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落地钟隐藏式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21520发布日期:2020-07-17 15:55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落地钟隐藏式把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钟表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落地钟隐藏式把手。



背景技术:

落地钟通常设置有钟摆仓,钟摆仓通常采用铰接的门板密封,为了便于门板的开启,通常门板上设置凸起的把手,凸起的把手通常影响美观,破坏门板饰面的整体性,搬运或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剐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落地钟隐藏式把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落地钟隐藏式把手,包括把手座、设置于所述把手座上的把手本体,所述把手座设有前侧开口的把手腔,所述把手本体中上部与所述把手座转动连接,所述把手本体转动轴线左右水平延伸,所述把手本体内侧设有上下延伸的容置槽,所述把手本体的转轴转动连接有副把手,所述副把手顶部向斜后上方延伸且伸出所述把手本体后侧,所述副把手处于自由状态,所述副把手顶部与所述把手腔后侧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把手本体与所述把手座之间连接有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对所述把手本体施加有迫使把手本体底部向内转动的扭力,所述把手本体处于收缩状态,所述把手本体前侧不超过所述把手座前侧表面。

上述设计中通过在把手座上设置容纳把手本体的把手腔,通过按压把手本体顶部使得把手本体翘起,便于把手本体的握持,使得整个把手整体性好,便于隐藏设计,防止把手的剐蹭,复位弹性件便于把手本体的复位,副把手便在把手旋转过程中与把手本体产生交叉,便于把手本体的握持。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把手本体前侧顶部设有弧形凹坑,便于把手本体的下压以及便于便于标识下压点。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套在所述把手本体转轴上的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连接所述把手本体,所述扭簧另一端连接所述把手座,结构简单,体积小。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副把手内侧底部设有缓冲副磁铁,所述把手腔与所述缓冲副磁铁正对处设有缓冲主磁铁,所述缓冲主磁铁与所述缓冲副磁铁相对一面极性相同,防止把手本体在松脱后回弹力过大敲击把手座,提升把手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把手座上设置容纳把手本体的把手腔,通过按压把手本体顶部使得把手本体翘起,便于把手本体的握持,使得整个把手整体性好,便于隐藏设计,防止把手的剐蹭,复位弹性件便于把手本体的复位,副把手便在把手旋转过程中与把手本体产生交叉,便于把手本体的握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在图中1.把手座,2.把手腔,3.缓冲副磁铁,4.容置槽,5.缓冲主磁铁,6.把手本体,7.弧形凹坑,8.复位弹性件,9.副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种落地钟隐藏式把手,包括把手座1、设置于所述把手座1上的把手本体6,所述把手座1设有前侧开口的把手腔2,所述把手本体6中上部与所述把手座1转动连接,所述把手本体6转动轴线左右水平延伸,所述把手本体6内侧设有上下延伸的容置槽4,所述把手本体6的转轴转动连接有副把手9,所述副把手9顶部向斜后上方延伸且伸出所述把手本体6后侧,所述副把手9处于自由状态,所述副把手9顶部与所述把手腔2后侧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把手本体6与所述把手座1之间连接有复位弹性件8,所述复位弹性件8对所述把手本体6施加有迫使把手本体6底部向内转动的扭力,所述把手本体6处于收缩状态,所述把手本体6前侧不超过所述把手座1前侧表面。

上述设计中通过在把手座1上设置容纳把手本体6的把手腔2,通过按压把手本体6顶部使得把手本体6翘起,便于把手本体6的握持,使得整个把手整体性好,便于隐藏设计,防止把手的剐蹭,复位弹性件8便于把手本体6的复位,副把手9便在把手旋转过程中与把手本体6产生交叉,便于把手本体6的握持。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把手本体6前侧顶部设有弧形凹坑7,便于把手本体6的下压以及便于便于标识下压点。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位弹性件8为套在所述把手本体6转轴上的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连接所述把手本体6,所述扭簧另一端连接所述把手座1,结构简单,体积小。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副把手9内侧底部设有缓冲副磁铁3,所述把手腔2与所述缓冲副磁铁3正对处设有缓冲主磁铁5,所述缓冲主磁铁5与所述缓冲副磁铁3相对一面极性相同,防止把手本体6在松脱后回弹力过大敲击把手座1,提升把手的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落地钟隐藏式把手,包括把手座、设置于所述把手座上的把手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座设有前侧开口的把手腔,所述把手本体中上部与所述把手座转动连接,所述把手本体转动轴线左右水平延伸,所述把手本体内侧设有上下延伸的容置槽,所述把手本体的转轴转动连接有副把手,所述副把手顶部向斜后上方延伸且伸出所述把手本体后侧,所述副把手处于自由状态,所述副把手顶部与所述把手腔后侧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把手本体与所述把手座之间连接有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对所述把手本体施加有迫使把手本体底部向内转动的扭力,所述把手本体处于收缩状态,所述把手本体前侧不超过所述把手座前侧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落地钟隐藏式把手,其特征是,所述把手本体前侧顶部设有弧形凹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落地钟隐藏式把手,其特征是,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套在所述把手本体转轴上的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连接所述把手本体,所述扭簧另一端连接所述把手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落地钟隐藏式把手,其特征是,所述副把手内侧底部设有缓冲副磁铁,所述把手腔与所述缓冲副磁铁正对处设有缓冲主磁铁,所述缓冲主磁铁与所述缓冲副磁铁相对一面极性相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落地钟隐藏式把手,包括把手座、把手本体,把手座设有把手腔,把手本体中上部与把手座转动连接,把手本体内侧设有容置槽,把手本体的转轴转动连接有副把手,副把手顶部向斜后上方延伸且伸出把手本体后侧,副把手处于自由状态,副把手顶部与把手腔后侧之间留有间隙,把手本体与把手座之间连接有复位弹性件,把手本体处于收缩状态,把手本体前侧不超过把手座前侧表面。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把手座设置把手腔,通过按压把手本体顶部使得把手本体翘起,便于把手本体的握持,使得整个把手整体性好,便于隐藏设计,防止把手的剐蹭,复位弹性件便于把手本体的复位,副把手便在把手旋转过程中与把手本体产生交叉,便于把手本体的握持。

技术研发人员:吴其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赫姆勒钟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3
技术公布日:2020.07.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