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还书机器人上的出书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24951发布日期:2020-05-12 18:39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还书机器人上的出书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还书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还书机器人上的出书机构。



背景技术:

当我们将书籍归还到书架时,常会遇到一下几个问题:书籍数目太多,一本一本归还到其摆放位置工作量太大,费时费力;书籍如果归还不及时,影响他人的借书过程;还书处书籍过多影响图书馆整体美观;还书找不到位置就随意插放,导致秩序混乱,这些问题不断地发生全国三千多公共图书馆,小、初、高、大学设立的校图书馆,街边的书店等,不仅影响借书的效率,还容易造成图书馆秩序混乱。解决好图书馆还书问题,也符合当代的文化健康的要求。对以上问题的解决方案仍然是使用人力归还的方式,这种方式占图书馆、书店运营成本的很大一部分,且尚不能对归还的书籍进行高效的整理,并且不符合当下智能化的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出书机构,该出书机构应用在智能还书机器人设备上,极大的方便了书本的整理和归架,达到节省人力和时间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还书机器人上的出书机构,包括底板、支撑板、抬书板和存书盒;所述支撑板位于底板的中部上方;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底板不接触;所述底板的一端设有抬书板,所述抬书板的一端设有存书盒;所述底板上设有电机一、传动链和传送带一;所述传送带一位于底板的中部;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通过传动链带动底板上的传送带一进行传动;所述传送带一上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底板靠近抬书板的一侧还设有电机三,所述抬书板靠近存书盒的一侧设有传动轴;所述电机三通过链条与传动轴相连接;所述存书盒的两侧设有舵机和旋转臂;所述存书盒的下方设有滑槽,所述存书盒的下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可旋转云台;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升降板、光杠和电机二;所述升降板在电机二的带动下沿光杠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舵机和旋转臂相连,用以控制旋转臂的转动。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一侧设有电机四和传送带二,所述传送带二一端与电机四的输出轴相连,另外两端分别与云台和滑槽相连,通过电机四带动云台和存书盒沿滑槽移动。

优选的,该出书机构应用在智能还书机器人上,用于对书籍归架前的整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该出书机构中,通过升降板可以控制只允许一本图书通过并传送到抬书板,进而实现了对该图书的精确归架整理。

(2)该出书机构中,通过设置抬书板,可以使横向的图书在抬书板的作用下竖向推入到存书盒中,从而实现了后续的传递工作。

(3)在存书盒中设置有可旋转的云台,该云台可以实现对竖向书籍的角度调整,方便后续书籍的夹取。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书机构,属于自动还书机器人的书籍还书、整理和分拣工序,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极大的方便了书本的整理和归架,达到节省人力和时间的目的。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其中:

图1-图4是本实用新型出书机构的组成结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出书机构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出书机构应用在还书机器人上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1-底板、1-1-电机一、1-2-传动链、1-3-传送带一、2-支撑板、2-1升降板,2-2-光杠、2-3-电机二、3-推板、4-抬书板、4-1-电机三、4-2-传动轴、5-存书盒、5-1-舵机、5-2-旋转臂、6-云台、6-1-电机四、6-2-传送带二、7-滑槽、8-机体、8-1-放书板、9-归架手臂机构、10-触控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出书机构,结构如图1-5所示,包括底板1、支撑板2、抬书板4和存书盒5;所述支撑板2位于底板1的中部上方;所述支撑板2的底部与底板1不接触;所述底板1的一端设有抬书板4,所述抬书板4的一端设有存书盒5;所述底板1上设有电机一1-1、传动链1-2和传送带一1-3;所述传送带一1-3位于底板1的中部;所述电机一1-1的输出轴通过传动链1-2带动底板1上的传送带一1-3进行传动;所述传送带一1-3上固定连接有推板3;所述底板1靠近抬书板4的一侧还设有电机三4-1,所述抬书板4靠近存书盒5的一侧设有传动轴4-2;所述电机三4-1通过链条与传动轴4-2相连接;所述存书盒5的两侧设有舵机5-1和旋转臂5-2;所述存书盒5的下方设有滑槽7,所述存书盒5的下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可旋转云台6;所述支撑板2上设有升降板2-1、光杠2-2和电机二2-3;所述升降板2-1在电机二2-3的带动下沿光杠2-2上下移动;所述舵机5-1和旋转臂5-2相连,用以控制旋转臂5-2的转动;所述滑槽7的一侧设有电机四6-1和传送带二6-2,所述传送带二6-2一端与电机四6-1的输出轴相连,另外两端分别与云台6和滑槽7相连,通过电机四6-1带动云台6和存书盒5沿滑槽7移动。

该出书机构应用在智能还书机器人上,用于对书籍归架前的整理,如图6所示。具体地,该智能还书机器人包括机体8、出书机构、归架手臂机构9和控制系统。其中出书机构设置在机体8内部,出书机构中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在机体8上。该机体8的外部设有两个触控显示屏10和放书板8-1,其中放书板8-1上设有rfid模块用于识别图书的相关信息。放书板8-1下翻,其上的图书进入到出书机构的底板1上,通过传送带一1-3上的推板3推动书本向抬书板4处移动,同时控制系统通过rfid模块读出的图书厚度信息控制升降板2-1移动至合适高度,以确保该图书顺利通过;当图书在推板的作用下移动到抬书板4处时,电机三4-1通过传动轴4-2将抬书板上的图书竖起至存书盒5,然后舵机5-1带动旋转臂5-2向图书方向转动以固定住存书盒5内部的图书;在电机四6-1和传送带二6-2的配合下将存书盒5沿滑槽7向外侧移动,控制云台6带动图书旋转至适宜角度等待归架手臂机构9进行抓取,整个出书机构的工作完成。此后,还书机器人的控制系统通过之前rfid模块读取的图书位置信息,驱动还书机器人移动至书架位置,并由归架手臂机构9将图书放置于书架上。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以本实用新型所明确公开的或根据文件的书面描述毫无异议的得到的,均应认为是本专利所要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还书机器人上的出书机构,包括底板、支撑板、抬书板和存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位于底板的中部上方;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底板不接触;所述底板的一端设有抬书板,所述抬书板的一端设有存书盒;所述底板上设有电机一、传动链和传送带一;所述传送带一位于底板的中部;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通过传动链带动底板上的传送带一进行传动;所述传送带一上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底板靠近抬书板的一侧还设有电机三,所述抬书板靠近存书盒的一侧设有传动轴;所述电机三通过链条与传动轴相连接;所述存书盒的两侧设有舵机和旋转臂;所述存书盒的下方设有滑槽,所述存书盒的下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可旋转云台;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升降板、光杠和电机二;所述升降板在电机二的带动下沿光杠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舵机和旋转臂相连,用以控制旋转臂的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一侧设有电机四和传送带二,所述传送带二一端与电机四的输出轴相连,另外两端分别与云台和滑槽相连,通过电机四带动云台和存书盒沿滑槽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书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出书机构应用在智能还书机器人上,用于对书籍归架前的整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还书机器人上的出书机构,包括底板、支撑板、抬书板和存书盒;所述底板的一端设有抬书板,所述抬书板的一端设有存书盒;所述底板上设有电机一、传动链和传送带一;所述传送带一上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底板靠近抬书板的一侧还设有电机三,所述抬书板靠近存书盒的一侧设有传动轴;所述存书盒的两侧设有舵机和旋转臂;所述存书盒的下方设有滑槽,所述存书盒的下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可旋转云台;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升降板、光杠和电机二,所述升降板在电机二的带动下沿光杠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书机构,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极大的方便了书本的整理和归架,达到节省人力和时间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张为宾;刘志尊;范会壮;冯玉杰;高亚峰;杜茂蕊;张文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职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9.27
技术公布日:2020.0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