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输送机的扶手带用装卸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0723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乘客输送机的扶手带用装卸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乘客输送机的扶手带用装卸工具,在装卸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等乘客输送机的扶手带时使用该工具。
背景技术
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等乘客输送机具备:多个梯级,通过无限循环移动而搬运乘客;栏杆,设置在该梯级的两侧;封闭形状的扶手带,通过扶手轨道安装在该栏杆的边缘部,并与上述梯级同步地进行无限循环移动。此外,搭乘在梯级上的乘客通过把手放在栏杆边缘部的扶手带上来支撑身体。扶手带由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材料等形成,其截面大体为Ω状,打开其开放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安装到栏杆的扶手轨道上。作为乗客输送机的维护管理的一种作业,相对于扶手轨道装卸扶手带并对该扶手轨道或扶手带进行检修。在扶手带的装卸中,使用装卸工具。现有的装卸工具形成为L形状,其具有用手持的握柄部,并且,从该握柄部延伸直轴部,从该直轴部的前端部延伸出垂直弯曲的弯曲部。此外,在从扶手轨道拆下扶手带时,向截面大体呈Ω状的扶手带的一侧颚部和扶手轨道的侧面之间的间隙压入装卸工具的弯曲部,利用该装卸工具拉开颚部来使其变形的同时使扶手带脱离扶手轨道。但是,现 有的装卸工具只是弯曲部从直轴部垂直伸出的形状,因此,很难进行将该弯曲部压入扶手带的颚部和扶手轨道的侧面之间的间隙的作业。此外,在将弯曲部挂到扶手带的颚部而拉开该颚部时,该拉开动作不稳定,因此具有作业性较差且费力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是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卸工具,能够容易、顺利且稳定地将该装卸工具压入扶手带的颚部和扶手轨道的侧面之间的间隙的作业以及拉开该颚部而使其脱离扶手轨道的作业。为了解决这种技术问题,实施方式的装卸工具具备:用于手握的握柄部;直轴部,从该握柄部垂直延伸;以及弯曲部,从该直轴部的前端以钩状弯曲并延伸,并且能够把持扶手带的颚部的边缘部。优选在上述弯曲部的前端一体地设置球状部。根据上述结构的装卸工具,能够容易、高效且可靠地使颚部弹性变形,以从扶手轨道分离该颚部。

[0011]图1是示出作为乗客输送机的自动扶梯的整体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沿着图1中的A— A线的截面图。图3A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装卸工具的侧视图,图3B是示出装卸工具的主视图。图4A 图4D是依次示出用该装卸工具拆下扶手带时的顺序的截面图。图5A 图5B是依次示出用该装卸工具拆下扶手带时的顺序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图1中,示出了作为乗客输送机的自动扶梯。该自动扶梯具有相互邻接并连结成封闭形状的多个乗客输送用梯级1,通过这些梯级I在建筑物的下层和上层之间进行无限循环移动,从而搬运乘客。在梯级I的两侧配置有栏杆2,在这些栏杆2的边缘部以能够移动的方式安装有封闭形状的扶手带3,这些扶手带3与梯级I同步进行无限循环移动。扶手带3由合成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在图2示出沿着图1中的A— A线的截面图,在栏杆2的边缘部,沿着其长度方向安装有扶手轨道4,通过该扶手轨道4在栏杆2的边缘部安装了扶手带3。扶手轨道4具备形成为一体的本体部6和凸缘部7,其截面大体形成为T形状,该本体部6具有嵌合到栏杆2的边缘部的嵌合槽5,该凸缘部7从该本体部6的上部两侧向栏杆2的两面侧外方突出。该扶手轨道4的一例由金属材料形成。扶手带3具 备形成为一体的上部的带状部9和颚部10,其截面大体形成为扁平的Ω形状,该颚部10从该带状部9的两侧以圆弧状弯曲并向带状部9的下侧延伸,向带状部9的下侧延伸的一方颚部10和另一方颚部10配置成对称,其前端端面相互对置,该两个颚部10相互面对的部分成为开放部11。此外,该扶手带3以如下状态可滑动地安装在扶手轨道4上,即,带状部9置于扶手轨道4上,两侧的颚部10把持扶手轨道4的两侧的凸缘部7,并且两侧的颚部10的端面靠近扶手轨道4的本体部6的侧面。图3A是示出用于装卸扶手带3的装卸工具15的侧视图,图3B是装卸工具15主视图。该装卸工具15为如下的形状:具有用手握持的握柄部16,直轴部17从该握柄部16的中间部垂直延伸,并且,以钩状弯曲的弯曲部18从该直轴部17的前端部延伸,且在该弯曲部18的前端一体地形成有球状部19。弯曲部18包括:从直轴部17伸出的底部区间部18a ;从该底部区间部18a伸出并以圆弧状弯曲的弯曲区间部18b ;从该弯曲区间18b伸出的前端区间部18c。在前端区间部18c的前端形成了球状部19。底部区间部18a和前端区间部18c大体按直线状延伸,例如,底部区间部18a相对于直轴部17的中心轴线倾斜25°左右的角度Θ,弯曲区间部18b的曲率半径R为15mm左右。此外,以直轴部17的中心轴线作为基准,弯曲部18的底部区间部18a和弯曲区间部18配置到直轴部17的一方侧,前端区间部18c的大部分配置在直轴部17的另一方侧。前端区间部18c朝向握柄部16的配置侧的斜下方倾斜而延伸。此外,握柄部16是直径为12mm左右的金属圆棒,直轴部17和弯曲部18是直径为6mm左右的金属圆棒,弯曲部18的前端部的直径减小而形成尖细状,其前端的球状部19为直径为6mm左右的金属球体。参照图4A 图4D和图5A 图5B,对利用该装卸工具15从扶手轨道4拆下扶手带3的顺序进行说明。首先,作业人员用手握住装卸工具15的握柄部16,如图4A及图5A所示,使装卸工具15的前端的球状部19从栏杆2的一方侧向着扶手轨道4的本体部6的侧面和扶手3的颚部10的端面之间的间隙贴近。并且,如图4B所示,作业人员克服颚部10的弹力而将前端区间部18c压入上述间隙内,使球状部19向颚部10的内侧突出。在将装卸工具15的前端区间部18c压入扶手轨道4的本体部6的侧面和扶手带3的颚部10的端面之间的间隙内时,使装卸工具15的前端部从颚部10的下侧移动到上侧。该装卸工具15的前端侧弯曲成钩状。因此,当前端区间部18c处于从下向上的姿势时,直轴部17成为向斜上方倾斜的状态,因此,通过握住握柄部16来将装卸工具15向斜上方拉起,由此能够把前端区间部18c容易且顺利压入本体部6的侧面和扶手带3的颚部10的端面之间,从而能够使其前端的球状部19突出到颚部10的内侧。此外,在前端区间部18c的前端设有球状部19,因此不会损伤扶手带3的颚部10。在现有的装卸工具中,前端部相对于直轴部弯曲成直角,因此,在使前端的弯曲部从下向上时,直轴部大体成为水平。因此,在握住直轴部的握柄部的状态下很难向上推弯曲部,必须要把手抵接到弯曲部的下端侧来向上推。因此,作业烦琐,效率降低,且较花功夫。相对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装卸工具15中,如上所示,仅通过用握住握柄部16的手将装卸工具15拉向倾斜上方,就能够容易且高效地将前端区间部18c压入本体部6的侧面和扶手带3的颚部10的端面之间的间隙中,并使球状部19突出到颚部10的内侧。在使球状部19突出到颚部10的内侧之后,如图4C所示,将直轴部17压向下方,并以大体水平的状态移动。由此,成为颚部10的前端侧边缘部进入装卸工具15的弯曲部18的内侧,颚部10的前端侧边缘部被弯曲部18把持的把持状态。该状态下,将装卸工具15拉向扶手带3的侧边缘外方侧。由此,扶手带3的一方颚部10向离开扶手轨道4的本体部6的方向弹性变形,开放部11扩展。并且,如图4D所示,从该状态使直轴部17朝向斜上方,将装卸工具15拉向斜上方。由此,颚部10进一步以弹性扩展的方式变形,颚部10从扶手带3的凸缘部7脱离。并且,在保持该状态的同时,如图5B所示,使装卸工具15沿着扶手带3的长度方向移动。通过该移动,扶手带3的其他部分的颚部10被装卸工具15推压而依次脱离扶手轨道4的凸缘部7。通过这种操作,使扶手带3的所需区间部分的扶手带3的一方侧颚部10脱离扶手轨道4的一方侧凸缘部7。之后,通过手动作业,从扶手轨道4的另一方侧的凸缘部7拆下该所需区间的扶手带3的另一方侧颚部10。此时,扶手带3的一方侧的颚部10已经从凸缘部7脱离而变得松弛,因此,能够通过手动作业容易拆下另一方侧的颚部10。如上所示,跨过所需区间,从扶手轨道4的两侧的凸缘部7拆下扶手带3的两侧的颚部10,由此能够完全分离所需区间的扶手带3和扶手轨道4以对扶手带3或扶手轨道4实施维护检修等作业。另外,在利用装卸工具15将扶手带3的颚部10拉向扶手带3的侧边缘外方侧使其发生弹性变形时,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装卸工具15中,颚部10的前端侧的边缘部配置于弯曲部18的内侧,从而成为用其弯曲部18把持的把持状态。因此,装卸工具15稳定地勾住颚部10,不会法发生颚部10从装卸工具15的弯曲部18意外脱离的现象。因此,能够使颚部10可靠地发生弹性变形。在现有的装卸工具中,直轴部和弯曲部均是直线状,形成为直角的L形状。因此,在张拉装卸工具来使颚部弹性变形时,颚部10有可能脱离弯曲部,很难使颚部10可靠变形。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装卸工具15中,不会产生这种问题,能够容易、高效且可靠地使颚部10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使该颚部10从扶手轨道4分离。另一方面,在将扶手带3安装到扶手轨道4上时,只要按拆卸的逆序操作就可以。即,首先,通过手动作业将扶手带3的一方侧颚部10嵌入到扶手轨道4的一方的凸缘部7中,接着,将装卸工具15的弯曲部18挂到另一方侧颚部10的前端侧边缘部,利用该装卸工具15拉拽颚部10来使其弹性变形而扩展的同时,使颚部10嵌入安装到扶手轨道4的凸缘部7。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自动扶梯的扶手带作为对象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自动扶梯的扶手带,能够对自动人行道等其他乗客输送机的扶手带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即,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并非限定发明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新的实施方式能够形成为其他各种方式,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和变更。其实施方式或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内主旨内,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的范围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乘客输送机的扶手带用装卸工具,其特征在于,一体地具备: 握柄部(16),用于手握; 直轴部(17),从该握柄部(16)垂直延伸;以及 弯曲部(18),从该直轴部(17)的前端以钩状弯曲并延伸,能够把持扶手带(3)的颚部(10)的边缘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扶手带用装卸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弯曲部(18)的前端一体地设置有球状部(1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乘客输送机的扶手带用装卸工具,其用于对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等乘客输送机的扶手带进行装卸。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卸工具,能够容易、顺利且稳定地进行将扶手带压入颚部和扶手轨道的侧面之间的间隙的作业,以及拉开该颚部而使其脱离扶手轨道的作业。装卸工具一体地具备握柄部,用手握住;直轴部,从该握柄部垂直延伸;弯曲部,从该直轴部的前端以钩状弯曲并延伸,能够把持扶手带的颚部的边缘部。将弯曲部的前端区间部压入扶手带的颚部和扶手轨道的本体部之间的间隙内,将颚部拉向扶手轨道的侧边缘外方侧而使其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使其脱离扶手轨道的凸缘部。优选为,弯曲部的前端一体地设置有球状部。
文档编号B25B27/14GK203077207SQ20122059165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2日
发明者山田直毅 申请人: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