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力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90210发布日期:2020-08-18 17:47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力钳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大力钳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力钳使用很广,也演变出很多细分的大力钳,但在调节大力钳开口的大小和咬合方面不太理想,存在咬合不够直接、调节不够畅顺,使用寿命短,直接原因是调节螺栓32的连杆322缺少固定,在旋转调节螺检32时偏离中心轴位置,因出现左右摆动而不够畅顺,连杆322容易变形,在大力钳工作时因不断的发力导致调节螺栓32的丝杆321容易出现扭曲,丝牙损坏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的一种改进,它具有简单易改,成本低,可批量生产的特点,同时也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使用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大力钳,它包括固定钳头1、活动钳头2、固定抓手3、活动抓手4、连接件5、松开扳手6和弹簧7。所述固定钳头1连接固定抓手3,所述活动钳头2分别与固定抓手3和活动抓手4相连接,所述活动抓手4又分别与松开扳手6和连接件5相连接.所述弹簧7一端连接活动钳头2,另一端连接固定抓手3。固定抓手3包括管件31、调节螺栓32和转环33,所述管件31是一“u”型件,一端缩小后连接丝口,所述丝口连接调节螺栓32,另一端拓展后连接固定钳头1。所述调节螺栓32包括手轮、丝杆321和连杆322。所述丝杆321与所述丝口连接。所述转环33是一中间穿孔的圆环,在管件31的内腔内套在调节螺栓32的连杆322上,圆环的内径大于连杆322的外径又小于调节螺栓32的丝杆321外径,圆环的外径小于调节螺栓32上下移动时连杆322对应在管件31内腔内所能容纳的最大圆柱的外径,圆环的厚度小于连杆322的长度。所述连杆322穿过转环33与连接件5相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固定抓手构造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转环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调节螺栓构造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管件在转环处对应的断面构造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固定钳头1、活动钳头2、固定抓手3、活动抓手4、连接件5、松开扳手6、弹簧7、管件31、调节螺栓32、转环33、丝杆321、连杆32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对两把新买的大力钳改进前后进行对比试验

新买两把大力钳,对其中一把进行改进,另一把当做参照物。

所述大力钳包括固定钳头1、活动钳头2、固定抓手3、活动抓手4、连接件5、松开扳手6和弹簧7。所述固定钳头1连接固定抓手3,所述活动钳头2分别与固定抓手3和活动抓手4相连接,所述活动抓手4又分别与松开扳手6和连接件5相连接.所述弹簧7一端连接活动钳头2,另一端连接固定抓手3。所述固定抓手3包括管件31、调节螺栓32和转环33,所述管件31是一“u”型件,一端缩小后连接丝口,丝口连接调节螺栓32,另一端拓展后连接固定钳头1和活动钳头2。调节螺栓32包括手轮、丝杆321和连杆322。所述丝杆321与丝口连接。所述转环33是一中间穿孔的圆环,在管件31的内腔内套在调节螺栓32的连杆322上,转环33的内径大于连杆322的外径又小于调节螺栓32的丝杆321的外径,转环33的外径小于调节螺栓32上下移动时连杆322对应在管件31内腔内所能容纳的最大圆柱的外径。所述连杆322穿过转环33与连接件5相接触。

取出大力钳的调节螺栓32,通过车床将调节螺栓32远离手轮的一端削小成连杆322,连杆322与丝杆321的丝牙之间形成一个台阶。找一个圆柱形金属件,通过车床加工成内径大于连杆322的直径,外径小于调节螺栓32上下移动时连杆322对应在管件31内腔内所能容纳的最大圆柱的外径,长度小于连杆322的长度的转环33。将调节螺栓32装回到管件31原来的位置,从管件31内取出连接件5,将转环33放入管件31内腔内套到连杆322上,装回连接杆5,这样就完或了对大力钳的改进。通过旋转调节螺栓32,转环33跟随着前后移动,转环33固定了调节螺栓32在管件31中的位置。通过对改进前后两把大力钳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改进后的大力钳咬力更足,旋转调节螺栓32更加灵活畅顺。通过使用就可以判断哪一把大力钳是经过改进的,而不用肉眼进行识别。

2、对一把用旧的大力钳进行改进前后对比试验

取一把与上述同款的用旧的大力钳,可以发现由于长时间的使用,连杆322已经偏离了中心位置,旋转调节螺栓32时,连杆和丝杆321都紧靠着管件31的内腔壁进行摩擦,使旋转调节螺栓变得不够畅顺。我们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对它进行改进,改进后效果立即体现出来,调节变得更加柔顺,咬合更加直接有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大力钳,它包括固定钳头(1)、活动钳头(2)、固定抓手(3)、活动抓手(4)、连接件(5)、松开扳手(6)和弹簧(7),所述固定抓手(3)包括管件(31)、调节螺栓(32)和转环(33),所述调节螺栓(32)包括手轮、丝杆(321)和连杆(322)。其特征是:包括管件(31)、调节螺栓(32)、连接件(5)、转环(33)。所述固定钳头(1)连接固定抓手(3),所述活动钳头(2)分别与固定抓手(3)和活动抓手(4)相连接,所述活动抓手(4)又分别与松开扳手(6)和连接件(5)相连接,所述弹簧(7)一端连接活动钳头(2),另一端连接固定抓手(3),所述管件(31)是一“u”型件,一端连接丝口,丝口又连接调节螺栓(32),另一端连接固定钳头(1),所述连杆(322)穿过转环(33)与连接件(5)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力钳,其特征是:所述转环(33)是中间穿孔的圆环,在管件(31)内腔内套在调节螺栓(32)的连杆(3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力钳,其特征是:所述转环(33)的内径大于连杆(322)的外径又小于调节螺栓(32)的丝杆(321)外径,转环(33)的外径小于调节螺栓(32)上下移动时连杆(322)对应在管件(31)内腔内所能容纳的最大圆柱的外径,转环(33)的厚度小于连杆(322)的长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是一种大力钳,它包括固定钳头、活动钳头、固定抓手、活动抓手、连接件、松开扳手和弹簧;所述固定抓手包括管件、调节螺栓和转环;所述调节螺栓包括手轮、丝杆和连杆。所述固定钳头连接固定抓手,所述活动钳头分别与固定抓手和活动抓手相连接,所述活动抓手又分别与松开扳手和连接件相连接,所述弹簧一端连接活动钳头,另一端连接固定抓手;所述管件是一“U”型件,一端连接丝口,丝口连接调节螺栓,另一端连接固定钳头,所述连杆穿过转环与连接件相接触。转环起到稳定调节螺栓的作用,使大力钳的咬合更为直接,使用更加灵活,寿命更加长久。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庄任抄
技术研发日:2019.12.26
技术公布日:2020.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