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锁把手结构。
背景技术:
电子防盗锁广泛的运用于安全技术防范领域,现行的电子防盗锁的指纹模块多数设置于锁体上,在开门的时候先要将手指在锁体上进行指纹识别,在锁体进行指纹识别之后需要再将手放在把手上驱动把手开门,需要进行两步操作,且内部连接线排线不合理,易因把手长时间使用而导致连接线磨损,而造成功能失效,导致产品出现故障,引发的退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开锁的智能锁把手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智能锁,包括把手、门锁面板、门锁驱动机构和指纹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的指纹头安装在把手上。
把手包括连接部和握把部,所述的指纹识别模块的指纹头安装在把手的握把部与连接部的交界处。
在连接部摆轮之间设有供指纹模块连接线穿过的过线凹槽。
在智能锁面板上安装有梳理导线的导线架,导线架上设有供其它模块连接线活动的导线槽。
在导线架的一侧边设有供指纹模块连接线活动的平整面。
所述的导线架上安装有压紧导线的压板。
在压板与导线之间设有导线硅胶。
所述的导线槽为导线架折弯成l形结构并与面板形成供导线活动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指纹头安装在把手上,便于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开锁,开锁时可以一边识别指纹,指纹识别后可直接使用手开锁,不需要移动手的位置,开锁时把手旋转使得指纹模块连接线活动时起到保护及防止磨损,导线架的设置使得指纹模块连接线无法在活动过程中窜入其他结构空间中,进而得到大大的提升了产品寿命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把手与面板连接的剖视图;
图2为指纹模块连接线分布在面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导线架与面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智能锁,包括把手2、门锁面板9、门锁驱动机构10(门锁驱动机构为市面现有技术与
本技术:
解决技术问题不相关,在此不做详细阐述了)和指纹识别模块11,指纹识别模块的指纹头3安装在把手2上。通过将指纹头安装在把手上,便于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开锁,开锁时可以一边识别指纹,指纹识别后可直接使用该只手开锁,不需要移动手的位置。
把手2包括连接部和握把部,为了握住把手的手方便开锁,将所述的指纹识别模块的指纹头3安装在把手2的握把部与连接部的交界处。这样指纹识别开锁和旋转把手可以更加方便。
为了指纹模块连接线减少磨损,在连接部摆轮4之间设有供指纹模块连接线5穿过的过线凹槽,该过线凹槽的设置保护连接线的同时降低了安装的难度。所述的导线架1上安装有压紧导线的压板7。在压板7与导线之间设有导线硅胶6。所述的导线硅胶及压板可起到保护指纹模块连接线及固定作用,指纹模块连接线经把手与摆轮凹槽且使用导线硅胶及压板固定保护指纹模块连接线;可直接将该套智能锁把手安装指纹头及导线装置安装于前面板上,产品使用过程中开锁时把手旋转使得指纹模块连接线活动时起到保护及防止磨损。
为了指纹模块连接线和其它电子件连接线在门锁工作的时候与其它机械活动部件不产生摩擦,在智能锁面板上安装有梳理导线的导线架1,导线架1上设有供其它模块连接线8活动的导线槽。在导线架1的一侧边设有供指纹模块连接线5活动的平整面。该平整面的设置使得导线与该面接触的时候摩擦小,磨损小,进而增加导线的使用寿命。所述的导线槽为导线架1折弯成l形结构并与面板形成供导线活动的空间。该空间有效的对内部连接线进行排理及保护,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导线架的设置使得指纹模块连接线无法在活动过程中窜入其他结构空间中,进而得到大大的提升了产品寿命的作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领域内普通的技术人员的简单更改和替换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智能锁把手安装结构,包括把手、门锁面板、门锁驱动机构和指纹识别模块,其特征在于:指纹识别模块的指纹头安装在把手上;把手包括连接部和握把部,所述的指纹识别模块的指纹头安装在把手的握把部与连接部的交界处;在连接部摆轮之间设有供指纹模块连接线穿过的过线凹槽;在智能锁面板上安装有梳理导线的导线架,导线架上设有供其它模块连接线活动的导线槽;在导线架的一侧边设有供指纹模块连接线活动的平整面;所述的导线架上安装有压紧导线的压板;在压板与导线之间设有导线硅胶;所述的导线槽为导线架折弯成l形结构并与面板形成供导线活动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