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高精度割带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带切割装置,主要提出一种高精度割带机。
背景技术:
现有煤矿或矿山的输送设备中大量的使用带式输送机械,经常要涉及输送带的损坏、修复和联接。而在进行修复、联接时需要对输送带进行切割,在切割后重新获得的接头部位利用皮带扣将其连接一体。现在使用人工进行切割,效率低且接头部位不直,造成重新联接的输送带运行不平稳,影响输送生产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高精度割带机,使其可适应输送带切割修复的需要,并使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完成其发明任务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割带机主要由输送带压紧机构和输送带切割机构组成,压紧机构位于机体上部其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可上下移动的压紧板框和带动压紧板框上下移动的机械结构,压紧机构壳体与机体铰接使压紧机构一端可相对机体上下转动,压紧机构一端向上抬起可十分方便的将输送带放置在切割机构壳体上的所需位置;切割机构位于压紧机构下方其主要由壳体、传动链和设置在链条上随链条移动的切割刀及链条驱动结构组成,切割机构壳体的上平面具有供切割刀移动的切割槽,压紧机构壳体与切割机构壳体之间具有供输送带送入的间隙。
割带机上设置有尺板,用于在放置输送带时作比直校准和测量长度。
尺板可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割带机两侧,尺板铰接在切割机构壳体上,不使用时可转动贴合在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割带机使用时,将上部压紧机构一端向上抬起(其另一端与机体铰接),将需切割的输送带放置在下部切割机构的壳体上,如输送带较为平整也可将其沿压紧机构壳体与切割机构壳体之间的间隙送入,使其位于切割机构壳体上;压紧板框向下移动从上部将输送带压紧在下部壳体上,链条驱动结构带动传动链移动,随链条移动的切割刀将输送带切断,完成一次切割过程;使压紧板框上移,取出被切割的输送带,送入需切割的输送带,传动链带动双刃切割刀返程完成又一次切割。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割带机适用于煤矿输送带修复时对输送带切割的需要,其结构设计比较简单合理,同时具有易于操作的特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B-B剖面图(尺板打开为使用状态)。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C-C剖面图。
图5为图4的A-A剖面图(尺板打开为使用状态)。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带动压紧板框移动的机械结构剖面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带动压紧板框移动的另一种机械结构剖面图。
图中1、压紧板框,2、压紧机构壳体,3、手柄,4、活动销轴,5、链轮手柄,6、切割刀,7、传动链,8、机体,9、传动轴,10、尺板,15、支架板,16、曲轴块,17、连杆,18、弹簧,19、销轴,20、丝杆,21、螺母,22、条形孔,23、联接垫块,24、销钉,25、切割机构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其结构加以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并参照图3、图4、图5,割带机主要由输送带压紧机构和输送带切割机构组成,压紧机构位于机体8的上部,其包括壳体2、位于壳体内可相对壳体上下移动的压紧板框1和带动压紧板框上下移动的机械结构;压紧板框1通过带动其上下移动的机械结构与压紧机构壳体2相连接,压紧机构壳体2通过销轴与机体8铰接,压紧机构一端可相对机体上下移动,该实施例中,在机体两端和壳体2与其对应部位具有销轴孔,用以根据机器安装位置和操作需要,在其中一端插入销轴4,使该端与机体8铰接,使用时可将壳体2的另一端向上抬起,很方便的将输送带放置在下部切割机构的壳体25上。切割机构位于压紧机构下方,其主要由壳体25、传动链7和安装在链条上随链条移动的切割刀6及链条驱动机构组成,切割刀6为双刃结构,传动链具有主动链轮和导向链轮,链轮手柄5通过传动轴带动主动链轮使传动链移动,切割刀6随之移动进行切割,导向链轮上也装有传动轴9,用以根据机器的安装位置和操作需要在其上安装手柄,将导向链轮作为主动链轮使用。切割机构的传动链7和切割刀6位于壳体25内,切割机构的壳体25为矩形管状,其上平面具有切割槽,切割刀6沿切割槽随链条往返移动,切割刀上端刀刃部分高出切割机构壳体的上部平面,以利对位于切割机构壳体和压紧板框1之间的输送带进行切割,相应,压紧板框1也设计为矩形,为下端面和两端开口的矩形管,以利切割刀通过,切割刀在一个切割工序完成后移动至机体一端,不影响将需要切割的输送带送入。切割机构壳体25与压紧机构壳体2之间具有供输入带进入的间隙,当输入带比较平整时,可通过该间隙将输送带送入进行切割。切割机构壳体25上设置有带刻度的尺板10,用以对输送带进行比直校准和测量长度。尺板10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壳体25两侧,尺板10与切割机构壳体25铰接,并设置使尺板定位的支撑杆。在使用时打开,与壳体25轴线垂直,参照图2,不使用时可转动贴合在壳体25上,参照图1。
如图6、图7所示,其给出带动压紧板框移动的机械结构的示意,可使压紧板框1上下移动的结构形式很多,为现有普通成熟的技术结构,该实施例中,其结构采用曲轴连杆结构,曲轴块16与手柄3联接一体且曲轴块通过销轴19与压紧机构壳体铰接,即在压紧机构壳体2上部具有支架板15,曲轴体16通过销轴19与支架板15铰接,连杆17位于曲轴块16的槽内并与曲轴块通过销轴连接,两个销轴不在同一圆心上,构成手柄带动曲轴块相对壳体2转动、连杆上下移动的结构,连杆17中部具有条形孔22,压紧板框上平面相应部位开置有孔供连杆向下移动时通过,设置有销钉24其穿过连杆上的条形孔且两端固定在压紧板框上,为提高强度,可在压紧板框1上平面上设置联接垫块23,联接垫块23上相应也具有供连杆通过的孔,可将销钉24两端固定在联接垫块23上,同时在连杆17所具有的台阶下部套置有弹簧18。
图8给出另一种机械结构的示意,其为丝杆螺母结构,其有手柄和与手柄联接一体的丝杆20,在压紧机构壳体2上设置与丝杆20配合的螺母21,丝杆20下端与压紧板框1固联,由此转动手柄丝杆20即带动压紧板框1做上下移动。
权利要求1.一种高精度割带机,其特征是割带机主要由输送带压紧机构和输送带切割机构组成,压紧机构位于机体(8)上部其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可上下移动的压紧板框(1)和带动压紧板框上下移动的机械结构,压紧机构壳体(2)与机体(8)铰接使压紧机构一端可相对机体上下转动;切割机构位于压紧机构下方,其主要由壳体(25)、传动链(7)和设置在链条上随链条移动的切割刀(6)及链条驱动结构组成,切割机构壳体(25)的上平面具有供切割刀移动的切割槽,压紧机构壳体(2)与切割机构壳体(25)之间具有供输送带进入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割带机,其特征是割带机上设置有尺板(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精度割带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尺板(10)可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割带机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精度割带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尺板(10)铰接在切割机构壳体(25)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带切割装置。提出的高精度割带机主要由输送带压紧机构和输送带切割机构组成,压紧机构位于机体(8)上部其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可上下移动的压紧板框(1)和带动压紧板框上下移动的机械结构,压紧机构壳体与机体铰接使压紧机构一端可相对机体上下转动;切割机构位于压紧机构下方,其主要由壳体(25)、传动链(7)和设置在链条上随链条移动的切割刀(6)及链条驱动结构组成,切割机构壳体(25)的上平面具有供切割刀移动的切割槽,压紧机构壳体(2)与切割机构壳体(25)之间具有供输送带进入的间隙。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割带机适用于煤矿输送带修复时对输送带切割的需要,其结构设计比较简单合理,同时具有易于操作的特点。
文档编号B26D7/00GK2894974SQ20062003188
公开日2007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6日
发明者郜正兴 申请人:郜正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