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的伺服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3382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控机床的伺服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辅助自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伺服机械手。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数控机床大多数不设有辅助机械手,目前使用数控机床时,工序一般是:工人打开机床安全门,机床夹头松开、工人取走产品、取来原材料、夹头夹紧、关闭机床安全门、开启机床、机床按照程序加工,加工结束后,工人又打开机床安全门,又一个工作循环。机床加工的整个周期,辅助时间比较多,效率比较低;一台机床需要2个人,I人开机,I人准备原材料,并把半成品运走。这样的操作工作枯燥、乏味,增加工人劳动强度。针对上述不足,我们研制了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伺服机械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伺服机械手,它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低,而且具有结构紧凑、牢固,占地面积小的特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伺服机械手,它包括:横跨于数控机床机两侧的支架;固接于支架上方的横梁,横梁上设有横向导轨;能够在横向导轨往复运行的横向导臂;设置于横向导臂一侧的垂直运动的手臂,手臂的下端设有用于夹紧/松开工件的夹手;所述横向导臂与伺服电机一连接,其设置有用于传输控制的拖链一;所述手臂与伺服电机二连接,其设置有用于传输控制的拖链二,所述伺服电机一和/或伺服电机二与电控器相连接。在所述的用于数控机床的伺服机械手中,所述电控器为单片机或PLC。在所述的用于数控机床的伺服机械手中,它还包括用于自动传输工件的输送带,输送带位于所述数控机床机的一侧。在所述的用于数控机床的伺服机械手中,所述输送带为板链输送带。在所述的用于数控机床的伺服机械手中,所有述横梁可拆卸地组装于所述支架。在所述的用于数控机床的伺服机械手中,所述横向导轨内设置有齿条。本实用新型同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电控器控制伺服电机一和伺服电机二从而带动横向导臂、手臂、夹手,以实现物料取送自动化,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节约制造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数控机床的伺服机械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图1中的横向导臂、手臂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数控机床的伺服机械手的工作状态下步骤一进料夹取的动作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数控机床的伺服机械手的工作状态下步骤二运送的动作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数控机床的伺服机械手的工作状态下步骤三放料的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请参阅图1-6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伺服机械手,其它包括:横跨于数控机床机10两侧的支架I ;固接于支架I上方的横梁2,横梁2上设有横向导轨21 ;能够在横向导轨21往复运行的横向导臂3 ;设置于横向导臂3 —侧的垂直运动的手臂4,手臂4的下端设有用于夹紧/松开工件20的夹手40 ;所述横向导臂3与伺服电机一 31连接,其设置有用于传输控制的拖链一 32 ;所述手臂4与伺服电机二 41连接,其设置有用于传输控制的拖链二 42,所述伺服电机一 31和/或伺服电机二 41与电控器5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电控器5可以采用单片机或PLC。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体积小、控制功能强、功耗低、环境适应能力强、扩展灵活和使用方便等优点,用单片机可以向伺服电机一 31和/或伺服电机二 41进行应用控制。具体地,单片机可向伺服电机一31发现工作指令信号,伺服电机一 31接收到指令后启动,继而控制横向导臂I的行程、速度、停顿时间等参数,从而满足加工运送的各动作要求。伺服电机二 41在单片机的控制下与上述伺服电机一 31原理相同,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详细描述。为了方便输送工件,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增设一个用于自动传输工件20的输送带
6,输送带6位于所述数控机床机10的一侧。输送带6的动力系统与电控器5通过导线连接在一起,可以统一由电控器5进行各动作的协调控制,更进一步地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更高。输送带6可采用皮带或板链输送带等可对工件20进行输送的其他材料制作的输送带。在本实施例中,横梁2可拆卸地组装于所述支架I,可拆卸地组装通常可以采用螺栓螺紧的方式来组装,也可以用扣合结构组装或者其他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横向导轨21更顺畅地稳动,在横向导轨21内设置有齿条210,传动精度更高,配合误差小。综合上述并结合所有附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用于数控机床的伺服机械手使用过程进一步描述:启动电源,伺服机械手进入工作状态,电控器5内置有通过编程而成的各步骤的执行程序,首先是进料夹取的动作,如图4所示,夹手40在输送带6上夹紧待加工工件,夹手40后向上移动,到一定高度后停止移动,再进行横向运动。通过横向导臂3在横向导轨21上向右移动到达数控机床机10的上方位置,如图5所示。此时,横向导臂3停止;夹手40向下移动,到达指定高度后,夹手40松开,工件进入数控机床加工,如图6所示的。夹手40同时夹起加工完的工件,然后向上移动到一定高度停止,再由导臂3在横向导轨21上向左移动到达输送带6的上方位置,夹手40向下移动后再把工件放下,同时夹取待加工工件。如此循环,全程自动化,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另外,值得说明的是,上述的PLC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英文的全称是: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在本实施中也可采用编程数控系统PLC作为中央控制系统,可用触摸屏来实现整机的程序输入和运行控制,实现工件夹紧或松开、定位、行程和往复过程的自动化,并根据不同的加工工件预置各种参数,对不同工件加工需要进行整机运行控制,使该伺服机械手辅助加工的全自动,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上述的结构和原理的描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伺服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横跨于数控机床机(10)两侧的支架(I);固接于支架(I)上方的横梁(2),横梁(2)上设有横向导轨(21);能够在横向导轨(21)往复运行的横向导臂(3);设置于横向导臂(3) —侧的垂直运动的手臂(4),手臂(4)的下端设有用于夹紧/松开工件(20)的夹手(40);所述横向导臂(3)与伺服电机一(31)连接,其设置有用于传输控制的拖链一(32);所述手臂(4)与伺服电机二(41)连接,其设置有用于传输控制的拖链二(42),所述伺服电机一(31)和/或伺服电机二(41)与电控器(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数控机床的伺服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器(5)为单片机或PLC。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数控机床的伺服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用于自动传输工件(20)的输送带(6),输送带(6)位于所述数控机床机(10)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数控机床的伺服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6)为板链输送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数控机床的伺服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可拆卸地组装于所述支架(I)。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数控机床的伺服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导轨(21)内设置有齿条(2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伺服机械手,它包括横跨于数控机床机两侧的支架;固接于支架上方的横梁,横梁上设有横向导轨;能够在横向导轨往复运行的横向导臂;设置于横向导臂一侧的垂直运动的手臂,手臂的下端设有用于夹紧/松开工件的夹手;所述横向导臂与伺服电机一连接,其设置有用于传输控制的拖链一;所述手臂与伺服电机二连接,其设置有用于传输控制的拖链二,所述伺服电机一和/或伺服电机二与电控器相连接。它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低,而且具有结构紧凑、牢固,占地面积小的特点。
文档编号B25J9/16GK203003585SQ201220746679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9日
发明者吴洪德, 陈澄彬 申请人:中山市钜通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