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用电线杆自动攀爬工具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73291发布日期:2019-01-18 23:44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电工用电线杆自动攀爬工具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工用电线杆自动攀爬工具箱。



背景技术:

电工作为特殊职业,其工作不仅技术要求高,而且存在一定危险,电线杆的日常维护充分依赖电工进行,但是现有技术中,电工在对电线杆进行维护时,不仅要攀爬,而且还需要随身背负大量的必备工具,在攀爬时不仅费力而且危险系数极高,急需研发一种能够自动攀爬电线杆的工具箱为电工工作降低负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工用电线杆自动攀爬工具箱,能够将电工工具沿着电线杆向上输送,减轻电工负重保证其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电工用电线杆自动攀爬工具箱,包括支撑架、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部的工具箱本体,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前端的用于沿着树干进行攀升或者下降的攀爬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动力组件;

所述攀爬组件包括一端与所述支撑架的一侧相固定连接的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的另一侧相拆卸设置、转动设置于所述弹性带内侧的若干滚轮,若干所述滚轮在所述弹性带内侧呈螺旋线状分布;

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转盘,所述转盘的转动轴心线与所述支撑架的厚度方向相平行,所述转盘上固定设置有沿其径向延伸的拨杆,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驱动所述转盘转动的变频电机;

所述工具箱本体包括焊接于所述支撑架上的框架、设置于所述框架内的若干将所述框架的内腔分隔成若干隔腔的格栅板,所述框架内侧以及所述格栅板的两侧面均设置有防撞层。

进一步改进的是:还包括手持遥控器,所述手持遥控器为红外线遥控器,所述变频电机的控制器上设置有红外线接收器。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拨杆的两端分别套装有橡胶保护套。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防撞层为海绵层。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将工具放置于工具箱本体内,电工攀升至电线杆上,启动变频电机带动转盘转动,继而带动拨杆转动,拨杆与电线杆抵触时在攀爬组件的配合下带动支撑架向上运动,继而将载着电工工具的工具箱本体向上输送,降低了电工的负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支撑架示意图;

图3为弹性带展开示意图。

其中:1、支撑架;2、弹性带;3、滚轮;4、转盘;5、拨杆;6、变频电机;7、工具箱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电工用电线杆自动攀爬工具箱,包括支撑架1、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上部的工具箱本体7,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前端的用于沿着树干进行攀升或者下降的攀爬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上的动力组件;

所述攀爬组件包括一端与所述支撑架1的一侧相固定连接的弹性带2,所述弹性带2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1的另一侧相拆卸设置、转动设置于所述弹性带2内侧的若干滚轮3,若干所述滚轮3在所述弹性带2内侧呈螺旋线状分布;

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上的转盘4,所述转盘4的转动轴心线与所述支撑架1的厚度方向相平行,所述转盘4上固定设置有沿其径向延伸的拨杆5,所述支撑架1上还设置有驱动所述转盘4转动的变频电机6;

所述工具箱本体7包括焊接于所述支撑架1上的框架、设置于所述框架内的若干将所述框架的内腔分隔成若干隔腔的格栅板,所述框架内侧以及所述格栅板的两侧面均设置有防撞层。

为了方便远程遥控,还包括手持遥控器,所述手持遥控器为红外线遥控器,所述变频电机6的控制器上设置有红外线接收器。

为了有效保护拨杆5防止其过快被磨损,所述拨杆5的两端分别套装有橡胶保护套。

为了防止在输送过程中电动工具被工具箱本体7的侧壁撞击损坏,所述防撞层为海绵层。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其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工用电线杆自动攀爬工具箱,包括支撑架、工具箱本体,攀爬组件、设置于支撑架上的动力组件,攀爬组件包括一端与支撑架的一侧相固定连接的弹性带,弹性带的另一端与支撑架的另一侧相拆卸设置、转动设置于弹性带内侧的若干滚轮,若干滚轮在弹性带内侧呈螺旋线状分布,动力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支撑架上的转盘,转盘的转动轴心线与支撑架的厚度方向相平行,转盘上固定设置有沿其径向延伸的拨杆,支撑架上还设置有驱动转盘转动的变频电机,工具箱本体包括焊接于支撑架上的框架、设置于框架内的若干将框架的内腔分隔成若干隔腔的格栅板,框架内侧以及格栅板的两侧面均设置有防撞层。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梅;陈辉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泉港鑫明商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28
技术公布日:2019.0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