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9221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扳手,特别是关于一种无须脱出被驱动 件,使操作快速顺畅的扳手。
背景技术
一般习用的回复扳手,例如第M338722号『扳手』新型专利案, 藉由开放的驱动头,提供方便套入被驱动件(例如螺栓、螺帽),并进 行回复调整,来达到驱动被驱动件的使用目的。
由于此扳手的驱动部,其开口的直径为单一尺寸的型态,而此开 口的大小是配合固定尺寸的被驱动件外径而设,当^l反手驱动该被驱动 件至一旋转角度时,必须将扳手整个脱离被驱动件,之后,再次将扳 手的开口套入该被驱动件,如此, 一来一往,不但增加了作业时间, 而且必须聚精会神地盯着被驱动件,才可让扳手准确地再次套入被驱 动件。
因此,现有的回复扳手的操作不便的使用问题,会徒增工作上的 许多不便,这也是操作此回复扳手的工作人员在作业上长久以来未能 克服的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扳手,使扳手无须完全脱离被驱 动件,即可作回转调整角度的动作,操作上更方便快速且顺畅。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扳手,包含一握把及至少一驱动头;该驱动头结合于该握把 的一端,并具有一开放的驱动部,该驱动部包含一位于封闭端的扳动部位,以及一位于开力文端的圓弧形的回复部位,该回复部位的最大宽 度大于该扳动部位的最大宽度,且开放端的开口小于该扳动部位的最 大宽度。
该驱动头有两个,其中一个驱动头位于该握把一端,且其扳动部 位是一凹槽型态。另一个驱动头位于该握把另一端,该驱动头的扳动 部位是一棘齿型态。
该驱动头的扳动部位是一 凹槽型态。
该驱动头的扳动部位是一棘齿型态。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驱动头的驱动部具一位 于封闭端的扳动部位,以及一位于开放端的圆弧形的回复部位,该回 复部位的最大宽度大于该扳动部位的最大宽度,且开放端的开口小于
该扳动部位的最大宽度;利用该驱动头的回复部位来作为调整扳手的 回转空间,使扳手无须完全脱离被驱动件,即可作回转调整角度的动 作,进而可增加工作的顺畅度,提升作业速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反手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该第一实施例该扳手的俯视图,是显示该驱动头的扳动部 位套置于该被驱动件外周侧的情形;
图3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该被驱动件进入该驱动头的回复部位的
情形;
图4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该被驱动件进入该驱动头的回复部位中 进;f亍回转的动作;
图5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该被驱动件自该驱动头的回复部位中再 次进入该扳动部位的动作;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扳手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扳手
10握把
11前端
12末端
20驱动头
21驱动部
211 4反动部4立
212回复部位
213开口
30驱动头
31驱动部
40 ;陂驱动件
200扳手
50驱动头
60驱动头
611 :板动部位
612回复部位
613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扳手100的第一实施例,包含一握 把10及二驱动头20、 30。
该握把10具有一前端11与一末端12。
该驱动头20,结合于该握把10的前端11,并具有一开放的驱动 部21。该驱动部21包含一位于封闭端的扳动部位211,以及一位于 开放端的圆弧形的回复部位212。
该回复部位212的最大宽度Dl大于该扳动部位211的最大宽度 D2,且开放端的开口 213宽度D3小于该扳动部位211的最大宽度D2。
另一驱动头30结合于该握把10的末端12,此驱动头30的驱动 部31为环形棘齿的型态。
参照第2图,驱动一被驱动件40时,系将该驱动头20的扳动部 位211自该:帔驱动件40的顶部套入该;陂驱动件40,该驱动头20的 扳动部位211是套结在该被驱动件40的外周侧,此时,即可开始执 4亍驱动该纟皮驱动4牛40的动作。
参照图3,接着,当扳手IOO位移至一角度,可将扳手沿图3所 示箭头方向移动,使被驱动件40自扳动部位211脱出,并进入该驱 动头20的回复部位212,此时,该#1驱动件40受限于开口 213,而
5不会使扳手100整个脱离被驱动件40。
续参照图4,此时,可藉由此回复部位212沿图4所示箭头方向 来调整扳手100的位置。
续参照图5,调整好位置之后,再将扳手100沿图5所示箭头方 向位移,让驱动头20的扳动部位211再次滑入该被驱动件40的外周 侧,即可继续执行驱动该被驱动件的动作。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扳手100于执行被驱动件40时,扳手无须 完全脱离被驱动件40,而利用驱动头20的回复部位212来作为回转 的空间,以利用工作进度的进行,并增加工作的顺畅度。
参照图6,本实用新型扳手200的第二实施例,包含一握把10 及二驱动头50、 60。该第二实施例的驱动头50是一开放凹槽的型态, 且无图l所示的回复部位212。而该驱动头60是一开放的棘齿型态, 在棘齿型态4反动部位611前端设有回复部位612,而且驱动头60的 开放端的开口 613小于该扳动部位611的最大宽度。该第二实施例的 使用功能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此不再赘述。
如上所述,相较于现有回复扳手的操作不便,徒增作业时间的使 用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扳手,可利用该驱动头20、 60的回复部位212、 612来调整"^反手100、 200的回转位置,板手IOO、 200无须脱出^C驱 动件40,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便快速,且动作顺畅的作用, 而且,操作者只凭感觉即可使被驱动件40在扳手100、 200的该驱动 头20、 60的4反动部位211、 611与回复部位212、 612的间来回往返, 故可提升作业速度。
以上所述,仅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作的说明而已,当不能 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 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
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扳手,包含有一握把;其特征在于至少一驱动头,结合于该握把的一端,并具有一开放的驱动部,该驱动部包含一位于封闭端的扳动部位,以及一位于开放端的圆弧形的回复部位,该回复部位的最大宽度大于该扳动部位的最大宽度,且开放端的开口小于该扳动部位的最大宽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头有两个, 其中一个驱动头位于该握把一端,且其扳动部位是一凹槽型态;另一 个驱动头位于该握把另一端,该驱动头的扳动部位是一棘齿型态。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头的扳动部 位是一凹槽型态。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头的扳动部 位是一棘齿型态。
专利摘要一种扳手,包含一握把及至少一驱动头。该驱动头结合于该握把的一端,并具有一开放的驱动部,该驱动部包含一位于封闭端的扳动部位,以及一位于开放端的圆弧形的回复部位,该回复部位的最大宽度大于该扳动部位的最大宽度,且开放端的开口小于该扳动部位的最大宽度。藉此,扳手无须脱出被驱动件,即可作回转调整角度的动作。
文档编号B25B13/08GK201346755SQ20082013029
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6日
发明者林大森 申请人:景祥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