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外开门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1068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汽车外开把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外开门把手。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汽车前门外开拉手是车门附件中重要的零件之一,通过它与车门锁配合实现车门开闭,保证乘员和物品的安全,随着汽车的整体发展,特别是近代汽车整体造型及电子技术运用的快速发展,其门拉手的外观及功能的变的多样化、智能化,汽车前门外开拉手在汽车上是一个集安全性、装饰性和功能性为一体的特殊部件,共分为空心把手、镂空把手、和实心把手,但由于使用操作需用力,容易导致拉手壳体与拉手骨架的松动,造成毁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的汽车外开门把手。

为实现上述目的,汽车外开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把手、转轴、联动臂轴和联动臂,所述底座和把手均设有内弧,将把手和底座内弧的两端分别连接,一端通过转轴的转动连接,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联动臂与转轴连接,所述连动轴穿入联动臂并固定在底座上。

进一步地,本装置还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固定连接在把手一侧的底座上。

进一步地,本装置还包括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设置在把手内侧的弧面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联动臂回位簧,所述联动臂回位簧设置在负重块上方,一端与联动臂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负重块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前垫片和后垫片,所述底座与把手两端连接位置分别设有前垫片和后垫片。

优选的,所述前垫片和后垫片为聚丙烯材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前门外开拉手总成,前垫片和后垫片采用的材料为一种聚丙烯塑料材质,有较高的强度,且减震垫具有很好的减震和缓冲性能,有效地增加了本发明的使用寿命,且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生产成本较低,稳定性较高,有效地避免了用力过大而造成的松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装置的汽车外开门把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a-a位置的剖面图;

图5是图3中b-b位置的剖面图;

图中:1是把手、2是感应器、3是锁芯盖、4是前垫片、5是后垫片、6是底座、7是联动臂、8是配重块、9是联动臂回位簧、10是联动臂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本发明的汽车外开门把手1,主要由底座6、把手1、转轴、联动臂7、联动臂轴10、联动臂回位簧9、前垫片4和后垫片5组成,其中底座6和把手1的其中一侧面上设有内弧,方便握手开门。把手1和底座6的内弧的弧面相对设置,并将内弧形的两端分别连接,一端通过横向设置在壳体内的转轴沿着把手1的长度方向转动连接,并盖上锁芯盖3,另一端活动连接,同时,转轴的一端与设置在底座内的联动臂7连接,并在联动臂7上穿入联动臂轴7,将穿入联动臂7的联动臂轴10固定在底座6上,将联动臂7可转动的固定在底座6上,如图5所示。

在把手1的一侧位置的底座6上固定一块配重块8,在配重块8的上方设置联动臂回位簧9,联动臂回位簧9的一端连接联动臂7,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负重块上,拉开把手1后,底座内转轴转动,带动联动臂7转动,同时拉动联动臂回位簧9,联动臂回位簧9受力伸长,松开把手后,在联动臂回位簧9的带动下,把手迅速回位。

在底座6与把手1两端的连接处底座6上分别设置聚丙烯材质材质的前垫片4和后垫片5,提高把手1的抗震性和缓冲性,增加把手1的使用寿命。前垫片4和后垫片5的结构与底座6和把手1的连接处的连接位置形状相适配。

如图4,同时在把手1内部设有感应器2,感应器2与车没ecu连接,提供一键开锁或闭锁功能。

本装置在实际安装到车体过程中,可以采用可拆卸式安装,首先将整个装置安装好,然后再安装到车体上,如果有零件损坏,可以随时进行更换,无需更换整个把手1,减少了使用成本,降低了更换难度,简单的零件更换可以自己完成,十分方便。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外开门把手,包括底座、把手、转轴、联动臂轴和联动臂,所述底座和把手的内侧为弧形结构,把手和底座的内弧形两端分别连接,一端通过设置在底座内的转轴的沿着把手长度方向转动连接,另一端为活动连接,所述联动臂与转轴连接,所述连动轴穿入联动臂并固定在底座上。其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前门外开拉手总成,前垫片和后垫片采用的材料为一种聚丙烯塑料材质,有较高的强度,且减震垫具有很好的减震和缓冲性能,有效地增加了本发明的使用寿命,且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生产成本较低,稳定性较高,有效地避免了用力过大而造成的松动。

技术研发人员:翁晓宇;成冲;朱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金鼎汽车锁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5
技术公布日:2018.0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