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用防缠绕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57676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机器人用防缠绕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机器人用防缠绕装置,包括旋转体、固定体、空心轴和线缆,旋转体由轮轴和端盖构成,固定体由谐波减速器以及与谐波减速器固定连接的支架构成,端盖一端与轮轴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一与谐波减速器连接,空心轴穿设于谐波减速器内,一端与端盖通过轴承二连接,另一端与支架通过轴承三连接,线缆从空心轴内穿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器人用防缠绕装置,有效地防止了在机器人工作过程中线缆缠绕和磨损的可能,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机器人用防缠绕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几十年来工业机器人得到广泛应用,并应用到各个行业。俱业界的评估,工业机器人将是未来20年最具潜力的工业装备之一。工业机器人虽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经过了无数的改进和变化,但仍然存在不少的缺陷,如机器人内部的线缆在工作时还不能有效地防止缠绕和磨损。传统的方法是在线缆外部套上钢丝护套以防止缠绕和磨损,但这种方法防止缠绕的效果不佳,而且一旦钢丝护套磨损,线缆也很快会产生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机器人用防缠绕装置,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000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用防缠绕装置,包括旋转体、固定体、空心轴和线缆,旋转体由轮轴和端盖构成,固定体由谐波减速器以及与谐波减速器固定连接的支架构成,其中端盖一端与轮轴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一与谐波减速器连接,空心轴穿设于谐波减速器内,一端与端盖通过轴承二连接,另一端与支架通过轴承三连接,线缆从空心轴内穿过。
[0005]由于线缆装在空心轴内,并且空心轴两端安装了轴承,使空心轴能和线缆同步旋转,这样就能防止线缆在工作中缠绕的可能,线缆旋转时也不会在空心轴内和接触部件发生摩擦,延长线缆的使用寿命。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端盖与轮轴插入式连接,并用螺栓固定。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拆卸和维修。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谐波减速器与支架通过内六角螺钉固定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既能保证谐波减速器与支架的安装精度,又能保证两者连接的结构强度。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轴承一为交叉滚子轴承。由于端盖和谐波减速器之间通过交叉滚子轴承连接,这样方便了工作人员安装与操作,并使轴承一与谐波减速器之间的旋转精度更高,而且不易产生磨损。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轮轴未与端盖连接的一端连接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可快速控制旋转体的速度,位置精度高,提高机器人工作精密度。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轴承二上设有与之相匹配的锁紧螺母,锁紧螺母与轴承二之间还安装有垫圈。这样能有效地减少锁紧螺母与轴承二的擦伤,延长两者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组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分解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4]如图1,图2所示,机器人用防缠绕装置,包括旋转体1、固定体2、空心轴3和线缆4,旋转体I由轮轴11和端盖12构成,固定体2由谐波减速器21和支架22构成,谐波减速器21和支架22通过内六角螺钉8固定,其中端盖12 —端插入轮轴11内,并通过螺栓固定,螺栓设置在端盖12上,轮轴11上设有与螺栓相对应的螺栓孔。轮轴11未与端盖12连接的一端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可快速控制轮轴11的速度,位置精度高,这样的结构设计,使机器人的工作精度高。端盖12未与轮轴11连接的一端通过轴承一 5与谐波减速器21连接,轴承一 5选用交叉滚子轴承,交叉滚子轴承上还安装有直油嘴,方便给交叉滚子轴承做润滑,这样不仅方便工作人员的安装与操作,而且使交叉滚子轴承与与谐波减速器21之间的旋转精度更高,还能减少在机器人工作时,端盖12与谐波减速器21的磨损。
[0015]空心轴3穿设于谐波减速器21内,一端与端盖12通过轴承二 6连接,轴承二 6上设有与之相匹配的锁紧螺母9,锁紧螺母9与轴承二 6之间还安装有垫圈10,这样能有效地减少锁紧螺母8与轴承一 5的擦伤,延长两者的使用寿命。空心轴3另一端与支架22通过轴承三7连接,线缆4从空心轴3内穿过,与伺服电机连接。由于线缆4装在空心轴3内,并且空心轴3两端安装了轴承,使空心轴3能和线缆4同步旋转,这样就能防止线缆4在工作中缠绕的可能;线缆4旋转时也不会在空心轴3内和接触部件发生摩擦,这样就能长久地防止线缆4在工作中遭到磨损。有效地延长了线缆4的使用寿命。
[0016]工业机器人工作时,伺服电机开启,旋转体I转动,由于旋转体I中的端盖12与谐波减速器21通过轴承一 5连接,因此通过谐波减速器21可调节轮轴11的转速,使工业机器人工作精准。在这个过程中,线缆4从空心轴3内穿过,不与端盖12接触,并通过轴承二6和轴承三7与空心轴3同步旋转。
[001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机器人用防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体(I)、固定体(2)、空心轴(3)和线缆(4),所述旋转体(I)由轮轴(11)和端盖(12)构成,所述固定体(2)由谐波减速器(21)以及与谐波减速器(21)固定连接的支架(22 )构成,所述端盖(12 ) —端与轮轴(11)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一(5)与谐波减速器(21)连接,所述空心轴(3)穿设于谐波减速器(21)内,一端与端盖(12)通过轴承二(6)连接,另一端与支架(22)通过轴承三(7)连接,所述线缆(4)从空心轴(3)内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用防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2)与所述轮轴(11)插入式连接,并用螺栓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用防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波减速器(21)与所述支架(22 )通过内六角螺钉(8 )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用防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一(7)为交叉滚子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用防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11)未与所述端盖(12)连接的一端连接伺服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用防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二(6)上设有与之相匹配的锁紧螺母(9),所述锁紧螺母(9)与轴承二(6)之间还安装有垫圈(10)。
【文档编号】B25J19/00GK203805002SQ201420187816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7日
【发明者】魏文龙 申请人:浙江新博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