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部件放置工位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9780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零部件放置工位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的焊装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焊装车间的零部
件放置工位器具。
背景技术
在焊装车间,由于车间内部空间拥挤。且物流通道要求增加后,原工位器具已完全 没有摆放空间。根据公司最新要求,在操作平面过高的工位需增加塌台。由于塌台最窄宽 度又有要求。这就造成了工位器具空间的进一步縮小。根据现场测量发现。若要保证3米 的物流通道,在安装塌台后,工位器具仅剩下宽0. 4米,长不足5米的摆放空间。而现有工 位器具的宽度都在0. 6-0. 75米。而且现有工位器具的纵梁都在横放状态,而3个件的长度 分别为1. 8、1. 1和1. 5米左右,这样在长度方向此空间也无法满足工位器具摆放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大大减少工位器具占地空间, 方便零件取放,大大降低工人取放件劳动强度的零部件放置工位器具。
为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零部件放置工位器具,所述的零部件放置工位器具包括立柱, 锁死手柄,防摆挡杆,底座,悬臂杆,所述的一根或一根以上的立柱竖立设置在底座上,所述 的一根或一根以上的锁死手柄和悬臂杆均与立柱水平连接,所述的两道防摆挡杆设置在立 柱与底座的连接部位。 所述的底座设置为长方形的板状结构,所述的一根或一根以上的立柱垂直设置在 底座上,所述的一根或一根以上立柱等距布置在底座上。 所述的悬臂杆设置为杆状结构,设置在立柱的顶部位置,所述的悬臂杆的端部设 置为向上凸起的圆滑折弯的结构。 所述的锁死手柄设置在立柱的中部位置,锁死手柄的前端设置为可弯折的结构。 所述的底座与立柱连接处设置为三角形状的平板结构,所述的防摆挡杆为两道长 杆状结构,两道防摆挡杆平行布置,两道防摆挡杆均穿过三角形状的平板结构,两道防摆挡 杆之间设置出间隙结构。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零部件放置工位器具的应用,特别是对于平面布置较拥挤的厂房内
的狭长型非表面覆盖件可节省大量空间,彻底解决空间工位器具摆放空间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方便零件取放,大大降低工人取放件劳动强度并适用于操作人
员空间位置有一定高度差的工位间转运。

下面对本说明书中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零部件放置工位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工件;2、立柱;3、锁死手柄;4、防摆挡杆;5、底座,6、悬臂杆;7、平
板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所涉及的 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 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零部件放置工位器具,所述的零部件放置工位 器具包括立柱2,锁死手柄3,防摆挡杆4,底座5,悬臂杆6,所述的一根或一根以上的立柱2 竖立设置在底座5上,所述的一根或一根以上的锁死手柄3和悬臂杆6均与立柱2水平连 接,所述的两道防摆挡杆4设置在立柱2与底座5的连接部位。 所述的底座5设置为长方形的板状结构,所述的一根或一根以上的立柱2垂直设 置在底座2上,所述的一根或一根以上立柱2等距布置在底座5上。 所述的悬臂杆6设置为杆状结构,设置在立柱2的顶部位置,所述的悬臂杆6的端 部设置为向上凸起的圆滑折弯的结构。这种圆滑折弯的结构可以保证悬挂在悬臂杆6上的 工件1不从悬臂杆滑落。 所述的锁死手柄3设置在立柱2的中部位置,锁死手柄3的前端设置为可弯折的 结构。在上工件1时,可折弯结构处于未折弯位置,当工件1放置后,可折弯结构折弯,挡在 工件1的端面,避免了工件1的窜动。 所述的底座5与立柱2连接处设置为三角形状的平板结构7,所述的防摆挡杆4为 两道长杆状结构,两道防摆挡杆4平行布置,两道防摆挡杆4均穿过三角形状的平板结构7, 两道防摆挡杆4之间设置出间隙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长条形工件2本身的工艺孔作为悬挂孔,将工件1竖直悬挂起 来。具体实施时,需根据工件1的重心位置,工件1的工艺孔之间的距离对悬挂杆6和防摆 挡杆4的位置进行微调,达到保证工件1重心在工位器具靠中间位置,以保证其悬挂的稳定 性。 此实用新型工位器具可根据生产及物流需要,结合零件尺寸等设计成固定式和移 动式两种。以车架现场规划的固定式为例,因为本新型设计尺寸最窄可达300mm,其固定在 生产线旁边,沿生产线方向放置。这样从凸焊区转运过来的工件1直接由人站在物流通道 上挂到工位器具上,使用时由生产线人员从另一侧直接取出。通过零件的长度弥补了两端 高度差。保证两侧人员在取放件时均不需要有弯腰动作。 本工位器具由于工件是纵向摆放,人在取放件时不用弯腰,可大大降低劳动强度。 同时由于重心的升高,增加了锁死机构和防摆动机构,避免零件在转运过程中或者受到轻 微碰撞时摆动和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零部件放置工位器具,有效解决了工位器具空间问题,满足了生产 批量配送要求,同时又有效解决了有无塌台工位间周转时取放件高度差给人取放件造成的 劳动强度大问题。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零部件放置工位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零部件放置工位器具包括立柱(2),锁死手柄(3),防摆挡杆(4),底座(5),悬臂杆(6),所述的一根或一根以上的立柱(2)竖立设置在底座(5)上,所述的一根或一根以上的锁死手柄(3)和悬臂杆(6)均与立柱(2)水平连接,所述的两道防摆挡杆(4)设置在立柱(2)与底座(5)的连接部位。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部件放置工位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5)设置为 长方形的板状结构,所述的一根或一根以上的立柱(2)垂直设置在底座(2)上,所述的一根 或一根以上立柱(2)等距布置在底座(5)上。
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部件放置工位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臂杆(6)设置 为杆状结构,设置在立柱(2)的顶部位置,所述的悬臂杆(6)的端部设置为向上凸起的圆滑 折弯的结构。
4.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部件放置工位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死手柄(3)设 置在立柱(2)的中部位置,锁死手柄(3)的前端设置为可弯折的结构。
5.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零部件放置工位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5)与立柱 (2)连接处设置为三角形状的平板结构(7),所述的防摆挡杆(4)为两道长杆状结构,两道 防摆挡杆(4)平行布置,两道防摆挡杆(4)均穿过三角形状的平板结构(7),两道防摆挡杆 (4)之间设置出间隙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机械制造的焊装领域的零部件放置工位器具,所述的零部件放置工位器具包括立柱(2),锁死手柄(3),防摆挡杆(4),底座(5),悬臂杆(6),所述的一根或一根以上的立柱(2)竖立设置在底座(5)上,所述的一根或一根以上的锁死手柄(3)和悬臂杆(6)均与立柱(2)水平连接,所述的两道防摆挡杆(4)设置在立柱(2)与底座(5)的连接部位。本实用新型特别是对于平面布置较拥挤的厂房内的狭长型非表面覆盖件可节省大量空间,彻底解决工位器具摆放空间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方便零件取放,大大降低工人取放件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B25H3/04GK201483480SQ200920186180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30日
发明者白松涛, 郭志阳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