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带切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4413发布日期:2019-05-11 00:53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带切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皮带切边装置。



背景技术:

皮带通常有单层皮带与双层皮带,双层皮带需要将两个单层皮带相缝合构成,从而需要将单层皮带一侧的边缘进行切薄,从而在两个单层皮带的切薄位置进行缝合,使得皮带更加美观。现有技术中,都是通过人工手动将单层皮带一侧的边缘进行切薄,其存在加工效率低、废品率高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废品率的皮带切边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皮带切边装置,包括定位座、转动压辊、传动辊以及切刀,所述定位座设置有供皮带穿过的间隙,所述转动压辊与传动辊相配合设置在所述定位座的后侧并且两者之间设置有供皮带穿过的间隙,所述切刀置于所述转动压辊与传动辊之间间隙的相对定位座的另一侧位置,所述转动压辊中部设置有相对其两端呈凹陷设置的凹陷部。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切边操作时,皮带由定位座进行定位,转动压辊与传动辊将皮带压紧将皮带送入,由于转动压辊中部设置有相对其两端呈凹陷设置的凹陷部,使得皮带的两侧压得更低,而中部相对两侧位置较高,从而切刀只能对皮带的两侧位置进行切薄。因此,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废品率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转动压辊包括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所述第一压辊分别设置在第二压辊的两端并与第二压辊呈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压辊可相对第一压辊转动设置,所述凹陷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压辊上,所述凹陷部的一端呈圆弧状设置,所述第二压辊设置有使其回转的复位机构以及对其回转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皮带由定位座进行,皮带前端置于第二压辊的凹陷部的圆弧状位置,传动辊与转动压辊转动带动皮带前进,从而将皮带的前端边缘的切薄部呈圆弧状,皮带继续前进,由于凹陷部后段对皮带的压紧力较小从而第二压辊不再转动,而第一压辊则继续转动,使得切刀只对皮带的后部的两侧位置进行切薄。一根皮带切薄操作完成后,第二压辊由于复位机构作用回复到启示位置,并通过定位机构进行定位,以使得后续皮带切薄操作能够得到顺利进行。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压辊设置有与其联动的转轴,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连接座以及与连接座相连接的定位件,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定位件相配合的定位凸块。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定位件与定位凸块配合使得第二压辊在回转位置得到定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件与所述连接座螺纹配合连接。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调节定位件,使得第二压辊的回转位置得到调节。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定位座与转动压辊分别安装在所述安装架的两侧,所述定位座包括呈对称设置的两组连接板与压脚,所述压脚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安装架相连接,所述连接板上呈横向设置有条形调节孔。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调节连接板的横向位置,以适应不同型号的皮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转动压辊实施例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转动压辊实施例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附图4,本发明公开的皮带切边装置,包括定位座1、转动压辊2、传动辊3以及切刀4,所述定位座1设置有供皮带穿过的间隙,所述转动压辊2与传动辊3相配合设置在所述定位座1的后侧并且两者之间设置有供皮带穿过的间隙,所述切刀4置于所述转动压辊2与传动辊3之间间隙的相对定位座1的另一侧位置,所述转动压辊2中部设置有相对其两端呈凹陷设置的凹陷部201。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切边操作时,皮带由定位座1进行定位,转动压辊2与传动辊3将皮带压紧将皮带送入,由于转动压辊2中部设置有相对其两端呈凹陷设置的凹陷部201,使得皮带的两侧压得更低,而中部相对两侧位置较高,从而切刀4只能对皮带的两侧位置进行切薄。因此,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废品率的技术效果。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转动压辊2包括第一压辊21与第二压辊22,所述第一压辊21分别设置在第二压辊22的两端并与第二压辊22呈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压辊22可相对第一压辊21转动设置,所述凹陷部201设置在所述第二压辊22上,所述凹陷部201的一端呈圆弧状设置,所述第二压辊22设置有使其回转的复位机构以及对其回转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皮带由定位座1进行,皮带前端置于第二压辊22的凹陷部201的圆弧状位置,传动辊3与转动压辊2转动带动皮带前进,从而将皮带的前端边缘的切薄部呈圆弧状,皮带继续前进,由于凹陷部201后段对皮带的压紧力较小从而第二压辊22不再转动,而第一压辊21则继续转动,使得切刀4只对皮带的后部的两侧位置进行切薄。一根皮带切薄操作完成后,第二压辊22由于复位机构作用回复到启示位置,并通过定位机构进行定位,以使得后续皮带切薄操作能够得到顺利进行。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压辊22设置有与其联动的转轴23,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连接座24以及与连接座24相连接的定位件25,所述转轴23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定位件25相配合的定位凸块231。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定位件25与定位凸块231配合使得第二压辊22在回转位置得到定位。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件25与所述连接座24螺纹配合连接。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调节定位件25,使得第二压辊22的回转位置得到调节。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还包括安装架5,所述定位座1与转动压辊2分别安装在所述安装架5的两侧,所述定位座1包括呈对称设置的两组连接板11与压脚12,所述压脚12与连接板1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1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安装架5相连接,所述连接板11上呈横向设置有条形调节孔111。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调节连接板11的横向位置,以适应不同型号的皮带。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皮带切边装置,包括定位座、转动压辊、传动辊以及切刀,所述定位座设置有供皮带穿过的间隙,所述转动压辊与传动辊相配合设置在所述定位座的后侧并且两者之间设置有供皮带穿过的间隙,所述切刀置于所述转动压辊与传动辊之间间隙的相对定位座的另一侧位置,所述转动压辊中部设置有相对其两端呈凹陷设置的凹陷部。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废品率的技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何瑞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明治皮具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25
技术公布日:2019.0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