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两个可反向地驱动的工作辊之间加工材料带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2848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在两个可反向地驱动的工作辊之间加工材料带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用于在两个可反向地(gegenlaufig) 驱动的工作辊之间加工材料带(Materialbahn)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加工、尤其在印刷或转动模切(Stanzen)材料带时必需非常准确地保持工作辊 (所谓的铁砧滚筒(Ambosszylinder)、印板滚筒(Plattenzylinder)或磁滚筒)之间的间 距。此外,在负荷下也不允许改变该间距。此外,在带拉入(Bahneinziehen)时必须可以简 单的方式可重复地(r印roduzierbar)调整滚筒或使滚筒停止。根据文件EP 0295449A2或EP 0899068A2通过已知的带有布置在工作辊上的滚枕 环(Schmitzring)的装置来满足这些要求。这种装置的优点是,可改变工作辊之间的轴线 间距(Achsabstand),以用于例如补偿由于升温、磨损或纸厚变化所引起的改变。调整工作 辊的轴线之间的角度目前只能非常费事地通过滚枕环在工作辊上的偏心支承而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如此地改进开始所提及的类型的装置,即,使得可尽可能简单地 改变工作辊轴线之间的角度。原则上可使得在装置静止状态期间调整角度成为可能。此外, 另一目的是,使得在装置运行期间单侧地调整角度成为可能。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带有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的装置得以实现。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了本发明的有利的实施方案。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以公知的方式具有机架(Maschinengestell)、两个工作辊以及 四个滚枕环。工作辊支承在机架中。在工作辊的轴线之间存在轴线间距并由此以圆柱形的 方式存在于工作辊上的工作面彼此存在间距,以使得可在工作面之间加工材料带。工作辊 在机架内、靠近工作面在工作辊的两端部处具有支承段(Lagerabschnitt)。由此,构造有四 个支承段,在其上各布置有一滚枕环。这些滚枕环以锥形的作用面(LauffMche)成对地彼 此滚压(abwalzen)。根据本发明滚枕环中的至少一个可轴向移位地支承在支承段中的至少一个上。这使得以特别简单的方式单侧地改变工作辊的相互的轴线间距和由此调整工作 辊的轴线的相互的角度成为可能。为此,滚枕环中的仅仅一个的可轴向移位的容纳就足够 了。与强制地双侧地改变轴线间距相比,单侧地调整工作辊的轴线间距通过一个工作 辊在轴向上的侧向移位而另一工作辊轴向保持固定而使得灵活的工作方式成为可能。因此,在两侧上设置可轴向移位的滚枕环也是有意义的,以使得工作辊不必再轴 向相互移位,以用于造成平行的轴线间距变化。此外,在此有利的是,使单侧可轴向调整的滚枕环保持布置成与工作辊同轴并且 不会如已知的装置中所实现的那样偏心地支承在工作辊上。根据本发明,滚枕环与工作滚
4筒共同地旋转。由此,避免费事的支承。在有利的实施方案中,装置具有用于使滚枕环移位的调整机构,借助于该调整机 构可使滚枕环相对于工作辊在轴向上被移位到一轴向位置中并固定在该轴向位置上。这种调整机构使得可重复地调整滚枕环的轴向位置成为可能,而不必以单独的费 事的工艺步骤拆卸滚枕环并将其重新固定在工作辊处。在此,一有利的实施方案设置成,调整机构具有致动器,该致动器在轴向上至少间 接地固定在滚枕环处。在此,尤其有利地,调整机构具有以中心的方式布置在工作辊中的、可轴向在工作 辊中移位的销钉(Bolzen)以及在销钉和滚枕环之间的连接元件。该连接元件使滚枕环轴 向上相对于销钉固定,连接元件尤其径向穿过销钉并且伸入到滚枕环中。连接元件使销钉 和滚枕环抗扭地与工作辊相连接。致动器借助于销钉和连接元件在轴向上固定在滚枕环 处。由此,成本合适且简单地通过任意的致动器实现滚枕环的轴向位置的调整,该致 动器通过简单制成的销钉和非常简单地相对于销钉而布置的连接元件而作用于滚枕环。上文所提及的实施方案与装置的任意运行状态有关。不仅考虑在静止状态时的调 整,而且考虑在装置运行期间(即在工作辊旋转时)的调整。用于在装置的静止状态时调整滚枕环轴向位置的调整机构的有利实施方案具有 构造成调整螺栓的致动器。该调整螺栓轴向支承在工作辊中。在轴向内部该调整螺栓实施 成带有外螺纹,该外螺纹啮合到销钉的对应的内螺纹中。例如,利用工具可操纵调整螺栓。特别简单地实施成调整螺栓形式的致动器通过可靠地将调整螺栓的转动运动通 过螺纹啮合转换成销钉的平移(translatorisch)运动而引起滚枕环的轴向移位,其中,可 从外部控制移位。滚枕环可保持抗扭地直接支承在工作辊上,以使得只需保证在轴向上的 可移位性。这种用于滚枕环的支承可以特别成本合适的方式被制造。在用于在加工机器的静止状态时调整滚枕环的调整机构的有利实施方案中,在调 整螺栓中在轴向外端部处构造有内六角部(Innensechskant)。该内六角部的棱边在轴向上 伸延。因此,例如可利用具有外六角部的工具来操纵调整螺栓。这种调整螺栓的实施方案使得借助于简单的工具实现耐磨的(verschlei ^ arm) 操作成为可能。在有利的实施方案中,用于在装置静止状态时调整的调整机构实施成带有调整螺 栓,该调整螺栓具有环绕式(umlaufend)凸缘(Kragen)。该凸缘借助于至少一个环状的元 件、尤其借助于两个在凸缘两侧邻近的卡环(Sicherimgsring)轴向支承在工作辊中。在结构上特别简单地实施通过在轴向支承之间容纳凸缘而使调整螺栓支承在工 作辊中。因此,以简单的方式在工作辊中确定调整螺栓的轴向位置,而在调整螺栓转动时 在工作辊中以可轴向移位的方式被引导的销钉轴向向外或向内运动。通常,这种调整螺栓 在装置运行期间与工作辊一起转动,以使得在此支承不承受负荷。当例如为了维修必需取下调整螺栓时,可简单地解除借助于环状的元件、尤其卡 环的支承。用于在装置运行期间调整滚枕环轴向位置的机构的优选实施方案包括法兰和在其中被引导的作为致动器的调整杆(Stellspindel)。法兰以与工作辊同轴的方式在轴向外部布置在机架处、尤其被旋紧在机架处并且 在中心由内螺纹穿过。调整杆在轴向内部在轴向上固定在销钉中。调整杆在轴向中间段中 实施成带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法兰的内螺纹对应。在调整杆的轴向外端部处布置有调整 元件,借助于该调整元件可使调整杆转动。调整元件优选实施成手轮。该手轮只是用于使 得手动调整成为可能的等同的调整元件的一个示例。当然也可使用液压的、电动的或气动 的实施方案作为调整元件。这些备选的调整元件使得经由远程作用的调整成为可能。这种简单构成的致动器同样通过简单的结构利用销钉和连接元件作用于滚枕环。 设置的法兰可容易地安置在现有的机架处,以使得不必改变机架的结构。装置的有利实施方案设置成,调整杆轴向在法兰外由止动螺母所包围。该止动螺 母在径向上具有至少一个开孔,夹紧元件可插入到该开孔中。夹紧元件作用于调整杆。由此,固定了止动螺母在调整杆上的轴向位置。当止动螺母贴靠在机架处时,不可 抵抗止动螺母的阻力轴向地将调整杆转动到装置中。这种借助于止动螺母的止锁容易地使 得销钉在工作辊中的轴向位置的固定成为可能,其中,防止由于无意地转动调整元件而引 起失误调整。在本装置的有利实施方案中,调整杆在轴向内端部处具有环绕式凸缘。该凸缘借 助于至少一个环状的元件、尤其借助于卡环轴向支承在销钉中。由于在运行期间销钉与工作辊共同地转动并且在销钉和同轴布置的静止调整杆 之间存在连接,因此在销钉中必须设置调整杆的相应支承,其使得调整杆的轴向容纳成为 可能。提供常见的滚动轴承用于这种支承,滚动轴承布置在可特别简单地实施的凸缘的两 侧。因此,内部的滚动轴承可被支承在销钉中,而外部的滚动轴承可尤其成本合适地通过环 状的元件、尤其卡环被支承。有利地,这种装置适用于印刷机。


下面借助于在附图中示出的两个实施例进一步解释本发明。其中图la显示了穿过带有用于在装置的静止状态中轴向地调整滚枕环的调整机构的 工作辊的端部的轴向截面图,其中,滚枕环移位到轴向内部的位置中,图lb显示了穿过转动90°以后的在图la中示出的装置的区段的轴向截面图,图lc显示了根据图la和lb的工作辊的俯视图,图2a显示了穿过图la中示出的装置的区段的轴向截面图,其中,滚枕环移位到轴 向外部的位置中,图2b显示了穿过转动90°以后的在图2a中示出的装置的区段的轴向截面图,图2c显示了根据图2a和2b的工作辊的俯视图,图3a显示了穿过带有用于在装置运行期间轴向调整滚枕环的调整机构的工作辊 的支承在机架中的端部的区段的轴向截面图,其中,滚枕环移位到轴向内部的位置中,图3b显示了穿过转动90°以后的在图3a中示出的装置的区段的轴向截面图,图4a显示了穿过在图3a中示出的装置的区段的轴向截面图,其中,滚枕环移位到 轴向外部的位置中,
图4b显示了穿过转动90°以后的在图4a中示出的装置的区段的轴向截面图,以 及图5显示了装置的正视图。相同的部件以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为了更加清晰不是所有标记符号都标出在所 有附图中。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la至2c中示出了在用于在两个可反向地驱动的工作辊2,3之间加工材料带 的装置中的根据本发明的调整机构1的第一实施例。该调整机构1设置成用于在工作辊2, 3的静止状态期间调整工作辊2,3轴线之间的角度。在图la,lb,2a,2b中,在此只局部地 显示了工作辊2中的一个的端部,在该端部处,借助于调整机构1可调整滚枕环4的轴向位 置。滚枕环4在径向外部具有锥形的作用面L。锥形作用面L的构造考虑相应地布置在反 向的工作辊3上的滚枕环5的构造。尽管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装置未以相应的总图被示出, 但是图5表明了滚枕环4,4a,5,5a在工作辊2,3的支承段9,9a上的布置。调整机构1包括销钉6,该销钉6可轴向移位地在工作辊2的轴向凹槽7中被引 导。销钉6垂直地、因此在径向R上由连接元件8穿过。连接元件8同样在径向R上穿过 工作辊2的支承段9,其中,支承段9的圆柱形表面实施成用于滚枕环4的可轴向移位的容 纳。为了容纳连接元件8径向上在工作辊2中在支承段9的内部区域中实施有通孔10。如 此地确定通孔10的尺寸,即,使得连接元件8在轴向A上在工作辊2中可利用间隙运动。连 接元件8利用其端部结合到滚枕环4中。因此,从销钉6到滚枕环4的所有构件抗扭转地容纳在工作辊2之中或之上。
销钉6在工作辊2中的轴向调整运动通过构造成调整螺栓的致动器11而实现。为 此,销钉6在轴向外部、以与工作辊2同轴的方式具有盲孔12,在该盲孔12中实施有内螺纹 13。调整螺栓在轴向内部实施成带有相应的外螺纹14,该外螺纹14与销钉6的内螺纹13 对应。调整螺栓利用构造成卡环的环状元件15而在两侧上轴向支承在工作辊2中。为 此,该调整螺栓具有环绕式凸缘16,该凸缘16本身具有在工作辊2的轴向凹槽7内构造成 滑动支承的支承部位17。在轴向外部在调整螺栓中实施有内六角部18,以使得借助于标准工具可操纵调整 螺栓。通过相应地转动调整螺栓使滚枕环4在装置的静止状态期间相对于工作辊2轴向向 内或向夕卜运动。在图la至lc中示出了在轴向内部的位置中的滚枕环4,在该位置中滚枕环4靠着 工作辊2被支承。通过转动调整螺栓轴向向外牵引滚枕环4,以使得如图2a和2b中示出的 那样,在径向外部在工作辊2与滚枕环4之间产生间隙S。作用面L实施成锥形,以使得在 滚枕环4轴向移位时使两个彼此相反地滚动的工作辊2,3在调整机构1侧相互接近或相互 远离,即,由此在工作辊2,3的静止状态期间单侧地改变工作辊2,3的轴线间距。在图3a至5中示出了调整机构la的第二实施例,其中,借助于滚动轴承19而使 工作辊2容纳在机架20中。与调整机构1的第一实施例类似,在此同样设置成通过销钉21 轴向调整滚枕环4,该销钉21通过连接元件22与滚枕环4处于连接。但是,该调整机构la
7适用于在装置运行期间调整工作辊2,3轴线之间的角度。销钉21由构造成调整杆的致动器23在其轴向位置上被调整或移位。该调整杆利 用内端部24轴向支承在销钉21中并且实施有凸缘25,该凸缘25从调整杆的轴向内端部 24径向向外突出。凸缘25在两侧靠着滚动轴承26,27被支承并且在径向R上以与销钉21 带有间隔的方式被包围。轴向内部的滚动轴承26靠着销钉21被支承。轴向外部的滚动轴 承27借助于环状的元件28相对于销钉21被固定。因此,销钉21可同轴地围绕调整杆转 动,但是轴向通过调整杆而固定。调整杆在轴向中间区域中具有外螺纹29并且在轴向外端部30处具有调整元件 31。该调整元件31尤其实施成手轮。调整元件31的实施方案同样适用于经由远程作用的 致动器23的电的、气动的或液压的调整。以与调整杆同轴的方式在轴向外部在机架20处布置有法兰32,该法兰32具有带 有内螺纹34的中心孔33。该调整杆以其外螺纹29与法兰32的内螺纹34对应。调整杆的转动引起其在轴向A上的移动。因为销钉21轴向相对于调整杆而固定, 因此调整杆的转动相应地引起销钉21在轴向A上的移位。轴向在法兰32外止动螺母35包围调整杆。该止动螺母35具有实施成径向向外 倾斜的孔36,可将夹紧元件37插入到该孔36中。当夹紧元件37旋入到止动螺母35中直 到调整杆外螺纹29上并贴靠在机架20处时,由此防止调整杆比所期望地可能更多地径向 向内被转动。这在失误操纵调整元件31时是可能出现的情况。对此,止动螺母35还可用 于,保持或者标记调整杆的特别适合的位置。在图3a和3b中示出了在轴向内部的贴靠在工作辊2处的位置中滚枕环4。根据 图4a和4b,通过调整杆的转动可使滚枕环4轴向向外移位到与工作辊2以间隙S’间隔的 位置中。在装置运行期间(即在工作辊2转动期间)这可尤其有利地实现。滚枕环4、连接 元件22以及销钉21与工作辊2共同旋转。相反地,以通过滚动轴承19,26,27断开联接的 方式使机架20、法兰32以及调整杆处于静止。
8
权利要求
一种用于在两个可反向地驱动的工作辊(2,3)之间加工材料带、尤其用于模切或印刷的装置,所述装置带有-机架(20),-两个工作辊(2,3),其中,所述工作辊(2,3)支承在所述机架(20)中,在所述工作辊(2,3)之间存在轴线间距并且所述工作辊(2,3)分别具有轴向在所述机架(20)内在两个端部处构造的支承段(9,9a),-四个滚枕环(4,4a,5,5a),其中,在每个支承段(9,9a)上各布置有一滚枕环(4,4a,5,5a),并且所述滚枕环(4,4a,5,5a)成对地具有彼此滚压的、锥形的作用面(L),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枕环(4,4a,5,5a)中的至少一个可在所述支承段(9,9a)中的至少一个上轴向移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具有用于使所述滚枕环(4,4a, 5,5a)移位的调整机构(1,la),借助于所述调整机构(l,la)使所述滚枕环(4,4a,5,5a)相 对于所述工作辊(2,3)在轴向(A)上移位到一轴向位置上并固定在该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l,la)具有致动器(11, 23),所述致动器(11,23)在轴向(A)上至少间接地固定在所述滚枕环(4,4a,5,5a)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l,la)具有可轴向在所述 工作辊(2,3)中移位的销钉(6,21)以及在所述销钉(6)和所述滚枕环(4)之间的连接元 件(8),其中,所述连接元件(8)使所述滚枕环(4)轴向相对于所述销钉(6)固定,尤其所述 连接元件(8)径向穿过所述销钉(6)并且伸入到所述滚枕环(4)中,并且所述致动器(11, 23)借助于所述销钉(6,21)和所述连接元件(8)在轴向(A)上固定在所述滚枕环(4,4a, 5,5a)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11)实施成调 整螺栓,所述调整螺栓轴向支承在所述工作辊(2)中并且所述调整螺栓利用外螺纹(14)啮 合到所述销钉(6)的对应内螺纹(13)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致动器(11)中在轴向外端部处构 造有内六角部(18),所述内六角部(18)的棱边在轴向㈧上伸延。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11)具有环绕 式凸缘(16),所述凸缘(16)借助于至少一个环状的元件(15)、尤其借助于两个在所述凸缘 (16)的两侧邻近的卡环轴向支承在所述工作辊(2)中。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Ia)具有法 兰(32),所述法兰(32)以与所述工作辊(2)同轴的方式在轴向外部布置在所述机架(20) 处并且内螺纹(34)中心地穿过所述法兰(32),所述致动器(23)实施成调整杆,所述调整 杆利用内端部(24)轴向支承在所述销钉(21)中,所述调整杆在轴向中间段中利用外螺纹 (29)啮合到对应的内螺纹(34)中并且所述调整杆在外端部(30)处具有调整元件(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23)轴向在所述法兰(32)外 由止动螺母(35)包围,其中,所述止动螺母(35)在近似径向(R)上具有至少一个孔(36), 夹紧元件(37)插入到所述孔(36)中,其中,所述夹紧元件(37)作用于所述致动器(23)。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23)在轴向内 端部(24)处具有环绕式凸缘(25),所述凸缘(25)借助于至少一个环状的元件(28)、尤其借助于卡环轴向支承在所述销钉(21)中。
11. 一种带有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的印刷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两个可反向地驱动的工作辊(2,3)之间加工材料带、尤其用于模切或印刷的装置,该装置带有机架(20)、两个工作辊(2,3)以及四个滚枕环(4,4a,5,5a)。工作辊(2,3)支承在机架(20)中。借助于布置在工作辊(2,3)上的滚枕环(4,4a,5,5a)的安置在工作辊(2,3)端部处的、成对地彼此滚压的、锥形作用面来保证工作辊(2,3)之间的轴线间距。根据本发明,滚枕环(4,4a,5,5a)中的至少一个可轴向移位地支承在工作辊(2,3)中的至少一个上。这使得单侧地改变工作辊(2,3)的相互轴线间距成为可能。
文档编号B26D7/26GK101863158SQ201010167479
公开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5日
发明者W·鲁夫 申请人:米勒·马蒂尼控股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