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锤套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锤套筒,可通过电锤实现螺栓的安装操作,具体包括柄部和套筒,所述柄部一端通过设置轴向定位槽或/和键槽插装在电锤连接口上,另一端设有连接部与套筒连接,可采用一体固连或者采用插装式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传统的气动套筒进行改装,采用电动工具驱动套筒进行工作,效率更高,操作更方便,无需额外设置气动系统,插电即可使用,并且具有加工方便、应用范围广的优点,可广泛在电动工具上进行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实用性。
【专利说明】电锤套筒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电锤上的套筒。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面上的套筒都是采用的气动工具,但是在日常使用中,往往气动工具并不实用,以室外安装空调为例,高层建筑的空调外机都是通过空调架固定安装在室外,安装人员都是通过安全绳再在窗台上安装,操作空间比较狭小,而气动工具还需要连接专门的气动系统,最简单的都需要配备一台空压机以及专门的气管连接气动工具,对安装人员现场安装操作带来很大的不便,而电动工具因为更便携,因此,比气动工具往往更受安装人员的青睐。目前气动工具只能够安装钻头等杆件钻孔工具,而螺栓的使用在日常安装过程中十分频繁,现有的气动工具使用的套筒并不能直接转接在气动工具上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套筒不能直接应用在电动工具上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应用在电锤上的套筒,提高套筒的使用效率,提高套筒在电动工具上的适用性。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电锤套筒,包括柄部I和套筒3,所述柄部I一端通过设置槽结构插装在电锤连接口 4上,另一端设有连接部2与套筒3连接。
[0005]结合目前电锤连接口存在的两种形式,本实用新型的套筒进一步采用如下方案:
[0006]优选的,所述柄部I设有槽结构的一端为圆头,在圆头的径向四个象限点位置设有槽结构与电锤连接口内设置的连接键配合。
[0007]进一步的,所述槽结构包括轴向定位槽11和键槽12,所述轴向定位槽11为腰形槽,与电锤连接口 4内的弹性连接键41配合实现轴向定位,所述键槽12—端延伸至柄部的端面,与电锤连接口 4内的固定连接键42实现径向定位以驱动套筒转动。
[0008]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11和键槽12沿径向方向交错设置。
[0009]另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柄部I设有槽结构的一端为方头,在方头的四个面上设有轴向定位槽11与电锤连接口 4内的弹性连接键41配合实现轴向定位。
[0010]进一步的,所述轴向定位槽11为腰形槽。
[0011]在本实用新型中,关于柄部和套筒之间的连接方式可采用如下两种方案:优选的,所述连接部2和套筒3之间采用一体成型实现固定连接。
[0012]另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连接部2和套筒3之间采用插装结构和孔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
[0013]插装结构和孔结构也可采用如下两种方案:
[0014]其中优选的,所述插装结构为沿轴向设置在套筒3上的插销31,所述孔结构为沿轴向设置在连接部2上的插孔21,所述插销31和插孔21对应的位置均设有垂直于轴向的防转孔,所述插销31插装在插孔21内,在插销31和插孔21上的防转孔内固定插装有同一根防转螺栓5。
[0015]另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插装结构为设置在连接部2上的方榫23,所述孔结构为设置在套筒3上的方孔33,所述方榫23至少一个面上设有弹性钢球24,所述方孔33内壁设有与弹性钢球24对应的轴向定位孔34。
[0016]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传统的气动套筒进行改装,在柄部设置于电锤连接的槽结构成功实现将套筒应用到电锤上,采用电动工具驱动套筒进行工作,效率更高,操作更方便,无需额外设置气动系统,插电即可使用。另外套筒可采用整体式和可拆卸式,整体式套筒具有加工方便的优点,可拆卸式则具备使用范围广泛的优点,可方便更换不同型号标准的套筒进行使用。
[0017]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锤套筒加工方便、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可广泛在电动工具上进行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实用性。
[001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的A向截面示意图,为实施例1中柄部槽结构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应用的电锤连接口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图4中的B向截面示意图,为实施例2中柄部槽结构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应用的电锤连接口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分解示意图。
[0027]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分解示意图。
[0028]图10为图9中的C向视图,为套筒的侧视图。
[0029]图11为图9中的D向截面示意图,为实施例4中的方孔的轴向定位孔的示意图。
[0030]图中标号:1_柄部,2-连接部,3-套筒,4-电锤连接口,5-防转螺栓;11_轴向定位槽,12-键槽,21-插孔,22-第一防转孔,23-方榫,24-弹性钢球,31-插销,32-第二防转孔,33-方孔,34-轴向定位孔,41-弹性连接键,42-固定连接键。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实施例1
[0032]参见图1至图3,图示中的电锤套筒包括柄部I和套筒3,柄部端部为一连接部2与套筒3连接,柄部1、连接部2和套筒3为一体成型结构,柄部的端部为图2所示的圆头,在圆头的径向四个象限点位置设有槽结构与电锤连接口内设置的连接键配合,电锤连接口的结构如图3所示,由于圆头的电锤连接口内设有弹性连接键41和固定连接键42,对应的,在柄部I的圆头上设置的槽结构包括与之对应的轴向定位槽11和键槽12,其中轴向定位槽11为腰形槽,与电锤连接口 4内的弹性连接键41配合,键槽12与电锤连接口 4内的固定连接键42实现径向定位以驱动套筒转动,键槽12—端延伸至柄部的端面,便于柄部插装到电锤连接口内,弹性连接键41可沿径向方向弹性伸缩,与轴向定位槽11嵌装后实现套筒的轴向定位,不会轻易从电锤连接口中脱出。
[0033]具体的,定位槽11和键槽12沿径向方向交错设置。
[0034]实施例2
[0035]参见图4至图6,图示中的电锤套筒包括柄部I和套筒3,柄部端部为一连接部2与套筒3连接,柄部1、连接部2和套筒3为一体成型结构,柄部的端部为图5所示的方头,在方头的四个侧面上设有槽结构与电锤连接口内设置的连接键配合,电锤连接口的结构如图6所示,在方形的电锤连接口内壁设有四个弹性连接键41,对应的,在柄部I的方头上设置的槽结构为腰形槽状的轴向定位槽11。
[0036]在本实施例中,柄部I端部设置成方头,插装在方孔的电锤连接口 4即可实现径向定位以驱动套筒转动,弹性连接键41与轴向定位槽11嵌装后实现套筒的轴向定位,不会轻易从电锤连接口中脱出。
[0037]具体的,为了便于将柄部的方头与弹性连接键41快速准确地对位插入,可在柄部I的方头四侧面上均设置轴向定位槽11。
[0038]实施例3
[0039]参见图7和图8,本实施例在上述两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将套筒3和柄部上的连接部2设置成可拆卸的结构。
[0040]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可拆卸结构包括以沿轴向设置在套筒3上的插销31作为插装结构,以沿轴向设置在连接部2上的插孔21作为孔结构,在插销31上设有垂直于轴向的第二防转孔32,插孔21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防转孔22,将插销31插装在插孔21内,在插销31和插孔21上的防转孔内固定插装有同一根防转螺栓5,防转螺栓5通过与螺母配合防止从两个防转孔中脱落,防转螺栓5可同时实现套筒3与柄部I之间的轴向定位和径向定位。
[0041]实施例4
[0042]参见图9至图11,作为实施例3的一种替代方案,插装结构为设置在连接部2上的方榫23,孔结构为设置在套筒3上的方孔33,连接部2的方榫23插装在套筒3的方孔33内,即可从径向定位通过与电锤连接的柄部驱动套筒转动,在方榫23至少一个面上设有弹性钢球24,方孔33内壁设有与弹性钢球24对应的轴向定位孔34,在方榫23插入方孔33后,可沿径向弹性伸缩的弹性钢球24嵌装在轴向定位孔34内,实现套筒3和柄部I之间的轴向定位,防止套筒3在转动过程中与柄部I分离。具体的,轴向定位孔34可贯穿套筒设置,可方便找到轴向定位孔的位置,快速地将套筒的方孔33准确对位的套在连接部的方榫
23上。
[0043]上述实施例3和实施例4中的插装结构和孔结构的设置位置不仅限于附图和本实施例中记载的两种方案,在相互调换位置后同样可适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所做出的各种变化,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电锤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柄部(I)和套筒(3),所述柄部(I)一端通过设置槽结构插装在电锤连接口(4)上,另一端设有连接部(2)与套筒(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锤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I)设有槽结构的一端为圆头,在圆头的径向四个象限点位置设有槽结构与电锤连接口内设置的连接键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锤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结构包括轴向定位槽(11)和键槽(12),所述轴向定位槽(11)为腰形槽,与电锤连接口(4)内的弹性连接键(41)配合实现轴向定位,所述键槽(12) —端延伸至柄部的端面,与电锤连接口(4)内的固定连接键(42)实现径向定位以驱动套筒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锤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11)和键槽(12)沿径向方向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锤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I)设有槽结构的一端为方头,在方头的四个面上设有轴向定位槽(11)与电锤连接口⑷内的弹性连接键(41)配合实现轴向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锤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定位槽(11)为腰形槽。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锤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和套筒(3)之间采用一体成型实现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锤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和套筒(3)之间采用插装结构和孔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锤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结构为沿轴向设置在套筒(3)上的插销(31),所述孔结构为沿轴向设置在连接部⑵上的插孔(21),所述插销(31)和插孔(21)对应的位置均设有垂直于轴向的防转孔,所述插销(31)插装在插孔(21)内,在插销(31)和插孔(21)上的防转孔内固定插装有同一根防转螺栓(5)。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锤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结构为设置在连接部(2)上的方榫(23),所述孔结构为设置在套筒(3)上的方孔(33),所述方榫(23)至少一个面上设有弹性钢球(24),所述方孔(33)内壁设有与弹性钢球(24)对应的轴向定位孔(34)。
【文档编号】B25B23/10GK204053924SQ201420397715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8日
【发明者】王学会 申请人:王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