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依靠信标移动的自走式辅助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6186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机械手,具体涉及一种依靠信标移动的自走式辅助机械手。



背景技术:

机械手是一种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特点是可以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械手机器各自的优点。

机械手是最早出现的工业机器人,也是最早出现的现代机器人,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

运载过程中往往需要辅助搬运,现有技术常采用人工辅助的形式,耗费人力,因此需要一种自走式辅助机械手。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依靠信标移动的自走式辅助机械手,其通过多信号源感应完成信号输入,并通过探测装置探测信标来完成设定轨迹内的运动,节省人力,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依靠信标移动的自走式辅助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机械手、若干探测装置及拉力传感器,所述探测装置设置于车体底部及四周,所述机械手设置于车体顶部,所述拉力传感器设置于车体侧面,所述车体设有动力装置及车轮。使用时,自走式辅助机械手通过探测装置与拉力传感器双信号源控制进行移动,探测远离时其进入预备状态,拉力传感器收到拉力信号后开始移动,移动过程中探测装置探测预先设置好的信标,并随之运动,从而完成辅助搬运。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探测装置包括热源传感器及图像传感器。该设置可以快速完成主设备远离探测与信标探测。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械手包括竖直起重轴及横向托架。该设置可以应对起重辅助搬运,其技术成熟,具有较高的便利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直起重轴设有转轴。该设置可以应对更加复杂的工作环境,可以进行转向躲避的多种动作。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向托架通过举升装置与竖直起重轴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向托架下部设有支撑板。该设置可以提供更加稳定的起重作业。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体内设有自平衡配重装置。该设置可以依据货物重量,内部自行配重,以防止翻车等事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其通过多信号源感应完成信号输入,并通过探测装置探测信标来完成设定轨迹内的运动,节省人力,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依靠信标移动的自走式辅助机械手结构示意图。

其中:

1、车体;2、机械手;3、探测装置;4、竖直起重轴;5、横向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创造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具体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的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本发明创造的各项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见图1,一种依靠信标移动的自走式辅助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机械手2、若干探测装置3及拉力传感器,所述探测装置3设置于车体1底部及四周,所述机械手2设置于车体1顶部,所述拉力传感器设置于车体1侧面,所述车体1设有动力装置及车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探测装置3包括热源传感器及图像传感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械手包括竖直起重轴4及横向托架5。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直起重轴4设有转轴。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向托架5通过举升装置与竖直起重轴4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向托架5下部设有支撑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体1内设有自平衡配重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依靠信标移动的自走式辅助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机械手、若干探测装置及拉力传感器,所述探测装置设置于车体底部及四周,所述机械手设置于车体顶部,所述拉力传感器设置于车体侧面,所述车体设有动力装置及车轮。使用时,自走式辅助机械手通过探测装置与拉力传感器双信号源控制进行移动,探测远离时其进入预备状态,拉力传感器收到拉力信号后开始移动,移动过程中探测装置探测预先设置好的信标,并随之运动,从而完成辅助搬运。

技术研发人员:代洪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欧普莱斯工业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4
技术公布日:2018.0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