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尼龙棒拆装的专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7452发布日期:2020-06-23 22:28阅读:2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尼龙棒拆装的专用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维修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尼龙棒拆装的专用工具。



背景技术:

尼龙棒的拆卸是在生产过程中,机修工检修时必须完成的重要工作。现有的装卸方法是直接采用简单的工具,例如撬棍、铁锤及螺丝等工具进行装卸,采用此种方式进行更换尼龙棒,装卸费时费力且工作效率低,而且用力过大,易损坏靠背轮或尼龙棒。

特别是在生产过程中尼龙棒突然断裂,造成设备带负荷停机,尼龙棒更换起来更是困难,必须两人配合用锤子和撬杠才能完成尼龙棒的更换,大大增加了设备影响时间,现制作一种快速轻松更换尼龙棒装置,能快速方便装卸尼龙棒。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尼龙棒拆装的专用工具,能够快速方便装卸尼龙棒。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尼龙棒拆装的专用工具,包括支撑主梁、驱动机构、固定座和推动杆,所述支撑主梁沿长度方向穿设滑动设置在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与被维修主体件相对固定设置,所述推动杆平行且间距于支撑主梁设置,所述推动杆沿轴线方向抵接在尼龙棒的一端,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固定座上,且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支撑主梁与固定座相对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杆、支撑杆和驱动头,所述支撑主梁上朝向驱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被驱动结构,所述驱动头设置在驱动杆的一端上,且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为驱动端,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支撑设置滑动座上,且另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设置在驱动杆靠近驱动头的杆体上,且所述驱动杆的转动方向与支撑主梁的移动方向共面,所述驱动头通过驱动杆的转动抵接或远离于被驱动结构;通过驱动杆转动驱动支撑横梁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被驱动结构为线性的齿条板,所述驱动头为固定设置的圆柱齿轮,且所述圆柱齿轮在转动状态下与齿条板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为内包含供支撑主梁穿过的穿过孔,所述固定座在相对于驱动头的一侧壁上贯通开设有连通口,且所述连通口位于驱动头的转动路径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上包含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推动杆同侧设置,且所述限位块、推动杆分别位于被拆卸的尼龙棒轴向方向上的两侧,所述限位块抵接在被维修主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推动杆的杆头部可拆卸式的设置有套筒。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为:手持固定座,并且将所述限位块抵接在联轴器的一端面上,推动支撑主梁使推动杆的自由端抵接在穿入联轴器上尼龙棒上,然后转动所述驱动杆,使得驱动杆端部的齿轮以铰接轴为中心向有推动杆的一侧转动,在齿轮转动到啮合支撑主梁上的轮齿时,继续转动的驱动杆进而驱动支撑主梁移动,则推动杆推动尼龙棒位移,利用杠杆原理,使工人更省力,能够轻松抵压尼龙棒;在一次行程结束后,反向转动驱动杆,支撑主梁反向位移,直至齿轮脱离啮合状态,然后手动推入支撑主梁使推动杆抵接尼龙棒,然后转动驱动杆进行下一次的压入动作,依次循环直至尼龙棒被压入或压出联轴器;其整体结构,利用杠杆原理更加省力,能轻松装拆尼龙棒。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工作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工作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与驱动机构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一种尼龙棒拆装的专用工具,包括支撑主梁3、驱动机构、固定座8和推动杆6,所述支撑主梁3沿长度方向穿设滑动设置在固定座8上,所述固定座8通过人工手持与被维修主体件1相对固定设置,被维修主体1为联轴器,所述推动杆6通过连接杆5平行且间距于支撑主梁3设置,所述推动杆6沿尼龙棒2的轴线方向抵接在尼龙棒2的一端,所述固定座8上包含有限位块12,所述限位块12与推动杆6同侧设置,且所述限位块12、推动杆6分别位于被拆卸的尼龙棒2轴向方向上的两侧,所述限位块抵接在被维修主体1上,也即联轴器的端面上,且限位块12与尼龙棒的另一端错位设置,也即限位块12间距于尼龙棒的安装孔,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固定座8上,且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支撑主梁3与固定座8相对滑动,从而使得推动杆6相对于固定座8位移,从而压入或压出尼龙棒2。

推动杆6的头部增设可拆卸设置的不同直径的套筒,以方便更换,便于在拆装不同大小的尼龙棒时使用,增加其适用范围。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杆10、支撑杆9和驱动头7,所述支撑主梁3上朝向驱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被驱动结构4,所述被驱动结构4为一体设置在支撑横梁3上的线性的齿条板,其齿面朝向驱动机构,所述驱动头7设置在驱动杆10的一端上,且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为驱动端,也即手持端,所述驱动头7为固定设置的圆柱齿轮,圆柱齿轮与驱动杆10相对固定,圆柱齿轮的轴线垂直于转动平面,且所述圆柱齿轮在转动状态下与齿条板啮合,所述支撑杆9的一端支撑固定设置滑动座8上,且另一端通过铰接轴13铰接设置在驱动杆10靠近驱动头7的杆体上,以形成杠杆结构,且所述驱动杆10的转动方向与支撑主梁3的移动方向共面,所述驱动头7通过驱动杆10的转动抵接或远离于被驱动结构4;通过驱动杆10转动驱动支撑横梁3沿其长度方向往复滑动。

工作方式为:手持固定座,并且将所述限位块抵接在联轴器的一端面上,推动支撑主梁使推动杆的自由端抵接在穿入联轴器上尼龙棒上,然后转动所述驱动杆,使得驱动杆端部的齿轮以铰接轴为中心向有推动杆的一侧转动,在齿轮转动到啮合支撑主梁上的轮齿时,继续转动的驱动杆进而驱动支撑主梁移动,则推动杆推动尼龙棒位移,利用杠杆原理,使工人更省力,能够轻松抵压尼龙棒;在一次行程结束后,反向转动驱动杆,支撑主梁反向位移,直至齿轮脱离啮合状态,然后手动推入支撑主梁使推动杆抵接尼龙棒,然后转动驱动杆进行下一次的压入动作,依次循环直至尼龙棒被压入或压出联轴器;其整体结构,利用杠杆原理更加省力,能轻松装拆尼龙棒。

在固定座上还设有转动限位销17,其位于驱动杆10、驱动头7的转动路径上,其远离于推动杆6的一侧,所述转动限位销17限位驱动杆10在压入尼龙棒时的转动行程。

所述固定座8为内包含供支撑主梁3穿过的穿过孔15,所述固定座8在相对于驱动头7的一侧壁上贯通开设有连通口14,且所述连通口14位于驱动头7的转动路径上,以使得结构更紧凑。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尼龙棒拆装的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主梁(3)、驱动机构、固定座(8)和推动杆(6),所述支撑主梁(3)沿长度方向穿设滑动设置在固定座(8)上,所述固定座(8)与被维修主体件(1)相对固定设置,所述推动杆(6)平行且间距于支撑主梁(3)设置,所述推动杆(6)沿轴线方向抵接在尼龙棒(2)的一端,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固定座(8)上,且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支撑主梁(3)与固定座(8)相对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尼龙棒拆装的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杆(10)、支撑杆(9)和驱动头(7),所述支撑主梁(3)上朝向驱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被驱动结构(4),所述驱动头(7)设置在驱动杆(10)的一端上,且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为驱动端,所述支撑杆(9)的一端支撑设置固定座(8)上,且另一端通过铰接轴(13)铰接设置在驱动杆(10)靠近驱动头(7)的杆体上,且所述驱动杆(10)的转动方向与支撑主梁(3)的移动方向共面,所述驱动头(7)通过驱动杆(10)的转动抵接或远离于被驱动结构(4);通过驱动杆(10)转动驱动支撑主梁(3)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尼龙棒拆装的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被驱动结构(4)为线性的齿条板,所述驱动头(7)为固定设置的圆柱齿轮,且所述圆柱齿轮在转动状态下与齿条板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尼龙棒拆装的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8)为内包含供支撑主梁(3)穿过的穿过孔(15),所述固定座(8)在相对于驱动头(7)的一侧壁上贯通开设有连通口(14),且所述连通口(14)位于驱动头(7)的转动路径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尼龙棒拆装的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8)上包含有限位块(12),所述限位块(12)与推动杆(6)同侧设置,且所述限位块(12)、推动杆(6)分别位于被拆卸的尼龙棒(2)轴向方向上的两侧,所述限位块抵接在被维修主体件(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尼龙棒拆装的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杆(6)的杆头部可拆卸式的设置有套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尼龙棒拆装的专用工具,包括支撑主梁、驱动机构、固定座和推动杆,所述支撑主梁沿长度方向穿设滑动设置在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与被维修主体件相对固定设置,所述推动杆平行且间距于支撑主梁设置,所述推动杆沿轴线方向抵接在尼龙棒的一端,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固定座上,且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支撑主梁与固定座相对滑动,能够快速方便装卸尼龙棒。

技术研发人员:边甫风;邱雷;李春龙;杨生褔;毛帅;朱朋军;程鹏;许好杰;王军伟;丁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拜城县众泰煤焦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2
技术公布日:2020.06.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