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锁针机构的承重组合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3908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锁针机构的承重组合工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锁针机构的承重组合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箱、活动支撑板、承重杆和串接杆;所述承重箱包括顶箱和底箱,所述顶箱与底箱采用固定销轴进行固定连接,且顶箱与底箱能够以固定销轴为中心线,进行打开和闭合旋转;所述顶箱边缘设有固定把手,使顶箱与底箱锁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施工现场实现快速组装、定位和投入使用,并且能够根据需要快速调节承重工具的支撑高度,实现大型设备封头瓣片的快速定位,便于调整对口间隙、错边量、棱角度和椭圆度,提高施工效率。该工具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装卸方便、安全可靠、施工效率高、便于运输和存放,且可重复使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实用性。
【专利说明】 一种带锁针机构的承重组合工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大型设备封头制作安装的承重组合工具,特别是一种用于大型反应器封头制作安装作业时的承重组合工具。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用于大型反应器封头制作安装的承重工具,通常是采用角钢切割组焊成多个三角支撑架,然后再用角钢条串联焊接起来组成圆形阵列;亦有采用如木棍或钢管等其他硬性材料充当封头的支撑件,施工过程存在明显的不便,不仅不利于现场调节,且由于多个三角支撑架之间的尺寸差异较大,使得封头瓣片对口时的误差较大,施工效率较低,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施工成本投入也很大,且使用之后,大部分的材料将无法再次投入使用,材料的浪费严重。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大型反应器封头组装时传统承重组合工具的技术缺陷,设计一种组合式承重工具,能够在施工现场实现快速组装、定位和投入使用,并且能够根据需要快速调节承重工具的支撑高度,实现封头瓣片的快速定位,便于调整对口间隙、错边量、棱角度和椭圆度,提高施工效率。该工具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装卸方便、安全可靠、施工效率高、便于运输和存放,且可重复使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实用性。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锁针机构的承重组合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箱、活动支撑板、承重杆和串接杆;所述承重箱包括顶箱和底箱,所述顶箱与底箱采用固定销轴进行固定连接,且顶箱与底箱能够以固定销轴为中心线,进行打开和闭合旋转。
[0005]所述顶箱为空心箱体,包括一个顶面、三个侧面和套管;所述顶面中部设有圆形孔;边缘中部设有三角槽,用于顶箱与底箱扣合时能与底箱内侧面下部的鼻型内侧定位片配合。所述圆形孔焊接套管一端,使得该套管固定于顶箱内部,所述套管设有内螺纹并旋接承重杆,所述承重杆与串接杆连接;所述三个侧面中一个侧面为主侧面,另外两个侧面均为顶箱边侧面;所述顶箱内部设有弧形弹簧板,所述弧形弹簧板上部与顶箱焊接,其作用是,当顶箱与底箱扣合的时候,弹簧板的下端由于和底箱相抵,有弹性势能产生,一旦外力撤销后,该弹性势能可使顶箱与底箱自动分开,有助于顶箱的升起。
[0006]所述底箱为空心箱体,包括五个面,分别为一个底面、一个外侧面、一个内侧面和两个底箱边侧面;所述底箱底面上设有两个地脚螺栓孔,用于通过地脚螺栓和螺母实现承重组合工具的位置固定;所述底箱的内侧面上部设有U形槽,槽宽度略大于顶箱套管的外直径,所述U形槽是在顶箱与底箱闭合时,用于接合顶箱内的套管而设置,下部设有鼻型内侧定位片,可以在顶箱与底箱扣合时与顶箱顶面的三角槽配合,用于承重组合工具的定位。
[0007]所述顶箱边侧面和底箱边侧面的边缘,均设有多个齿槽,所述齿槽内嵌入活动支撑板,所述活动支撑板宽度大于所述顶箱和底箱的宽度,长度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当顶箱和底箱分开之后,保持互相垂直时,该活动支撑板可以同时嵌入顶箱和底箱边侧面的齿槽中,起紧固支撑作用。
[0008]所述顶箱顶面边缘设有固定把手,所述固定把手包括握把和支管;所述支管上设有弹簧舱,所述弹簧舱内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套接弹簧压片的端接头,另一端塞入支管弹簧舱内部。所述弹簧压片中部宽度较宽,与握把相向一侧为光滑表面,未作其它设置;而弹簧压片与顶箱顶面相向一侧连接锁针;所述顶箱顶面上在锁针指向位置设有圆形针孔,所述底箱内侧面的U形槽一侧设有锁针孔,顶箱与底箱闭合时,锁针穿过顶箱顶面的圆形针孔,并能进入底箱内侧面相应位置的锁针孔中,使顶箱与底箱锁合在一起。
[0009]所述把手支管设有槽口,用于装设弹簧和弹簧压片,槽口宽度略大于弹簧直径,槽口长小于弹簧的长度;所述弹簧压片两端宽度小于槽口宽度,能够插入槽口内;所述槽口与顶箱顶面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从而使弹簧压片与顶箱顶面之间能够保持合适距离,该距离小于锁针的长度。
[0010]所述承重杆包括外螺纹主杆、旋转把手、锁止器、外螺纹尾杆和封头螺母;所述外螺纹主杆与套管配合旋紧,根据需要,通过改变该外螺纹主杆旋入套管内的深度从而调节承重组合工具的支撑高度;所述旋转把手与所述外螺纹主杆顶端固定连接,用于对外螺纹主杆进行旋转操作,所述旋转把手上方垂直固定外螺纹尾杆,所述外螺纹尾杆末端旋接封头螺母,外螺纹尾杆与封头螺母配合固定串接杆;所述外螺纹主杆上还配合旋接设有内螺纹的锁止器,所述锁止器外直径大于所述顶箱顶面设置的圆形孔直径,用于防止承重杆在外力的作用下在套管中发生非预期的旋转而改变该承重杆的支撑高度,进而使位于承重杆上方的封头瓣片产生移位。当所述承重杆在顶箱套管内下旋至合适位置时,将所述锁止器在承重杆外螺纹主杆上旋转下行至顶箱顶面,即可防止承重杆在套管内继续下旋。
[0011]所述串接杆包括一个直管和两个分别位于直管两端的固定片,其中固定片上设有圆孔,圆孔孔径略大于所述外螺纹尾杆的直径。
[0012]所述顶箱的主侧面下部中线位置设有三角状定位槽,所述底箱的外侧面下部中线位置设有竖直的鼻型外侧定位片,所述定位槽与外侧定位片相结合,可以卡住顶箱,使顶箱与底箱的分开角度保持在限定角度,不可再增大,所述定位槽和外侧定位片可用于快速定位承重组合工具的位置和方向。
[0013]所述顶箱的内宽和内长略大于底箱,使得顶箱能够将底箱包合起来,实现二者的扣合。
[0014]所述直管外壁粘接橡胶套或绑扎麻绳,用于增大与封头瓣片支撑点处的摩擦力,从而增加稳定性和安全性。
[0015]所述外螺纹尾杆的长度大于固定片的2倍厚度,但略小于所述直管的外直径。
[0016]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承重工具放置于施工现场的合适位置,握住顶箱顶面的把手,用手指扣住弹簧压片,拉动弹簧压片及相连的锁针,将锁针拉出底箱,即可打开顶箱,使顶箱垂直站立;将底箱上的地脚螺栓孔套在地面的地脚螺栓上,用螺母紧固;将支撑板置于顶箱和底箱的齿槽上,卡紧顶箱和底箱,使其保持互相垂直的角度;再将承重杆置于顶箱顶面套管上方,通过旋转把手将外螺纹主杆旋入顶箱套管内,到达合适位置时,将外螺纹主杆上的锁止器下旋至顶箱顶面,此时,该承重工具已经放置完毕。
[0017]此时,首先综合考虑串接杆长度以及组装封头的直径参数等要求,利用所述承重工具的底箱内侧面和外侧面的定位片的定位作用,可依次放置好其它多个相同承重工具,并组成适合封头组装的圆形阵列;其次按照上述的承重工具使用步骤组装好其它的承重工具;最后将每个串接杆两端的固定片分别置于圆形阵列中相邻承重工具的承重杆外螺纹尾杆上,用封头螺母紧固,从而实现多个承重工具的串接。
[0018]本实用新型的承重组合工具采用可以开合的箱体结构、旋转螺杆结构、串接杆结构以及预设定位片结构,使之可以快速调节承重工具的支撑高度、快速串接组装工具,并可实现封头瓣片的快速定位,便于调整对口间隙、错边量、棱角度和椭圆度,提高施工效率,当箱体闭合时,采用的锁针机构可以使顶箱和底箱牢固的锁合在一起,增加运输和存放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承重组合工具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装卸方便、安全可靠、施工效率高、便于运输和存放,且可重复使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实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承重组合工具形成的一种阵列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承重组合工具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顶箱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底箱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底箱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把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承重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6]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串接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7]其中:1承重箱,2串接杆,3承重杆,4活动支撑板,5销轴,6顶箱,7底箱,8顶面,9套管,10把手,11圆形孔,12三角槽,13主侧面,14顶箱边侧面,15底面,16外侧面,17内侧面,18底箱边侧面,19地脚螺栓孔,20 U形槽,21内侧定位片,22齿槽,23外螺纹主杆,24旋转把手,25锁止器,26外螺纹尾杆,27封头螺母,28直管,29固定片,30圆孔,31握把,32定位槽,33外侧定位片,34支管,35弹簧舱,36弹簧,37弹簧压片,38锁针,39锁针孔,40槽口,41弹黃板,42端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8]附图非限制性地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一种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0029]实施例1
[0030]本实用新型的承重组合工具阵列,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8个工具组合工具和8根串接杆2。所述承重组合工具和串接杆2串联之后,围成近似圆形的阵列。所述承重组合工具利用地脚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的承重组合工具,具体结构如图2-8所示,包括承重箱1、活动支撑板4、承重杆3和串接杆2 ;所述承重箱I包括顶箱6和底箱7,所述顶箱6的内宽和内长略大于底箱7,使得顶箱6能够将底箱7包合起来,实现二者的扣合。所述顶箱6与底箱7采用固定销轴5进行固定连接,且顶箱6与底箱7能够以固定销轴5为中心线,进行打开和闭合旋转。所述顶箱6为空心箱体,包括一个顶面8、三个侧面和套管9 ;所述顶面8中部设有圆形孔11 ;边缘中部设有三角槽12,用于顶箱6与底箱7扣合时能与底箱7内侧面17下部的鼻型内侧定位片21配合。所述圆形孔11焊接套管9 一端,使得该套管9固定于顶箱6内部,所述套管9设有内螺纹并旋接承重杆3,所述承重杆3与串接杆2连接;所述三个侧面中一个侧面为主侧面13,另外两个侧面均为顶箱边侧面14 ;所述顶箱6内部设有弧形弹簧板41,所述弧形弹簧板41上部与顶箱6焊接,其作用是,当顶箱6与底箱7扣合的时候,弹簧板41的下端由于和底箱7底面15相抵,有弹性势能产生,一旦外力撤销后,该弹性势能可使顶箱6与底箱7自动分开,有助于顶箱6的升起。所述底箱7为空心箱体,包括五个面,分别为一个底面15、一个外侧面16、一个内侧面17和两个底箱边侧面18 ;所述底箱7底面15上设有两个地脚螺栓孔19,用于通过地脚螺栓和螺母实现承重组合工具的位置固定;所述底箱7的内侧面17上部设有U形槽20,槽宽度略大于顶箱6套管9的外直径,所述U形槽20是在顶箱6与底箱7闭合时,用于接合顶箱6内的套管9而设置,下部设有鼻型内侧定位片21,可以在顶箱6与底箱7扣合时与顶箱6顶面8的三角槽12配合,用于承重组合工具的定位。所述顶箱边侧面14和底箱边侧面18的边缘,均设有多个齿槽22,所述齿槽22内嵌入活动支撑板4,所述活动支撑板4为强度较高的矩形钢板,宽度大于所述顶箱6和底箱7的宽度,长度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厚度小于顶箱6和底箱边侧面18边缘部分的齿槽22宽度。当顶箱6和底箱7分开之后,保持互相垂直时,该活动支撑板4可以同时嵌入顶箱6和底箱边侧面18的齿槽22中,起紧固支撑作用。所述顶箱6顶面8边缘设有固定把手10,所述固定把手10包括握把31和支管34 ;所述支管34上设有弹簧舱35,所述弹簧舱35内置有弹簧36,所述弹簧36 —端套接弹簧压片37的端接头42,另一端塞入支管34弹簧舱35内部。所述弹簧压片37中部宽度较宽,与握把31相向一侧为光滑表面,未作其它设置;而弹簧压片37与顶箱6顶面8相向一侧连接锁针38 ;所述顶箱6顶面8上在锁针38指向位置设有圆形针孔,所述底箱7内侧面17的U形槽20 —侧设有锁针孔39,顶箱6与底箱7闭合时,锁针38穿过顶箱6顶面8的圆形针孔,并能进入底箱7内侧面17相应位置的锁针孔39中,使顶箱6与底箱7锁合在一起。所述把手10支管34设有槽口 40,用于装设弹簧36和弹簧压片37,槽口 40宽度略大于弹簧36直径,槽口 40长小于弹簧36的长度;所述弹簧压片37两端宽度小于槽口 40宽度,能够插入槽口 40内;所述槽口 40与顶箱6顶面8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从而使弹簧压片37与顶箱6顶面8之间能够保持合适距离,该距离小于锁针38的长度。所述承重杆3包括外螺纹主杆23、旋转把手24、锁止器25、外螺纹尾杆26和封头螺母27 ;所述外螺纹主杆23与套管9配合旋紧,根据需要,通过改变该外螺纹主杆23旋入套管9内的深度从而调节承重组合工具的支撑高度;所述旋转把手24与所述外螺纹主杆23顶端固定连接,用于对外螺纹主杆23进行旋转操作,所述旋转把手24上方垂直固定外螺纹尾杆26,所述外螺纹尾杆26末端旋接封头螺母27,外螺纹尾杆26与封头螺母27配合固定串接杆2 ;所述外螺纹主杆23上还配合旋接设有内螺纹的锁止器25,所述锁止器25外直径大于所述顶箱6顶面8设置的圆形孔11直径,用于防止承重杆3在外力的作用下在套管9中发生非预期的旋转而改变该承重杆3的支撑高度,进而使位于承重杆3上方的封头瓣片产生移位。当所述承重杆3在顶箱6套管9内下旋至合适位置时,将所述锁止器25在承重杆3外螺纹主杆23上旋转下行至顶箱6顶面8,即可防止承重杆3在套管9内继续下旋。所述串接杆2包括一个直管28和两个分别位于直管28两端的固定片29,其中固定片29上设有圆孔30,圆孔30孔径略大于所述外螺纹尾杆26的直径。外螺纹尾杆26的长度大于固定片29的2倍厚度,但略小于所述直管28的外直径。所述顶箱6的主侧面13下部中线位置设有三角状定位槽32,所述底箱7的外侧面16下部中线位置设有竖直的鼻型外侧定位片33,所述定位槽32与外侧定位片33相结合,可以卡住顶箱6,使顶箱6与底箱7的分开角度保持在限定角度,不可再增大,所述定位槽32和外侧定位片33可用于快速定位承重组合工具的位置和方向。
[0031]使用时,首先将8个承重组合工具放置于合适位置,组成近似圆形阵列。其次,打开每个工具顶箱6,使之保持竖直状态;分别用地脚螺栓和螺母紧固底箱7 ;将承重杆3旋入套管9合适位置,并使锁止器25下旋至顶箱6顶面8 ;将活动支撑板4两端分别置于顶箱6与底箱边侧面18的齿槽22中并卡紧。最后,将每根串接杆2连接在相邻的两个组合工具之间。
[0032]实施例2
[0033]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2串接杆2的直管28部分选择粘接橡胶套或绑扎麻绳,安装作业时能够增加与封头瓣片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稳定性和安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带锁针机构的承重组合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箱、活动支撑板、承重杆和串接杆;所述承重箱包括顶箱和底箱,所述顶箱与底箱采用固定销轴进行固定连接,且顶箱与底箱能够以固定销轴为中心线,进行打开和闭合旋转; 所述顶箱为空心箱体,包括一个顶面、三个侧面和套管;所述顶面中部设有圆形孔,边缘中部设有三角槽;所述圆形孔焊接套管一端,所述套管设有内螺纹并旋接承重杆,所述承重杆与串接杆连接;所述三个侧面中一个侧面为主侧面,另外两个侧面均为顶箱边侧面;所述顶箱内部设有弧形弹簧板,所述弧形弹簧板上部与顶箱焊接; 所述底箱为空心箱体,包括五个面,分别为一个底面、一个外侧面、一个内侧面和两个底箱边侧面;所述底箱底面上设有两个地脚螺栓孔;所述底箱的内侧面上部设有U形槽,槽宽度大于顶箱套管的外直径,下部设有鼻型内侧定位片; 所述顶箱边侧面和底箱边侧面的边缘,均设有多个齿槽,所述齿槽内嵌入活动支撑板; 所述顶箱顶面边缘设有固定把手,所述固定把手包括握把和支管;所述支管上设有弹簧舱,所述弹簧舱内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套接弹簧压片的端接头,另一端则塞入支管弹簧舱内部;所述弹簧压片中部宽度较宽,与握把相向一侧为光滑表面;而弹簧压片与顶箱顶面相向一侧连接锁针;所述顶箱顶面上在锁针指向位置设有圆形针孔,所述底箱内侧面的U形槽一侧设有锁针孔,顶箱与底箱闭合时,锁针穿过顶箱顶面的圆形针孔,并能进入底箱内侧面相应位置的锁针孔中,使顶箱与底箱锁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锁针机构的承重组合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支管设有槽口,槽口宽度大于弹簧直径,槽口长小于弹簧的长度;所述弹簧压片两端宽度小于槽口宽度,能够插入槽口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锁针机构的承重组合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杆包括外螺纹主杆、旋转把手、锁止器、外螺纹尾杆和封头螺母;所述外螺纹主杆与套管配合旋紧;所述旋转把手与所述外螺纹主杆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把手上方垂直固定外螺纹尾杆,所述外螺纹尾杆末端旋接封头螺母,外螺纹尾杆与封头螺母配合固定串接杆;所述外螺纹主杆上还配合旋接设有内螺纹的锁止器,所述锁止器外直径大于所述顶箱顶面设置的圆形孔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锁针机构的承重组合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串接杆包括一个直管和两个分别位于直管两端的固定片,其中固定片上设有圆孔,圆孔孔径略大于所述外螺纹尾杆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锁针机构的承重组合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外壁粘接橡胶套或绑扎麻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锁针机构的承重组合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尾杆的长度大于固定片的2倍厚度,但小于所述直管的外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锁针机构的承重组合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箱的主侧面下部中线位置设有三角状定位槽,所述底箱的外侧面下部中线位置设有竖直的鼻型外侧定位片,所述定位槽与外侧定位片相接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锁针机构的承重组合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箱的内宽和内长大于底箱。
【文档编号】B25H1/00GK204160129SQ201420571116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0日
【发明者】崔文禄, 王宏春, 张成瑞, 葛学军, 陈斯利 申请人:宿迁华夏建设(集团)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