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风挡拆卸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962阅读:8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风挡拆卸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维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前后风挡拆卸中 的拆卸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的整车维修中,整车的前后风挡玻璃有时需要拆卸,风挡玻璃在拆卸 时需要将风挡和车身钣金中间的玻璃胶切除,而拆卸时并没有专用的拆卸工具,只是用不 同型号的刀具进行拆卸操作,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以下问题1、安全性差,由于风干后的玻 璃胶交硬,切割时必须要使用较锋利的刀具,且切割的方向不定,所以切割时易伤到返修人 员;2、拆卸时必须像雕刻一样一刀一刀地手工切除,还要更换刀具,切割速度较慢,这样的 操作方式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3、由于手工切割的力度无法定量,经常会因用力过大使 刀具滑到车身上,易造成车身面漆划伤。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拆卸风挡时安全、稳定性高,使用方便, 拆卸高效的汽车风挡拆卸工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风挡拆卸工具,此工 具由两个手柄和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手柄上的钢丝拉线构成。所述的手柄为“T”字形结构,在“T”字形手柄的纵梁末端设有固定钢丝拉线的固 定机构。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球头和空心螺栓,所述的空心螺栓通过固定球头上设有 的螺栓孔固定于固定球头上。所述的固定球头上设有导线孔,且导线孔与固定球头上的螺栓孔的侧壁连通。所述的钢丝拉线的一端依次穿过导线孔、空心螺栓孔固定于手柄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此拆卸工具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使用安全且稳定性高, 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并且在拆卸过程中不会对车身面漆造成划伤。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挡风拆卸工具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手柄;2、固定球头;3、空心螺栓;4、导线孔;5、钢丝拉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挡风拆卸工具结构示意图可知,此拆卸工具由钢丝拉线5和固定钢 丝拉线5两端的手柄1构成。为了使用方便,我们采用“T”形手柄1,在“T”形手柄1的纵 梁末端设有固定钢丝拉线5的固定机构,这个固定机构我们采用固定球头2和空心螺栓3,将固定球头2固定于在“T”字形手柄1的纵梁末端,在固定球头2上开有螺栓孔,且空心螺 栓3固定于此孔内,同时,在固定球头2的表面还开有一个能够使钢丝拉线5穿过的导线孔 4,且此导线孔4与螺栓孔的内侧壁连通,保证钢丝拉线5穿过导线孔4可以固定于螺栓孔 内的空心螺栓3上,此导线孔4设置于球头底端。钢丝拉线5我们采用10#钢丝,钢丝的长 短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钢丝拉线5的一端依次穿过导线孔4、空心螺栓孔3固定于“T”形手 柄1上。使用时,将待拆卸的风挡玻璃胶条先拆掉,用刀片将风挡玻璃的一个角度玻璃胶 先切割出一个开口,两人每人手握一个T形手柄1连着钢丝拉线5成“锯”形,两人拉“锯” 利用线形锯齿进行切割,此工具根据实际拆卸需要对风挡玻璃进行拉“锯”切割。切割速度 较快,这样的操作方式工作效率提高、劳动强度减小。拉“锯”切割,可以随意调整拉“锯”方 向,力度掌控较为稳定,在车身钣金易摩擦部位粘贴防护膜的前提下,对车身面漆不会造成 划伤。本实用新型便捷的操作方式可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报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根据上述切割方法,分别从风挡的四个角向中间切割,切割完,用吸盘吸住风挡就 可以直接将风挡完整地取下。
权利要求1. 一种汽车风挡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此工具由两个手柄(1)和两端分别固定在两 个手柄⑴上的钢丝拉线(5)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风挡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1)为“T”形 结构,在“T”形手柄(1)的纵梁末端设有固定钢丝拉线(5)的固定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风挡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 球头(2)和空心螺栓(3),所述的空心螺栓(3)通过固定球头(2)上设有的螺栓孔固定于固 定球头⑵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所述的汽车风挡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球头(2) 上设有导线孔(4),且导线孔(4)与固定球头(2)上的螺栓孔的侧壁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风挡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丝拉线(5)的一 端依次穿过导线孔(4)、空心螺栓孔(3)固定于手柄(1)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风挡拆卸工具,此工具由两个手柄和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手柄上的钢丝拉线构成。所述的手柄为“T”字形结构,在“T”字形手柄的纵梁末端设有固定钢丝拉线的固定机构,此拆卸工具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使用安全且稳定性高,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并且在拆卸过程中不会对车身面漆造成划伤。
文档编号B26B27/00GK201783911SQ201020283250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30日
发明者刘华林, 唐仲强, 张包产, 葛小虎, 赵玉贵, 邱胜苗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