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夹紧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7393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持夹紧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持夹紧工具。
背景技术
手持夹紧工具在使用上的主要功能,就是用来咬夹住两工件,以便于进行后续的施工作业,现有技术中的手持夹紧工具通常半都是构造上很繁杂的结构,所以制作成本较高,另外,转动的枢接点在多次使用后很容易因作用力过度的集中在固定的同一点处而发生断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手持夹紧工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持夹紧工具,包括上半部4、下半部5、弹性片6,其特征在于上半部4正下方表面上具有一个圆孔座42 ;下半部5正上方表面上与上半部4的圆孔座42相对应的位置上具有一个凸出轴52,所述下半部5正上方表面位置上的凸出轴52的轴体呈开叉状,所述凸出轴52可以穿插嵌入所述圆孔座42内形成一个可转动的支点;弹性片6两端边分别一体成型连接在上半部4与下半部5的近尾端边面41、51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转动支点处设计为转轴式,所以在使用上就不会发生因扭曲施力时令作用力过于集中在某一点上的缺点,也因为弹性片是与上半部、下半部的近尾端边面一体成型构成,所以在使用上不会发生弹性片被弹开的情形。

[0006]图I系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07]图2系本实用新型实施时的平面示意图。[0008]图3系本实用新型咬夹工件时的平面示意图。[0009]附图标记[0010]1、4上半部体[0011]2、5下半部体[0012]3、6弹性片[0013]7、8工件[0014]11枢接点[0015]12凸出边端[0016]31端边[0017]41、51尾端边面[0018]42圆孔座[0019]43,53咬夹口[0020]52凸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半部4、下半部5与弹性片6等构件,该上半部4、下半部5与弹性片6等构件都是由具弹性度的塑料材质所构成,其中,上半部4、下半部5与弹性片3三者在制作时是一体成型制成,并使弹性片3的两端边,分别连接在上半部 4与下半部5的近尾端边面41、51上,且在上半部4的正下方表面上具有一个圆孔座42以及在与圆孔座42相对应的该下半部5的正上方表面位置也具有一个凸出轴52,该凸出轴 52的轴体呈开叉状,其可以穿插嵌入该圆孔座42内与圆孔座42枢接组合成一体,并且使此组合部位形成一个可转动的支点,其实施的情形如图4、5所示,该手持夹紧工具在组合完成后使用时,当使用者以手向内握压上半部4与下半部5,即可以凸出轴52作为可转动的支点,并借弹性片3的弹性度,令上半部4与下半部5的前咬夹口 43、53张开,进而可咬夹工件7、8,操作上十分方便好用。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上所述的优良特性,得以令其在操作使用上,增加常用的弹簧夹所未有的效能,而赋予实用性,诚为一极具实用价值的手持夹紧工具结构。
权利要求1. 一种手持夹紧工具,包括上半部(4)、下半部(5)、弹性片(6),其特征在于上半部(4)正下方表面上具有一个圆孔座(42);下半部(5)正上方表面上与上半部(4)的圆孔座 (42)相对应的位置上具有一个凸出轴(52),所述下半部(5)正上方表面位置上的凸出轴 (52)的轴体呈开叉状,所述凸出轴(52)可以穿插嵌入所述圆孔座(42)内形成一个可转动的支点;弹性片(6)两端边分别一体成型连接在上半部(4)与下半部(5)的近尾端边面 (41)、(51)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持夹紧工具,包括上半部(4)、下半部(5)、弹性片(6),上半部(4)正下方表面上具有一个圆孔座(42);下半部(5)正上方表面上与上半部(4)的圆孔座(42)相对应的位置上具有一个凸出轴(52),所述凸出轴(52)可以穿插嵌入所述圆孔座(42)内形成一个可转动的支点;弹性片(6)两端边分别一体成型连接在上半部(4)与下半部〔5)的近尾端边面(41、51)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并且避免因扭曲施力时令作用力过于集中在某一点上的问题。
文档编号B25B5/16GK202344417SQ20112044595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3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刘芝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