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智能呆锁自动开关门的单光耦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98993发布日期:2020-08-18 18:41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智能呆锁自动开关门的单光耦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门锁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应用于智能呆锁自动开关门的单光耦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市场上的智能呆锁自动开关门技术普遍采用双光耦传感器+单霍尔传感器的方案,控制逻辑复杂,功耗大,成本高。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控制逻辑简单、功耗低、成本低的应用于智能呆锁自动开关门的单光耦控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应用于智能呆锁自动开关门的单光耦控制结构,通过单光耦传感器和单霍尔传感器对门锁进行开关控制,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转盘、磁柱、霍尔传感器、光耦传感器、pcb板以及若干挡片,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转盘设于从动齿轮中心,所述磁柱镶嵌于转盘上,各所述挡片分别设于从动齿轮上并呈圆周均匀排布,所述霍尔传感器和光耦传感器分别设于pcb板上并呈圆周排布,所述霍尔传感器和磁柱适配感应,所述光耦传感器分别和各挡片适配感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应用于智能呆锁自动开关门的单光耦控制结构中,所述挡片包括第一挡片、第二挡片、第三挡片、第四挡片,各相邻所述挡片之间的圆心角都为90°,所述霍尔传感器和光耦传感器之间的圆心角为90°。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应用于智能呆锁自动开关门的单光耦控制结构中,还包括有转轴、拨片、手动开关旋钮,所述转盘一侧通过螺丝与门锁的手动开关旋钮连接,所述转盘另一侧通过转轴与拨片连接,所述拨片与门锁的本体连接。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减少光耦传感器数量,将光耦传感器数量设置为一个,简化光耦的控制逻辑,单个光耦传感器和单个霍尔传感器分别与挡片和磁柱适配感应,实现门锁的自动开关,降低功耗,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逆时针关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顺时针开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顺时针关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逆时针开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智能呆锁自动开关门的单光耦控制结构,通过单光耦传感器和单霍尔传感器对门锁进行开关控制,包括主动齿8、从动齿轮9、转盘7、磁柱6、霍尔传感器13、光耦传感器12、pcb板1以及若干挡片,所述主动齿轮8与从动齿轮9啮合连接,所述转盘7设于从动齿轮9中心,所述磁柱6镶嵌于转盘7上,各所述挡片分别设于从动齿轮9上并呈圆周均匀排布,所述霍尔传感器13和光耦传感器12分别设于pcb板1上并呈圆周排布,所述霍尔传感器13和磁柱6适配感应,所述光耦传感器12分别和各挡片适配感应。

其中,所述挡片设置为四个,分别为第一挡片101、第二挡片102、第三挡片103、第四挡片104,各相邻所述挡片之间的圆心角都为90°,所述霍尔传感器13和光耦传感器12之间的圆心角为90°。

如图5,整体结构还包括有转轴4、拨片3、手动开关旋钮11,所述转盘7一侧通过螺丝5与门锁的手动开关旋钮11连接,所述转盘7另一侧通过转轴4与拨片3连接,所述拨片3与门锁的本体2连接,所述手动开关旋钮11设于门内侧,手动开关旋钮11位于外壳10上。

以下结合图1~5对本实施例原理进行说明

如图5,主动齿轮的驱动装置为电机,电机可实现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以保证门锁不管是安装在门的左侧(左开门)还是右侧(右开门),都能实现自动开门和关门。根据开门的方向不同,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逆时针关门+顺时针开门,另一种是顺时针关门+逆时针开门。

具体开门控制逻辑如下:

一、逆时针关门+顺时针开门

逆时针关门:如图1,门锁的主控芯片发关门指令给电机,整个门锁处于图1中的a所示位置(起始状态),电机控制主动齿轮8顺时针转动,带动从动齿轮9逆时针转动,从动齿轮9带动转盘7逆时针转动,从动齿轮9带动挡片转动。当光耦传感器12检测到第一挡片101时,继续转动,直到检测到第四挡片104,如图1的b所示位置,电机停止转动。接着执行回拖动作,电机控制主动齿轮8逆时针转动,带动从动齿轮9顺时针转动,当光耦传感器12检测第一挡片101时,继续转动,直到检测到第二挡片102经过光耦传感器12后,如图1的c所示位置时,电机停止转动,整个关门动作完成。

顺时针开门:如图2,门锁的主控芯片发开门指令给电机,整个门锁体处于图2的d所示位置(起始状态),电机带动主动齿轮8逆时针转动,带动从动齿轮9顺时针转动,从动齿轮9带动转盘7顺时针转动。当光耦传感器12检测到第三挡片103,且霍尔传感器13检测到磁柱6,如图2的e所示位置,电机停止转动。接着执行回拖动作,主动齿轮8顺时针转动,带动从动齿轮9逆时针转动,光耦传感器12检测第二挡片102经过光耦传感器12后,如图2的f所示位置,电机停止转动,整个开门动作完成。

二、顺时针关门+逆时针开门:

顺时针关门:如图3,门锁的主控芯片发关门指令给电机,整个锁体处于图3的g所示位置(起始状态),主动齿轮8逆时针转动,带动从动齿轮9顺时针转动,从动齿轮9带动转盘7顺时针转动。当光耦传感器12检测到第三挡片103时,继续转动,直到检测到第四挡片104时,如图3的h所示位置,电机停止转动。接着执行回拖动作,主动齿轮8顺时针转动,带动从动齿轮9逆时针转动,当光耦传感器12检测第三挡片103时,继续转动,直到检测到第二挡片102时,如图3的i所示位置时,电机停止转动,整个关门动作完成。

逆时针开门:如图4,门锁的主控芯片发开门指令给电机,整个锁体处于图4的j所示位置(起始状态),主动齿轮8顺时针转动,带动从动齿轮9逆时针转动,从动齿轮9带动转盘7逆时针转动。当光耦传感器12检测到第一挡片101且霍尔传感器13检测到磁柱6,如图4的k所示位置,电机停止转动。接着执行回拖动作,主动齿轮8逆时针转动,带动从动齿轮9顺时针转动,光耦传感器12检测到第二挡片102经过光耦传感器12后,如图4的l所示位置,电机停止转动,整个开门动作完成。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减少光耦传感器数量,将光耦传感器数量设置为一个,简化光耦的控制逻辑,单个光耦传感器和单个霍尔传感器分别与挡片和磁柱适配感应,实现门锁的自动开关,降低功耗,节约成本。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智能呆锁自动开关门的单光耦控制结构,通过单光耦传感器和单霍尔传感器对门锁进行开关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转盘、磁柱、霍尔传感器、光耦传感器、pcb板以及若干挡片,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转盘设于从动齿轮中心,所述磁柱镶嵌于转盘上,各所述挡片分别设于从动齿轮上并呈圆周均匀排布,所述霍尔传感器和光耦传感器分别设于pcb板上并呈圆周排布,所述霍尔传感器和磁柱适配感应,所述光耦传感器分别和各挡片适配感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智能呆锁自动开关门的单光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包括第一挡片、第二挡片、第三挡片、第四挡片,各相邻所述挡片之间的圆心角都为90°,所述霍尔传感器和光耦传感器之间的圆心角为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智能呆锁自动开关门的单光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转轴、拨片、手动开关旋钮,所述转盘一侧通过螺丝与门锁的手动开关旋钮连接,所述转盘另一侧通过转轴与拨片连接,所述拨片与门锁的本体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智能呆锁自动开关门的单光耦控制结构,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转盘、磁柱、霍尔传感器、光耦传感器、PCB板以及若干挡片,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转盘设于从动齿轮中心,所述磁柱镶嵌于转盘上,各所述挡片分别设于从动齿轮上并呈圆周均匀排布,所述霍尔传感器和光耦传感器分别设于PCB板上并呈圆周排布,所述霍尔传感器和磁柱适配感应,所述光耦传感器分别和各挡片适配感应。本实用新型通过减少光耦传感器数量,将光耦传感器数量设置为一个,简化光耦的控制逻辑,单个光耦传感器和单个霍尔传感器分别与挡片和磁柱适配感应,实现门锁的自动开关,降低功耗,节约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苏祺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凯迪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1
技术公布日:2020.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