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剃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剃刀。
背景技术:
目前,开发出剃刮体毛的各种电剃刀。这里,将体毛的延伸方向与肌肤表面所成的角度称作起毛角,起毛角大(例如45° 60° )的体毛容易剃刮,起毛角小(例如30°以下)的体毛、即倒伏的体毛存在难以剃刮这样的问题。因此,像美国专利第观77548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开发出在外刃的搭条部(栈部)上设有使倒伏的体毛竖起的起毛力比现有技术大的起毛部的电剃刀。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通过将截面平行四边形状的搭条部的肌肤侧的角形成为圆弧状而在该搭条部上形成起毛部,因此能够抑制对肌肤的影响,但无法有效地使倒伏的体毛竖起。即,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倒伏的体毛相对于外刃的导入性能不太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抑制对肌肤的影响的同时,提高倒伏的体毛相对于外刃的导入性能的电剃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剃刀具备外刃,其具有由搭条部划分的刃孔;内刃,其配设在该外刃的内侧且相对于所述外刃移动,由此切断插入到所述刃孔中的体毛,所述电剃刀的特征在于,所述搭条部具备起毛搭条部,该起毛搭条部具有使体毛竖起的起毛部,所述起毛搭条部具备面向肌肤的肌肤接触面、面向所述刃孔或所述内刃的内侧侧面、连结所述肌肤接触面与内侧侧面的起毛面,所述起毛部的截面的轮廓形状通过由一个线状连结要素或多个连结要素连结所述肌肤接触面的截面线的刃孔侧端缘与所述内侧侧面的截面线的刃孔侧端缘而形成,所述多个连结要素是线段和圆弧线中的至少任一种。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剃刀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内刃的立体图。图3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外刃盒的立体图。图4是从侧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外刃的简要图。图5是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外刃的一部分放大的立体图。图6(a)是沿图5的A-A线的剖视图,(b)是宽度方向端的放大剖视图。图7(a)是沿图5的B-B线的剖视图,(b)是起毛部的放大剖视图。图8(a) (c)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起毛部的第一变形例的放大剖视图。图9(a) (e)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起毛部的第二变形例的放大剖视图。图10(a) (d)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起毛部的第三变形例的放大剖视图。
图11是示意性表示图10(a)的起毛部使倒伏的体毛竖起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2(a) (f)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起毛部的第四变形例的放大剖视图。图13(a) (g)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起毛部的第四变形例的放大剖视图。图14是示意性表示起毛部使倒伏的体毛竖起的样子的图,(a)是示意性表示图 12(c)的起毛部使倒伏的体毛竖起的状态的剖视图,(b)是示意性表示图12(f)的起毛部使倒伏的体毛竖起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5(a) (c)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起毛部的第五变形例的放大剖视图。图16是示意性表示图15(a)的起毛部使倒伏的体毛竖起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7(a) (C)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起毛部的第六变形例的放大剖视图。图18是示意性表示图17(a)的起毛部使倒伏的体毛竖起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起毛部的第七变形例的放大剖视图。图20是示意性表示图19的起毛部使倒伏的体毛竖起的样子的图,(a)是示意性表示起毛部进入倒伏的体毛下的状态的剖视图,(b)是示意性表示起毛部使倒伏的体毛竖起的状态的剖视图。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搭条部的图,(a)是搭条部的剖视图,(b)是起毛部的放大剖视图。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搭条部的剖视图。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搭条部的剖视图。图M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的搭条部的剖视图。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的搭条部的剖视图。图沈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六变形例的搭条部的剖视图。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七变形例的搭条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多个外刃并列设置的方向作为前后方向(剃刮方向)χ、将各外刃延伸的方向作为左右方向Y而进行说明。另外,以头部配置成外刃朝向上方的状态下的上下方向为上下方向Z而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剃刀1具备用手把持的把手部2、固定在把手部2上的头部5。把手部2具备内置有未图示的电池的合成树脂制的把手主体3、比该把手主体3的上表面靠后方突出设置的合成树脂制的把手连接部4。此外,也可以在把手连接部4的上表面设有公知的左右摆动机构及公知的前后摆动机构中的至少任一种机构,从而将头部5以能够向左右方向或前后方向摆动的方式安装在把手部2上。头部5具备内置有未图示的线性电动机且与把手连接部4连接的线性头部6、安装在该线性头部6上的刃单元7。并且,如图1所示,在把手主体3形成有使线性电动机的驱动接通、断开的开关部90。此外,也可以在把手主体3设置显示电池的充电状况等的显示部。刃单元7具备朝向头部5的上方露出的外刃8、配设在该外刃8的内侧(外刃8的下侧)且相对于外刃8移动的内刃13。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四片(多个)外刃,第一网状刃9、精剃刮用网状刃10、狭缝刃11、第二网状刃12沿前后方向X并列设置。如图4所示,网状刃9、10、12均沿前后方向(宽度方向)X以倒U字状弯曲而形成为在侧视观察下(沿左右方向Y观察外刃的状态)上凸。进而,网状刃9、10、12沿左右方向(长度方向)Y稍弯曲而形成为在主视观察下(沿前后方向X观察外刃的状态)上凸。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网状刃9、10、12弯曲成在主视观察下上凸,但不一定要弯
曲ο并且,在该网状刃9、10、12上由搭条部40划分多个刃孔50。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精剃刮用网状刃10的刃宽(前后方向X的宽度)比第一及第二网状刃9、 12的刃宽(前后方向X的宽度)小。这样,通过将精剃刮用网状刃10的刃宽设计得比其他网状刃9、12的刃宽小、即减小精剃刮用网状刃10的曲率半径,能够使按压到表面的肌肤 70从刃孔50大幅地向内侧突出而将体毛71 (参照图11)剃刮得较短。狭缝刃11沿前后方向(宽度方向)X以二字状弯曲形成,通过穿设有从平坦的上壁至侧壁的多个狭缝(刃孔)而形成。S卩,在狭缝刃11上由从平坦的上壁至侧壁的大致二字状的搭条部及在侧壁的下部沿长度方向(左右方向)Y延伸的搭条部划分多个狭缝(刃孔)。并且,构成外刃8的各网状刃9、10、12及狭缝刃11分别安装在专用的外刃框19、 20、22 及 21 中。进而,在外刃框20的第一网状刃9侧形成有肌肤弓I导部件20a,通过前后夹持精剃刮用网状刃10的狭缝刃11和肌肤引导部件20a,有效地防止肌肤70被曲率半径小的精剃刮用网状刃10强力按压的情况。并且,通过使安装有第一网状刃9的外刃框19、安装有精剃刮用网状刃10的外刃框20、安装有狭缝刃11的外刃框21及安装有第二网状刃12的外刃框22与外刃框架18分别卡合,由此形成外刃盒30。该外刃盒30安装于线性头部6。相对于构成外刃8的各网状刃9、10、12及狭缝刃11而设置专用的内刃13。具体而言,在各网状刃9、10、12的下方(内方)配设有沿着对应的网状刃9、10、12的弯曲的倒 U字状的内刃14、15、17(参照图2)。此外,在狭缝刃11的下方(内方)配设有沿着该狭缝刃11的弯曲的二字状的狭缝内刃(未图示)。并且,上述内刃14、15、17及狭缝内刃(未图示)安装在上述未图示的线性电动机上,驱动线性电动机时,内刃14、15、17及狭缝内刃(未图示)分别沿左右方向(长度方向) Y往复移动。这样,通过使配设在各网状刃9、10、12及狭缝刃11的下方(内方)的内刃14、15、 17及狭缝内刃(未图示)相对于各网状刃9、10、12及狭缝刃11分别相对移动(向左右方向Y的往复移动),从而构成为各网状刃9、10、12及狭缝刃11与内刃14、15、17及狭缝内刃 (未图示)协同动作来切断插入到各网状刃9、10、12的刃孔50及狭缝刃11的狭缝内的体毛71。其次,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网状刃9、10、12。在本实施方式中,网状刃9、10、12由搭条部40划分多个刃孔50。具体而言,如图 5所示,搭条部40具备沿宽度方向(前后方向)X波状延伸的宽度方向搭条部41、沿长度方向(左右方向)Y延伸的长度方向搭条部42。并且,通过上述搭条部41、42划分俯视下大致六边状的刃孔50。这些刃孔50形成为体毛71能够插入的大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划分有多个刃孔50的长板状部件以沿前后方向(剃刮方向)x弯曲成倒U字状而上凸的状态分别安装在外刃框19、20、22上,从而形成从侧方观察时弯曲成倒U字状的网状刃9、10、12。这样,从侧方观察时弯曲形成为倒U字状的网状刃9、10、12中,位于最高部位的顶部9a、IOaUh成为与肌肤70的接触压力变大的部位。并且,位于顶部9a、10a、1 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外侧的外侧部9b、10b、12b成为与顶部9a、IOaUh相比与肌肤70的接触压力变小的部位。此外,图5中的单点划线是通过顶部9a、10a、1 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的中心线。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长度方向搭条部42具备图6所示的截面形状的长度方向搭条部43、图7(a)所示的截面形状的长度方向搭条部(起毛搭条部)45。并且,在顶部9a、10a、12a配置有长度方向搭条部43,在外侧部9b、10b、12b配置有长度方向搭条部45。如图6(a)、(b)所示,长度方向搭条部43形成为截面大致平板状,在长度方向搭条部43的宽度方向端设有形成为曲率半径为R的截面半圆状的起毛部43b。该R优选例如为 10 μ m。这里,宽度方向搭条部41的表面41a比长度方向搭条部43的表面43a靠近肌肤侧, 长度方向搭条部43的表面43a与宽度方向搭条部41的表面41a的上下距离设定为D1。另外,如图7(a)所示,长度方向搭条部(起毛搭条部)45具备面向肌肤70而形成在肌肤侧(图7(a)的上侧)、与肌肤70接触的大致平坦状的肌肤接触面45a ;平坦状地形成在内刃13侧(图7(a)的下侧)的底面45b;以随着朝向宽度方向两端而位于上侧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面向刃孔50或内刃13的内侧面)45c、45c。并且,在搭条部45上部的宽度方向两端形成有一对起毛部45g、45g。该起毛部45g具有更有效地使与肌肤表面所成的角度小的体毛(倒伏的体毛)71 竖起的起毛作用。另外,起毛部45g与宽度方向搭条部41的表面41a的上下距离设定为 D2,以D2 < Dl的大小关系偏置配置。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起毛部45g具备起毛面45d,该起毛面45d连结肌肤接触面45a的宽度方向两端(刃孔50侧端缘)4 与倾斜面(面向刃孔50或内刃13的内侧面)45c、45c的宽度方向两端(刃孔50侧端缘)45f连结。在该起毛面45d上,向刃孔50侧突出的顶部Tl设置成位于肌肤70侧。这里,起毛部45g的宽度方向(起毛部的延伸方向)X截面的轮廓形状通过由一个线状连结要素81a或多个连结要素80将肌肤接触面45a的截面线45h的刃孔侧端缘4 与倾斜面(面向刃孔50或内刃13的内侧面)45c的截面线45i的刃孔侧端缘45f连结而形成。作为该连结要素80,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线段81和圆弧线82中的至少任一种。具体而言,如图7 (b)所示,使用三个圆弧线82将肌肤接触面4 的截面线4 的刃孔侧端缘4 与倾斜面(面向刃孔50或内刃13的内侧面)45c的截面线45i的刃孔侧端缘45f连结,由此起毛面45d的轮廓形状(起毛部45g的截面的轮廓形状)成为光滑的曲线。此时,与肌肤接触面4 的截面线4 的刃孔侧端缘4 连结的圆弧线(Rl的圆弧线)82向肌肤70侧突出,并且圆弧线(Rl的圆弧线)82位于比刃孔侧端缘4 靠刃孔50侧的位置而进行连结。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肌肤接触面4 沿着刃孔侧端缘4 处的与包括圆弧线(Rl的圆弧线)82的假想圆的切线方向延伸的方式将圆弧线(Rl的圆弧线)82 与刃孔侧端缘4 连结。需要说明的是,圆弧线(R3的圆弧线)82向倾斜面(面向刃孔50或内刃13的内侧面)45c的截面线45i的刃孔侧端缘45f的连结也采用同样方式。另外,圆弧线(Rl的圆弧线)82与圆弧线(R2的圆弧线)82和圆弧线(R2的圆弧线)82与圆弧线(R3的圆弧线)82通过各自的连结点83a、8;3b光滑地连结。具体而言,例如,对于圆弧线(Rl的圆弧线)82与圆弧线(R2的圆弧线)82而言,以如下方式连结圆弧线 (Rl的圆弧线)82与圆弧线(R2的圆弧线)82为好,S卩,连结点83a处的与包括圆弧线(Rl 的圆弧线)82的假想圆的切线和连结点83a处的与包括圆弧线(R2的圆弧线)82的假想圆的切线大致平行。这里,各圆弧线(Rl的圆弧线及R2的圆弧线)82只要光滑地连结即可, 并不需要使连结点83a处的与两个假想圆的切线大致平行。对于圆弧线(R2的圆弧线)82 与圆弧线(R3的圆弧线)82也同样。另外,在曲率中心的位置为同一位置来连结相邻的圆弧线彼此的情况下,由两条圆弧线绘制出一条圆弧线,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连结要素80为圆弧线82彼此的情况下,以曲率中心的位置互异的状态连结两个圆弧线82彼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各圆弧线82的曲率半径R1、R2、R3彼此不同,因此仅通过以向起毛部45g的外侧突出的状态连结各圆弧线82就能够使曲率中心的位置不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出使用曲率半径互异的圆弧线82来进行连结的例子,但也可以使用多个曲率半径相同的圆弧线82。这种情况下,可以在两个曲率半径相同的圆弧线82之间夹入曲率半径与这两个圆弧线82的曲率半径不同的圆弧线来分别连结这两个圆弧线82。另外,另外,在曲率半径相同的圆弧线82相邻而连结的情况下,只要使各圆弧线82的弓状部分的突出方向互异而连结成S字状的曲线即可。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前端变细的方式形成起毛部45g,该起毛部45g的起毛力比长度方向搭条部43的起毛部43b的起毛力大。即,起毛部45g能够比长度方向搭条部 43的起毛部4 更有效地使倒伏的体毛71竖起。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由一个线状连结要素81a或多个连结要素80将肌肤接触面 45a的截面线4 的刃孔侧端缘4 与倾斜面45c的截面线45i的刃孔侧端缘45f连结而形成的起毛部45g的截面的轮廓形状可以形成为各种各样的形状。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起毛部45g的截面的轮廓形状的变形例进行说明。首先,对图8记载的形状进行说明。在图8中,起毛部45g的截面的轮廓形状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形成为由多个作为连结要素的圆弧线82连结而成的形状。即,在不使用线段81的情况下形成起毛面45d的轮廓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在图8中,图8(a)表示使用了两个圆弧线82的示例,图8 (b)表
7示使用了四个圆弧线82的示例,图8(c)表示使用了五个圆弧线82的示例。其中,圆弧线的数量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六个以上的圆弧线来形成起毛面45d。这样,在以向起毛部 45g的外侧突出的方式连结多个圆弧线82的情况下,需要使相邻的圆弧线82的曲率半径不同,使各个曲率中心的位置不同。需要说明的是,在图8中,从肌肤接触面45a的刃孔侧端缘4 按顺序例示出圆弧线82的曲率半径为Rl、R2...的例子,但并不意味着各图中记载的曲率半径Rl为同一曲率半径。对于图9以后的曲率半径R1、R2...及角部L1、L2...的角度而言,情况也同样。接下来,对图9所记载的形状进行说明。首先,在图9 (a)中,作为起毛部45g的截面的轮廓形状,例示出由一个线状连结要素81a将肌肤接触面45a的截面线45h的刃孔侧端缘4 与倾斜面(面向刃孔50或内刃13的内侧面)45c的截面线45i的刃孔侧端缘45f连结而成的形状。在该图9(a)中,以线状连结要素81a与肌肤接触面45a的截面线4 所成的角为直角(90度以上且小于180 度)的方式将线状连结要素81a与肌肤接触面45a的截面线4 连结。进而,以线状连结要素81a与倾斜面(面向刃孔50或内刃13的内侧面)45c的截面线45i所成的角在90度以上且小于180度的方式将线状连结要素81a与倾斜面(面向刃孔50或内刃13的内侧面)45c的截面线45i连结。这样,通过由一个线状连结要素81a将肌肤接触面45a的截面线45h的刃孔侧端缘4 与倾斜面45c的截面线45i的刃孔侧端缘45f连结,由此在长度方向搭条部(起毛搭条部)45的宽度方向端形成直角或钝角的两个角部Li、L2。另外,如图9(a)所示,若线状连结要素81a与肌肤接触面45a的截面线4 所成的角为直角,则起毛面45d成为铅垂面。这样,通过将起毛面45d形成为铅垂面,从而能够由该铅垂面71支承体毛71,能够使体毛71更可靠地竖起(参照图11)。另外,角部Ll没有形成为锐角,从而能够抑制起毛部45g对肌肤70造成的影响。另外,在图9(b) 图9(e)中,示出通过连结多个作为连结要素80的线段81而形成起毛部45g的截面的轮廓形状的例子。需要说明的是,图9 (b)表示使用两个线段81而形成了三个角部Ll L3的例子, 图9 (c)表示使用三个线段81而形成了四个角部Ll L4的例子,图9 (d)表示使用四个线段81而形成了五个角部Ll L5的例子,图9 (e)表示使用五个线段81而形成了六个以上的角部Ll L6的例子。这里,在连结包括线状连结要素81a、肌肤接触面45a的截面线4 及倾斜面(面向刃孔50或内刃13的内侧面)45c的截面线45i的两个线段的情况下,如上所述,优选这两个线段以线段彼此所成的角在90度以上且小于180度的方式连结。这样,由于在起毛部 45g的截面的轮廓形状中没有成为锐角的部位,因此能够抑制起毛部45g对肌肤70造成的影响。这样,在图9中,包括图9(a)的形状在内,例示出在不使用圆弧线82的情况下形成了起毛部45g的截面的轮廓形状的例子。其次,对图10中记载的形状进行说明。在图10中,作为起毛部45g的截面的轮廓形状,示出了由线段81和圆弧线82 (多个连结要素80)将肌肤接触面4 的截面线4 的刃孔侧端缘4 与倾斜面45c的截面线45 的刃孔侧端缘45f连结而形成的形状。具体而言,在图10中,在肌肤接触面45a的截面线45h的刃孔侧端缘4 及倾斜面45c的截面线45i的刃孔侧端缘45f连结圆弧线82,并且,使圆弧线82与线段81交替连结,由此起毛部45g的截面的轮廓形状不具有由线段彼此的连结而形成的角部。需要说明的是,线段81与圆弧线82的连结采用与上述的连结方法相同的方法进行。另外,在图10中,图10(a)表示使用了两个圆弧线82的例子,图10(b)表示使用了三个圆弧线82的例子,图10 (d)表示使用了四个圆弧线82的例子,图10 (e)表示使用了五个圆弧线82的例子。圆弧线82的数量为η时,此时使用的线段81的数量为η_1。另外,如图10(a)所示,若使用一个线段81及两个圆弧线82来形成铅垂面,则消除角部L,因此,如图11所示,能够更可靠地使体毛71竖起,同时进一步抑制起毛部45g对肌肤70造成的影响。其次,对图12及图13中记载的形状进行说明。在图12及图13中,作为起毛部45g的截面的轮廓形状,示出了由线段81和圆弧线82 (多个连结要素80)将肌肤接触面45a的截面线45h的刃孔侧端缘4 与倾斜面45c 的截面线45i的刃孔侧端缘45f连结而形成的形状。具体而言,在图12及图13中,轮廓形状具有通过连结线段81彼此而形成的角部 L这一点与上述图10所示的起毛部45g的截面的轮廓形状不同。并且,图12的(a) (f)及图13的(a) (g)分别表示圆弧线82配置在肌肤70 侧而成的轮廓形状、圆弧线82配置在内刃13侧而成的轮廓形状、圆弧线82配置在大致中央部而成的轮廓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圆弧线82彼此的连结、线段81彼此的连结、圆弧线82与线段81 的连结采用与上述连结方法相同的方法进行。这样,通过将起毛部45g的截面的轮廓形状形成为圆弧线82配置在肌肤70侧而成的轮廓形状,由此,如图14(a)所示,由于起毛部45g的截面的肌肤70侧的轮廓变得光滑,因此能够抑制起毛部45g对肌肤70造成的影响。另外,通过将起毛部45g的截面的轮廓形状形成为圆弧线82配置在内刃13侧而成的轮廓形状,由此,如图14(b)所示,由于与体毛71接触的部位的轮廓变得光滑,因此能够使体毛71更顺畅地竖起。接下来,对图15中记载的形状进行说明。在图15中,作为起毛部45g的截面的轮廓形状,示出了配置在肌肤70侧的连结要素80的长度(使用线段81的情况下,为线段的长度,使用圆弧线82的情况下,为连结两端的连结点83的直线的长度)比配置在内刃13侧的连结要素80的长度短的例子。即,示出了在肌肤70侧相邻的连结点(包括刃孔侧端缘45e)83的距离比在内刃 13侧相邻的连结点(包括刃孔侧端缘45f)83的距离短的轮廓形状的起毛部45g。需要说明的是,该轮廓形状可以仅使用线段81而形成(参照图15(a)),也可以仅使用圆弧线82而形成(参照图15(b)),还可以使用线段81和圆弧线82而形成(参照图 15(c))。这样,通过使在肌肤70侧相邻的连结点83的距离比在内刃13侧相邻的连结点83的距离短,由此能够使肌肤70侧的轮廓光滑地弯曲,如图16所示,能够抑制起毛部45g对肌肤70造成的影响。另外,通过增长在内刃13侧相邻的连结点83的距离,由此还具有内刃13侧的轮廓形状容易形成这样的优点。接下来,对图17中记载的形状进行说明。在图17中,作为起毛部45g的截面的轮廓形状,示出了配置在肌肤70侧的连结要素80的长度(使用线段81的情况下,为线段的长度,使用圆弧线82的情况下,为连结两端的连结点83的直线的长度)比配置在内刃13侧的连结要素80的长度长的例子。即,示出了在肌肤70侧相邻的连结点83的距离比在内刃13侧相邻的连结点83 的距离长的轮廓形状的起毛部45g。需要说明的是,该轮廓形状可以仅使用线段81而形成(参照图17(a)),也可以仅使用圆弧线82而形成(参照图17(b)),还可以使用线段81和圆弧线82而形成(参照图 17(c))。这样,通过使在肌肤70侧相邻的连结点83的距离比在内刃13侧相邻的连结点83 的距离长,由此能够使内刃13侧的轮廓光滑地弯曲,如图18所示,由于与体毛71接触的部位的轮廓变得光滑,因此能够使体毛71更顺畅地竖起。另外,通过增长在肌肤70侧相邻的连结点83的距离,由此还具有肌肤70侧的轮廓形状容易形成这样的优点。接下来,对图19中记载的形状进行说明。在图19中,作为起毛部45g的截面的轮廓形状,示出了在起毛面45d的肌肤70侧具有顶部Tl、并且在比该顶部Tl靠内刃13侧的位置具有第二顶部T2的形状。需要说明的是,顶部也可以为三个以上。在该图19中,使用两个线段81和三个圆弧线82形成顶部Tl及第二顶部T2。此时,通过使圆弧线82与线段81交替连结,由此起毛部45g的截面的轮廓形状不具有由线段彼此连结而形成的角部。具体而言,将圆弧线(Rl的圆弧线)82和圆弧线(R3的圆弧线)82以分别向起毛部45g的外侧突出的方式与肌肤接触面45a的截面线45h的刃孔侧端缘4 及倾斜面45c 的截面线45i的刃孔侧端缘45f连结。并且,通过在圆弧线(Rl的圆弧线)82和圆弧线(R3 的圆弧线)82分别连结线段81,在各线段81以向起毛部45g的内侧突出的方式连结圆弧线 (R2的圆弧线)82,由此形成顶部Tl及第二顶部T2。这样,通过将起毛部45g的截面的轮廓形状形成为在起毛面45d的肌肤70侧具有顶部Tl并且在比该顶部Tl靠内刃13侧具有第二顶部T2的形状,由此如图20 (a)所示,能够减小与体毛71的接触面积,能够使体毛71更顺畅地竖起。另外,通过具有顶部Tl及第二顶部T2,由此能够由两个顶部Tl、T2支承体毛71, 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起毛效果。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线段81和圆弧线82中的至少任一种作为连结要素80并使该连结要素80进行连结,从而形成起毛部45g的截面的轮廓形状。由此,能够将起毛部45g的形状形成为抑制对肌肤70造成的影响的同时提高起毛效果的形状。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对肌肤70造成的影响的同时提高倒伏的体毛71相对于外刃8的导入性能。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起毛部45g的截面的轮廓形状形成为圆弧线82配置在肌肤70侧的形状。这样,通过将起毛部45g的截面的轮廓形状形成为圆弧线82配置在肌肤70侧而成的轮廓形状,由此起毛部45g的截面的肌肤70侧的轮廓变得光滑,因此能够抑制起毛部45g对肌肤70造成的影响。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起毛部45g的截面的轮廓形状形成为圆弧线82配置在内刃13侧而成的形状。这样,通过将起毛部45g的截面的轮廓形状形成为圆弧线82 配置在内刃13侧而成的轮廓形状,由此与体毛71接触的部位的轮廓变得光滑,因此能够使体毛71更顺畅地竖起。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起毛部45g的截面的轮廓形状形成为配置在肌肤 70侧的连结要素80的连结点83间的距离比配置在内刃13侧的连结要素80的连结点83 间的距离长。这样,通过使在肌肤70侧相邻的连结点83的距离比在内刃13侧相邻的连结点83的距离长,由此能够使内刃13侧的轮廓光滑地弯曲,与体毛71接触的部位的轮廓变得光滑,因此能够使体毛71更顺畅地竖起。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起毛部45g的截面的轮廓形状形成为配置在肌肤 70侧的连结要素80的连结点83间的距离比配置在内刃13侧的连结要素80的连结点83 间的距离短。这样,通过使在肌肤70侧相邻的连结点83的距离比在内刃13侧相邻的连结点83的距离短,由此能够使肌肤70侧的轮廓光滑地弯曲,能够抑制起毛部45g对肌肤70 造成的影响。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起毛面45d的肌肤70侧形成有顶部Tl。这样,通过在起毛面45d的肌肤70侧形成顶部Tl,由此能够使倒伏的体毛71更有效地竖起。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起毛面45d中比顶部Tl靠内刃13侧的位置形成有第二顶部T2。这样,通过将起毛部45g的截面的轮廓形状形成为在起毛面45d的肌肤70侧具有顶部Tl且在比该顶部Tl靠内刃13侧的位置具有第二顶部T2的形状,由此能够减小与体毛71的接触面积,能够使体毛71更顺畅地竖起。另外,通过具有顶部Tl及第二顶部T2,S卩,通过具有多个顶部,从而能够由多个顶部支承体毛71,能够进一步提高起毛效果。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网状刃9、10、12的区域中与肌肤70的接触压力高的部位(顶部9a、10a、12a)配置有长度方向搭条部43,并且在接触压力低的部位(外侧部%、 10b、12b)配置有具有起毛力比长度方向搭条部43的起毛部43b的起毛力大的起毛部45g 的长度方向搭条部(起毛搭条部)45。这样,通过使与肌肤70的接触压力高的部位的起毛力比接触压力低的部位的起毛力小,由此能够抑制与肌肤70的接触压力高的部位对肌肤70造成的影响(损伤)。另外,由于与肌肤70的接触压力低的部位对肌肤70造成的影响原本就小,因此可以提高起毛力来进行有效的起毛。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搭条部40包括沿网状刃(外刃)9、10、12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长度方向搭条部42、沿与长度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宽度方向搭条部41, 网状刃(外刃)9、10、12成为网眼状。因此,容易将体毛71插入到刃孔50中,从而具有能够容易地剃刮体毛71的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网状刃(外刃)9、10、12从侧方观察时以倒U字状弯曲而形成,侧面(起毛部)4 及起毛部45g在网状刃(外刃)9、10、12的长度方向搭条部43、45 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形成。因此,即使将电剃刀1向宽度方向的一方向及另一方向中的任一方向移动,也能够使体毛71竖起,因此具有使用者的使用方便性变得良好的效果。其次,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搭条部的变形例。(第一变形例)如图21(a)所示,本变形例的搭条部40A形成为截面大致V字状。具体而言,在宽度方向中央部形成有大致平板状的平板部40aA,在该平板部40aA的宽度方向两端设有以随着从平板部40aA侧朝向宽度方向的两端而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部40bA。该倾斜部40bA形成为随着从平板部40aA侧朝向宽度方向的两端而宽度变窄的锥状,在该倾斜部 40bA的宽度方向端40cA形成有使体毛71竖起的起毛部40dA。另外,搭条部40A通过平板部40aA的上部平坦面40eA、倾斜部40bA的上部倾斜面 40fA、平板部40aA的底面40gA及倾斜部40bA的下部倾斜面40hA而划分。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上部平坦面40eA及上部倾斜面40fA相当于与肌肤70接触的肌肤接触面,下部倾斜面40hA相当于面向刃孔50或内刃13的内侧侧面。进而,如图21(b)所示,双点划线所示的宽度方向的基准线60与上部倾斜面40fA 所成的避让角度α设定为比上述图6(a)所示的长度方向搭条部43的表面43a与宽度方向的基准线60所成的避让角度(0° )大。这样,通过将与肌肤70的接触压力高的部位的避让角度设定为比与肌肤70的接触压力低的部位的避让角度α小,能够抑制与肌肤70的接触压力高的部位对肌肤70造成的影响(损伤)。若使用如此形状的搭条部40Α、并将该搭条部40Α的起毛部40dA的截面的轮廓形状形成为上述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所示的形状,则能够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 效果。(第二变形例)如图22所示,本变形例的搭条部40B形成为平板状,具备形成在肌肤70侧(图 22的上侧)而与肌肤70接触的大致平坦状的肌肤接触面40aB、平坦状地形成在内刃13侧 (图22的下侧)的底面(面向刃孔50或内刃13的内侧侧面)40bB。并且,搭条部40B的宽度方向两端成为半圆状的起毛部40cB、40cB。若使用如此形状的搭条部40B、并将该搭条部40B的起毛部40cB的截面的轮廓形状形成为上述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所示的形状,则能够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 效果。(第三变形例)如图23所示,本变形例的搭条部40C具备凸状弯曲形成在肌肤70侧(图23的上侧)而与肌肤70接触的肌肤接触面40aC、平坦状地形成在内刃13侧(图23的下侧)的底面40bC、在宽度方向端形成的侧面(面向刃孔50或内刃13的内侧侧面)40cC、40cC。并且,在搭条部40C上部的宽度方向两端形成有一对起毛部40dC、40dC。若使用如此形状的搭条部40C、并将该搭条部40C的起毛部40dC的截面的轮廓形状形成为上述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所示的形状,则能够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 效果。
(第四变形例)如图M所示,本变形例的搭条部40D具有截面大致半圆锥(蒲鋅)状的主体部 40bD,在该主体部40bD的肌肤70侧(图M的上侧)形成有与肌肤70接触的大致平坦状的肌肤接触面40aD,在该主体部40bD的宽度方向端形成有侧面(面向刃孔50或内刃13的内侧侧面)40dD、40dD。并且,在主体部40bD的上部的宽度方向两端形成有一对起毛部40cD、40cD。若使用如此形状的搭条部40D,并将该搭条部40D的起毛部40cD的截面的轮廓形状形成为上述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所示的形状,则能够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 效果。(第五变形例)如图25所示,本变形例的搭条部40E包括具有形成在肌肤70侧(图25的上侧) 而与肌肤70接触的大致平坦状的肌肤接触面40aE的大致板状的主体部40cE,且形成有从该主体部40cE的底面(面向刃孔50或内刃13的内侧侧面)40eE向下方延伸的突出部 40bE。并且,在主体部40cE的宽度方向两端形成有一对起毛部40dE、40dE。若使用如此形状的搭条部40E、并将该搭条部40E的起毛部40dE的截面的轮廓形状形成为上述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所示的形状,则能够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 效果。(第六变形例)本变形例的搭条部40F形成为截面大致T字状。具体而言,如图沈所示,搭条部 40F具备形成在肌肤70侧(图沈的上侧)而与肌肤70接触的大致平坦状的肌肤接触面 40aF的大致板状的主体部40bF,且形成有从该主体部40bF的底面(面向刃孔50或内刃13 的内侧侧面)40eF向下方延伸的突出部40cF。并且,在主体部40bF的宽度方向两端形成有一对起毛部40dF、40dF。若使用如此形状的搭条部40F、并将该搭条部40F的起毛部40dF的截面的轮廓形状形成为上述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所示的形状,则能够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 效果。(第七变形例)本变形例的搭条部40G形成为截面大致工字状。具体而言,如图27所示,搭条部 40G包括具有形成在肌肤70侧(图27的上侧)而与肌肤70接触的大致平坦状的肌肤接触面40aG的大致板状的主体部40bG,且形成有从该主体部40bG的底面(面向刃孔50或内刃 13的内侧侧面)40fG向下方延伸的突出部40cG。进而,在突出部40cG的下端形成有向宽度方向两侧延伸的截面三角状的延伸设置部40dG、40dG。并且,在主体部40bG的宽度方向两端形成有一对起毛部40eG、40eG。若使用如此形状的搭条部40G、并将该搭条部40G的起毛部40eG的截面的轮廓形状形成为上述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所示的形状,则能够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 效果。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出在顶部设有具有起毛力大致相同的起毛部的搭条部的结构,但搭条部的起毛部的起毛力也可以随着从顶部的左右方向中央部朝向两端部而逐渐变高。另外,搭条部的形状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可以形成为各种形状。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出由一个圆弧线形成长度方向搭条部43的起毛部 43b的截面的轮廓形状的结构,但该起毛部43b的截面的轮廓形状可以通过由一个线状连结要素或多个连结要素将肌肤接触面的截面线的刃孔侧端缘与内侧侧面的截面线的刃孔侧端缘连结而形成。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出并列有四片外刃的结构,但外刃的数量可以是一 三片,也可以是五片以上。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出在三片网状刃的各自上设有起毛搭条部的结构, 但只要在包括狭缝刃的至少任一片外刃上设置起毛搭条部即可。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出在固定于把手部的头部上设有外刃的结构,但也可以在把手部设置外刃。另外,外刃、内刃、搭条部、其他细微部分的规格(形状、大小、布局等)也可以进行
适当变更。
1权利要求
1.一种电剃刀,其具备外刃,其具有由搭条部划分的刃孔;内刃,其配设在该外刃的内侧且相对于所述外刃移动,由此切断插入到所述刃孔中的体毛,所述电剃刀的特征在于,所述搭条部具备起毛搭条部,该起毛搭条部具有使体毛竖起的起毛部,所述起毛搭条部具备面向肌肤的肌肤接触面、面向所述刃孔或所述内刃的内侧侧面、 连结所述肌肤接触面与内侧侧面的起毛面,所述起毛部的截面的轮廓形状通过由一个线状连结要素或多个连结要素连结所述肌肤接触面的截面线的刃孔侧端缘与所述内侧侧面的截面线的刃孔侧端缘而形成,所述多个连结要素是线段和圆弧线中的至少任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剃刀,其特征在于,在连结包括所述线状连结要素、所述肌肤接触面的截面线及所述内侧侧面的截面线的两个线段的情况下,这两个线段以线段彼此所成的角为90度以上且小于180度的方式连结,在连结两个所述圆弧线的情况下,这两个圆弧线以曲率中心的位置不同的状态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剃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起毛部的截面的轮廓形状形成为所述圆弧线配置在所述肌肤侧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剃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起毛部的截面的轮廓形状形成为所述圆弧线配置在所述内刃侧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剃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起毛部的截面的轮廓形状中,配置在所述肌肤侧的连结要素的连结点间的距离比配置在所述内刃侧的连结要素的连结点间的距离长。
6.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剃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起毛部的截面的轮廓形状中,配置在所述肌肤侧的连结要素的连结点间的距离比配置在所述内刃侧的连结要素的连结点间的距离短。
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剃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起毛面的所述肌肤侧形成有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剃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起毛面中比所述顶部靠所述内刃侧的位置形成有第二顶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剃刀。所述电剃刀具备搭条部(40),搭条部(40)包括具有使体毛(71)竖起的起毛部(45g)的起毛搭条部(45)。并且,起毛部(45g)的截面的轮廓形状为使用线段(81)和圆弧线(82)中的至少任一种作为连结要素(80)并使该连结要素(80)连结的形状。
文档编号B26B19/00GK102198668SQ20111007282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6日
发明者小林升, 小森俊介, 岩崎重左门, 清水宏明, 生田利夫 申请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