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弹簧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5267发布日期:2020-10-23 12:37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双弹簧铰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具五金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弹簧铰链。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具铰链中普遍设有一个缓冲弹簧,当铰链打开或关闭至一定角度时,在缓冲弹簧作用下,铰链自动完全打开或关闭。由于铰链开关过程的自动开闭依靠缓冲弹簧实现,弹簧在铰链的开关过程产生大幅度且高强度的变形,周而复始,弹簧容易因金属疲劳而断开,导致铰链报废。为此,有必要对现有铰链的结构进行改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双弹簧铰链,它能提高铰链的结构可靠性,延长铰链的使用寿命。

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一种双弹簧铰链,包括铰臂、摇臂及铰杯,铰臂通过第一铰臂轴与摇臂轴连接,铰臂内设有阻尼器,阻尼器通过连杆机构与铰杯联动,其中铰臂安装有与第一铰臂轴平行设置的第二铰臂轴,第一铰臂轴套有第一弹簧,第二铰臂轴套有第二弹簧,第一弹簧两端分别顶在摇臂和连杆机构上,第二弹簧两端分别顶在铰臂和连杆机构上。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第二铰臂轴和第二弹簧,通过双弹簧实现铰链开关过程的自动开闭,在同等条件下,减少了弹簧因金属疲劳而断开的现象,从而提高了铰链的结构可靠性,延长了铰链的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依次轴连接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一连杆下部与阻尼器轴连接,第一连杆中部与第二连杆轴连接,第一连杆上部通过第三铰臂轴与铰臂轴连接;第三连杆右下部与第二连杆通过第一弹簧顶杆轴连接,第三连杆左下部通过第四铰臂轴与铰臂轴连接,第三连杆上部设有第二弹簧顶杆,第三连杆与铰杯轴连接;第一弹簧顶在连杆机构的第二弹簧顶杆上,第二弹簧顶在连杆机构的第一弹簧顶杆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簧的两弹簧脚分别顶在第一弹簧顶杆上,第二弹簧中部的弹簧圈向上弯折并顶在铰臂上。

有益效果:第二弹簧采用异形结构,有助于保障铰臂的通用性,降低铰臂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簧顶杆上套有轴套,轴套设置在第二连杆左右两侧,第二弹簧顶在轴套上。

有益效果:在铰链的开闭过程中,轴套与第二弹簧滚动配合,有效降低第二弹簧、第一弹簧顶杆、轴套之间的磨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铰臂轴与连杆机构分离设置。

以上各实施例,根据产品设计需求,在技术方案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任意组合构成组合式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状态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状态局部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杆机构的结构分解图。

其中,1铰臂,2摇臂,3铰杯,4第一铰臂轴,5阻尼器,6第二铰臂轴,7第一弹簧,8第二弹簧,9连杆机构,91第一连杆,92第二连杆,93第三连杆,94第三铰臂轴,95第四铰臂轴,96第一弹簧顶杆,97第二弹簧顶杆,98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双弹簧铰链,包括铰臂1、摇臂2及铰杯3,铰臂1通过第一铰臂轴4与摇臂2轴连接,铰臂1内设有阻尼器5,阻尼器5通过连杆机构9与铰杯3联动。

铰臂1安装有第二铰臂轴6,第二铰臂轴6与第一铰臂轴4平行设置并与连杆机构9分离设置。第一铰臂轴4套有第一弹簧7,第二铰臂轴6套有第二弹簧8,第一弹簧7两端分别顶在摇臂2和连杆机构上,第二弹簧8两端分别顶在铰臂1和连杆机构上。

如图2至图4所示,连杆机构9包括依次轴连接的第一连杆91、第二连杆92和第三连杆93;第一连杆91下部与阻尼器5轴连接,第一连杆91中部与第二连杆92轴连接,第一连杆91上部通过第三铰臂轴94与铰臂1轴连接;第三连杆93右下部与第二连杆92通过第一弹簧顶杆96轴连接,第三连杆93左下部通过第四铰臂轴95与铰臂1轴连接,第三连杆93上部设有第二弹簧顶杆97,第三连杆93与铰杯3轴连接;第一弹簧7顶在连杆机构的第二弹簧顶杆97上,第二弹簧8顶在连杆机构的第一弹簧顶杆96上。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弹簧8中部的弹簧圈向上弯折并顶在铰臂1上,第二弹簧8的两弹簧脚分别顶在第一弹簧顶杆96上,而且第一弹簧顶杆96上套有轴套98,轴套98设置在第二连杆92左右两侧,第二弹簧8的两弹簧脚分别顶在轴套98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第二铰臂轴6和第二弹簧8,通过双弹簧实现铰链开关过程的自动开闭,在同等条件下,减少了弹簧因金属疲劳而断开的现象,从而提高了铰链的结构可靠性,延长了铰链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弹簧铰链,包括铰臂(1)、摇臂(2)及铰杯(3),铰臂(1)通过第一铰臂轴(4)与摇臂(2)轴连接,铰臂(1)内设有阻尼器(5),阻尼器(5)通过连杆机构(9)与铰杯(3)联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铰臂(1)安装有与第一铰臂轴(4)平行设置的第二铰臂轴(6),第一铰臂轴(4)套有第一弹簧(7),第二铰臂轴(6)套有第二弹簧(8),第一弹簧(7)两端分别顶在摇臂(2)和连杆机构上,第二弹簧(8)两端分别顶在铰臂(1)和连杆机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弹簧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9)包括依次轴连接的第一连杆(91)、第二连杆(92)和第三连杆(93);

第一连杆(91)下部与阻尼器(5)轴连接,第一连杆(91)中部与第二连杆(92)轴连接,第一连杆(91)上部通过第三铰臂轴(94)与铰臂(1)轴连接;

第三连杆(93)右下部与第二连杆(92)通过第一弹簧顶杆(96)轴连接,第三连杆(93)左下部通过第四铰臂轴(95)与铰臂(1)轴连接,第三连杆(93)上部设有第二弹簧顶杆(97),第三连杆(93)与铰杯(3)轴连接;

第一弹簧(7)顶在连杆机构的第二弹簧顶杆(97)上,第二弹簧(8)顶在连杆机构的第一弹簧顶杆(9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弹簧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8)的两弹簧脚分别顶在第一弹簧顶杆(96)上,第二弹簧(8)中部的弹簧圈向上弯折并顶在铰臂(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弹簧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顶杆(96)上套有轴套(98),轴套(98)设置在第二连杆(92)左右两侧,第二弹簧(8)顶在轴套(98)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双弹簧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臂轴(6)与连杆机构(9)分离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弹簧铰链,包括铰臂、摇臂及铰杯,铰臂通过第一铰臂轴与摇臂轴连接,铰臂内设有阻尼器,阻尼器通过连杆机构与铰杯联动,其中铰臂安装有与第一铰臂轴平行设置的第二铰臂轴,第一铰臂轴套有第一弹簧,第二铰臂轴套有第二弹簧,第一弹簧两端分别顶在摇臂和连杆机构上,第二弹簧两端分别顶在铰臂和连杆机构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第二铰臂轴和第二弹簧,通过双弹簧实现铰链开关过程的自动开闭,在同等条件下,减少了弹簧因金属疲劳而断开的现象,从而提高了铰链的结构可靠性,延长了铰链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戚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炬森五金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9
技术公布日:2020.10.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