销部35c留有余隙地嵌合的四个固定导向孔37c。另外,在该固定导向孔37c的60°间隔之间、且在两个锁定齿轮35之间形成有两个对支撑锁定齿轮35…侧面的钢球38进行定位的座部37d。
另外,在承载板37的外周缘,在锁定环侧凹设有嵌合支撑所述O形环36的嵌合槽37e。
所述O形环36被嵌合支撑在该嵌合槽37e中,从而与锁定环33的侧壁面抵接。由此,O形环36始终与锁定环33的侧壁面、具体而言是导向槽33e内抵接。
并且,该O形环36由具有弹性力的橡胶构件形成,具有滑动阻力地与锁定环33的侧壁面抵接。这样,因为由橡胶构件构成O形环,从而即使驱动旋转时,锁定环33的旋转固定状态也始终对承载板37产生影响。
所述棘爪簧34用于防止马达M停止时因主轴3侧的惯性旋转而产生冲撞声,降低施加在旋转输出装置10上的冲击负荷。即,棘爪簧34在其中央部形成有与主轴的轴形连接部3a留有余隙地嵌合的嵌合孔34a,在其周缘的隔着主轴3的轴芯相对的位置上形成有两个以凸缘形状突出的弹性变形部34b。在该两个弹性变形部34b上分别隔开所述余隙角α地形成有两个钢球卡扣孔34c,设在所述中心环32上的钢球39与任意一个钢球卡扣孔34c卡扣(参照图4中用虚线表示的棘爪簧34)。并且,棘爪簧34在外周缘形成有将从所述输入载体31延伸的臂部31c的前端铆接固定的固定孔34d,用该固定孔34d将臂部31c铆接固定,从而棘爪簧34与输入载体31一体地旋转。
由于如此构成棘爪簧34,从而与主轴3侧一体旋转的中心环32的旋转被与输入载体31一体旋转的棘爪簧34的弹性变形部34b的施力所限制。
即,在主轴3侧利用比弹性变形部34b的施力小的惯性力旋转时,主轴3侧不会自由旋转,不会产生冲撞声。另外,在主轴3侧利用比施力大的惯性力旋转时,弹性变形部34b变形,主轴3侧旋转所述余隙角α,但在设于中心环32的钢球39在两个钢球卡扣孔34c、34c间移动的期间,弹性变形部34b对该钢球39施加滑动阻力,从而主轴3侧的旋转力减小,可缓和冲撞声的产生。
另外,因为利用该棘爪簧,弹性变形部产生轴向变形使旋转力减小,因此,与径向变形的情况相比,可使变形空间紧凑化。因此,可紧凑地配置棘爪簧本身。
再者,因为该棘爪簧也作为锁定机构部10C整体的组装固定构件发挥作用,因此也可减少零件数。
下面参照图7~图10的作用图来说明如此构成的锁定机构部10C的锁定作用。图7和图8是使主轴3向产生余隙角的一侧、即正转侧旋转时锁定机构部10C的主视图和后视图。图9和图10是使主轴3向没有产生余隙角的一侧、即反转侧旋转时锁定机构部10C的主视图和后视图。
如图7所示,中心环32嵌合固定在主轴的轴形连接部3a上,与主轴3一体旋转。另外,四个锁定齿轮35…分别使倾斜凸轮面35a与中心环32的锁定导向凸轮面32b抵接。再者,位于最外周部的锁定环33固定在离合器外壳(在图7中未图示)上,从而始终固定。
图7中实线所示的状态是通常时、即没有锁定的状态。若是该状态,则中心环32和四个锁定齿轮35…通过马达M的旋转驱动力与主轴3一起自由地旋转。
下面对锁定时进行说明。
首先对正转侧的锁定作用进行说明,首先马达停止后,操作者从主轴3向箭头方向(正转方向)施加旋转,从而如点划线所示,中心环32转动余隙角α。这样,中心环32转动后,四个锁定齿轮35…被从锁定导向凸轮面32b向锁定环33侧推压(如箭头所示)。这样,锁定齿轮35…被推压后,锁定齿轮的外周齿轮35b与锁定环的内周齿轮33a啮合,从而锁定齿轮35…的旋转方向的动作被锁定,并且,由于该锁定齿轮35…的锁定,中心环32也被锁定。
另外,也如图8所示,在该锁定状态下,由于输入载体31也不旋转,从而从锁定齿轮35延伸的突出销部35c从通常位置L1向锁定位置L2位移。
即,在主轴3沿正转方向旋转时,中心环32转动,四个锁定齿轮35…及支撑其的承载板37也受到该中心环32的影响而转动,但作为其他构成要素的输入载体31、棘爪簧34的位置固定,因此,在中心环32与锁定齿轮35之间产生旋转方向的相对位移,锁定机构部10C发挥作用。
这样,由于中心环32被锁定,从而主轴3被锁定,可容易地进行卡盘4的拆装作业和电动工具的手动作业。
下面对反转侧的锁定作用进行说明,如图9、图10所示,马达停止后,操作者从主轴3向箭头方向(反转方向)施加旋转,从而中心环32也向反转方向转动。此时,由于在反转方向上不存在余隙角α,故与所述正转方向不同,输入载体31和棘爪簧34也旋转。
此时,若没有承载板37,则锁定齿轮35也与其他构成要素一起共转,成为没有锁定的状态。
但是,在本实施例中,承载板37受到锁定环32的固定状态的影响,保持锁定齿轮35的旋转方向位置。因此,锁定齿轮35不会与其他构成要素一起共转,而是保持其旋转方向位置,与中心环32之间产生旋转方向的相对位移。
由于如此产生相对位移,从而如图9所示,锁定齿轮35被锁定导向凸轮面32b向锁定环33侧推压,锁定齿轮的外周齿轮35b与锁定环的内周齿轮33a啮合,因而锁定齿轮35…的旋转方向的动作被锁定。
这样,由于该锁定齿轮35…的锁定,中心环32也被锁定,可作为锁定机构部10C发挥作用。
即,承载板37保持锁定齿轮35的旋转方向位置,从而即使进行没有余隙角的反转方向的旋转也可将锁定齿轮35锁定。
另外,解除这些锁定状态时,通过将来自马达M的旋转驱动力向锁定机构部10C输入来进行。即,马达M的旋转驱动力虽如前所述向输入载体31输入,但在锁定状态下,在锁定机构部10C中仅有输入载体31旋转。这样,如图8所示,形成在输入载体31上的所述解除导向孔31d将锁定齿轮35的突出销部35c从锁定位置L2引导到通常的解除位置L1。这样,由于锁定齿轮的突出销部35c被引导到解除位置,从而锁定齿轮35…与锁定环33的啮合被解除,锁定状态被解除。
这样,锁定状态因马达M的旋转驱动力而自动解除,从而可容易地像通常那样从主轴3输出马达M的旋转驱动力,可利用电动工具进行通常作业。
下面参照图6及图11详细说明所述承载板。图11是锁定机构部10C的除去输入载体31的状态的后视图。
如前所述,该承载板37形成有分别与四个锁定齿轮35…的突出销部35c留有余隙地嵌合的四个固定导向孔37,与锁定齿轮35…沿旋转方向一体地旋转。另外,在承载板37的外周缘设置有嵌合支撑O形环36的嵌合槽37e,通过该O形环36,外周缘与锁定环33抵接。另外,为了以某种程度的压力与锁定环33抵接,向锁定环33侧施加一些施力。
如此构成后,可通过承载板37使锁定环33的旋转固定始终对锁定齿轮35产生影响。尤其是因为通过一片承载板37确定四个锁定齿轮35…的位置,故该旋转固定可对各四个锁定齿轮35…产生影响。再者,也可通过该一片承载板37将四个锁定齿轮的各旋转相位始终保持为一定。
由此,由于设置有承载板37,如前所述,锁定齿轮35受到锁定环32的旋转固定的影响,因此,即使操作者在马达M停止后使主轴3向没有余隙角的反转方向转动,也可使锁定齿轮35与中心环32之间可靠地产生相对位移。
在本实施例中,O形环36夹设在承载板37之间以增加滑动阻力并进行抵接,但作为另一实施例,也可直接使承载板37的外端部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始终抵接,但也可构成为在主轴的转速加快时从抵接状态变为隔开状态,从而可防止O形环36劣化。
下面对具有如此构成的锁定机构部10C的旋转输出装置10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这样,本实施例的旋转输出装置包括输出传动机构及锁定机构部10C,在所述输出传动机构中,输出马达的旋转驱动力的输入载体31和受到该输入载体31的驱动而输出旋转驱动力的中心环32以在同一轴芯上沿相互的旋转方向形成规定角度的不传递旋转力的余隙角α来传递旋转驱动力的形态进行连接,在所述锁定机构部10C中,所述中心环32和位于该中心环32外周部且旋转固定的锁定环33在半径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对设,在这些中心环32与锁定环33之间夹设有通过向锁定环33侧推压而锁定来自所述中心环32的旋转的锁定齿轮35、通过来自所述中心环32的旋转而将所述锁定齿轮35向锁定环33侧推压的锁定导向凸轮面32b、以及通过来自所述输入载体31的旋转而解除所述锁定齿轮35的推压状态使锁定解除的解除导向孔31d,在所述锁定齿轮35与锁定环33之间夹设有在接受到来自所述中心环32的旋转时保持所述锁定齿轮35的旋转方向位置的承载板37。
即,将在接受到来自中心环32的旋转时保持锁定齿轮35的旋转方向位置的承载板37夹设在所述锁定齿轮35与锁定环33之间,从而将旋转固定的锁定环33作为防止锁定齿轮35共转的构件使用。
采用上述构成,将旋转固定的锁定环33作为防止锁定齿轮35共转的构件使用,因此,锁定齿轮35始终通过承载板受到锁定环33的固定状态的影响,从而保持在旋转方向位置。即,锁定齿轮35与主轴的转动方向无关,能可靠地保持在旋转方向位置。
这样,由于始终通过承载板37保持旋转方向位置,从而可提供一种在操作者使主轴3转动时能防止锁定齿轮35与主轴3共转、能可靠地施加锁定的旋转输出装置。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板37由与所述锁定齿轮35一体旋转且外缘部与所述锁定环33抵接的抵接构件形成。
即,在锁定齿轮35和锁定环33中,在锁定齿轮35侧设置有与该锁定齿轮35一体旋转的承载板37。
采用上述构成,在驱动旋转时,在承载板37与锁定齿轮35之间不会产生旋转方向的相对位移,在承载板37与锁定环33之间产生旋转方向的相对位移。这样,通过将相对位移的部位设定在承载板37与锁定环33之间,从而不用担心锁定齿轮35在锁定时、解除时的规定动作会受到与承载板37的相对位移的影响而混乱。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定齿轮35设置有多个,该多个锁定齿轮35设定为通过一片所述承载板37一体地旋转。即,多个锁定齿轮35构成为通过一片承载板37一体地旋转。
采用上述构成,通过设置多个锁定齿轮35可增大锁定转矩,另外,由于将这些多个锁定齿轮35构成为通过一片承载板37一体地旋转,故可使多个锁定齿轮35的旋转方向位置全部一致地进行保持。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承载板37的锁定环33侧的抵接位置上夹设有增加滑动阻力的O形环36。
采用上述构成,由于承载板37相对锁定环33提高滑动阻力地进行抵接,从而承载板37易受锁定环33的旋转固定的影响。由此,能更可靠地保持承载板37的旋转方向位置,使得承载板37对锁定齿轮35的旋转方向位置的保持变得可靠。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O形环36是具有弹性的橡胶构件。
采用上述构成,因为用具有弹性的橡胶构件构成O形环,故可始终使承载板37与锁定环33抵接。即,承载板37与锁定环33的轴向相对错位由橡胶的弹性吸收,因此,可始终使承载板37与锁定环33抵接。
由此,可使承载板37更加可靠地保持锁定齿轮35的旋转方向位置。
再者,在本实施例中,将旋转输出装置10夹设在电动工具的输出系统中,但本实施例的旋转输出装置10也可应用在需要旋转输出的其他装置上。
另外,作为另一实施例,只要马达停止时可保持锁定齿轮35的旋转方向位置,也可设置从锁定环33延伸到锁定齿轮35侧面的构件,使锁定齿轮35受到旋转固定的影响。
以上,关于本发明的构成与上述实施例的对应,本发明的旋转驱动构件与实施例的输入载体31对应,以下相同地,旋转输出构件与中心环32对应,固定构件与锁定环33对应,移动锁定构件与锁定齿轮35对应,锁定操作构件与锁定导向凸轮面32b对应,解除构件与解除导向孔31d对应,保持构件与承载板37对应,本发明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构成。
权利要求
1.一种旋转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出传动机构及锁定机构,在所述输出传动机构中,输出旋转驱动力的旋转驱动构件和受到该旋转驱动构件的驱动而输出旋转力的旋转输出构件以在同一轴芯上沿相互的旋转方向形成规定角度的不传递旋转力的余隙角来传递旋转力的形态进行连接,在所述锁定机构中,所述旋转输出构件和位于该构件外周部且旋转固定的固定构件在半径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对设,在这些旋转输出构件与固定构件之间夹设有通过向固定构件侧推压而锁定来自所述旋转输出构件的旋转的移动锁定构件、通过来自所述旋转输出构件的旋转而将所述移动锁定构件向固定构件侧推压的锁定操作构件、以及通过来自所述旋转驱动构件的旋转而解除所述移动锁定构件的推压状态使锁定解除的解除构件,在所述移动锁定构件与固定构件之间夹设有在接受到来自所述旋转输出构件的旋转时保持所述移动锁定构件的旋转方向位置的保持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构件由与所述移动锁定构件一体旋转且一部分与所述固定构件抵接的抵接构件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锁定构件设置有多个,该多个移动锁定构件设定为通过一个所述抵接构件一体地旋转。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旋转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抵接构件的固定构件侧的抵接位置上夹设有增加滑动阻力的滑动阻力增加构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阻力增加构件是弹性构件。
6.一种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在输出系统中夹设有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输出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具有采用了可确定锁定位置的移动锁定构件的锁定机构的旋转输出装置中提供一种在操作者使输出轴转动时可防止移动锁定构件与输出轴共转、能可靠地施加锁定的旋转输出装置。本发明的旋转输出装置,将在接受到来自中心环(32)的旋转时保持锁定齿轮(35)的旋转方向位置的承载板(37)夹设在所述锁定齿轮(35)与锁定环(33)之间,从而将旋转固定的锁定环(33)作为防止锁定齿轮(35)共转的构件使用。
文档编号B25F5/00GK1926358SQ20058000653
公开日2007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5日
发明者中村大治郎 申请人:中村大治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