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板手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890212发布日期:2020-08-18 17:47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样板手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的样板手提装置,尤其是一种样板便携移动方式的改进,及其手提装置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化生产技术的发展,在整机零件的生产中,样板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关重要件的制造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地位。

然而样板在交付、借用、返还、返修过程中,传统的移动方式一般为人工徒手搬运,但样板为厚度δ1.5mm的钢板制造,当样板较大或较长时,由于没有垂直抓手,一般将样板表面水平后多人搬运,便于手抓,由于重力作用,样板中间部分会出现弯曲,极易造成样板表面受损、样板形变。同时由于样板边缘不易抓取,工人手工搬运过程中极易扎伤手,进而影响了零件的移动效率和生产质量。降低了人工样板搬运的安全性。

在多次的试验过程中,我们发明了一种样板手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样板手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样板手提装置,包括构件1、压杆2、支臂3、弹簧4、承力螺栓5。

所述的构件1为金属材料,长方体结构,两侧端头设有耳片结构,耳片上带有通孔;所述两耳片结构之间的构件1上设有凹槽结构,凹槽内部沿长度方向等分为三部分,1/3、2/3位置处设有金属圆柱。

所述的压杆2镶嵌在构件1的凹槽结构内。

所述的压杆2为金属材料,长方体结构,压杆2上设有两个长通孔,长通孔贯穿整个长方体的长度方向,两个通孔端面成“八”字型结构;且压杆2与凹槽结构接触的一侧设有两个圆孔,圆孔与构件1的金属圆柱成对应关系。

所述的弹簧4套在构件1凹槽内部的金属圆柱上,一端抵在构件1的圆柱底部,另一端抵在压杆2的圆孔处。

所述的支臂3为金属材料,均为“u”型结构,共有两个相同结构的支臂3,其中部分别穿过压杆2的两个长通孔,“u”型结构端部中部设有通孔,端头设有齿状防滑抓手。

所述的承力螺栓5通过构件1两端耳片上的通孔和支臂3两侧通孔,端部旋入螺母。

弹簧4受力压缩,金属圆柱深入压杆2圆孔,带动压杆2移动,进而带动支臂3沿压杆2的长通孔移动,完成抓取。

一种样板手提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用手握住构件1,手指搭在压杆2上(手指不发力),由于弹簧4的作用,使压杆2向构件1的凹槽外推移,支臂3在压杆2“八”字型的长通孔内开口方向移动,支臂3的齿状防滑抓手自然张开。

步骤二,将支臂3的齿状防滑抓手搭在待移动样板边缘位置,手指按压压杆2,垂直抬起,在手压力和重力的合作用力下,使支臂3在压杆2“八”字型的长通孔内向闭口方向移动,支臂3的齿状防滑抓手合拢,抓紧样板,提起样板移动。

步骤三,到达移动目标位置,手指松开压杆2,由于弹簧4的作用,使压杆2向构件1的凹槽外推移,支臂3在压杆2“八”字型的长圆通孔内向开口方向移动,支臂3的齿状防滑抓手自然张开,释放样板。

本发明的原理为:样板手提装置采用杠杆原理,在手压力和重力的合作用力下,大幅度的提升了装置对样板的抓取力,安全可靠,解决样板的抓手问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样板手提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解决工人手工搬抬时无处抓手问题,整个操作过程中,使样板竖起搬运,消除了搬运过程中样板中间部分会出现弯曲,造成样板表面受损、样板形变的因素。提高样板搬运安全性30%。

附图说明

图1为样板手提装置的样式图;

图2为样板手提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样板手提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样板手提装置的剖视图;

图5为样板手提装置的具体实施例;

图中:1构件、2压杆、3支臂、4弹簧、5承力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样板手提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构件1、压杆2、支臂3、弹簧4、承力螺栓5。

其中,构件1为金属材料,长方形,两侧端头有耳片结构,耳片上带有通孔,两耳片之间有凹槽结构,凹槽内部长度方向1/3和2/3位置带有金属圆柱。压杆2为金属材料,长方形,带有2个长通孔贯穿整个长方形的长度方向,端面成“八”字型结构,长方形一侧带有2个圆孔与构件1的金属圆柱成对应关系。压杆2镶嵌在构件1的凹槽结构内。支臂3为金属材料,成“u”型结构,通过压杆2的长通孔,两侧带有通孔,“u”型端头带有齿状防滑抓手,支臂3在整个装置中需要2个。弹簧4套在构件1凹槽内部的金属圆柱上,一端抵在构件1的圆柱底部,另一端抵在压杆2的通孔处。承力螺栓5通过构件1两端耳片通孔和支臂3两侧通孔。

一种样板手提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如图5所示,用手握住构件1,手指搭在压杆2上,由于弹簧4的作用,使压杆2向构件1的凹槽外推移,支臂3在压杆2“八”字型的长通孔内开口方向移动,支臂3的齿状防滑抓手自然张开。

步骤二,将支臂3的齿状防滑抓手搭在待移动样板边缘位置,按压压杆2,垂直抬起,在手压力和重力的合作用力下,使支臂3在压杆2“八”字型的长通孔内向闭口方向移动,支臂3的齿状防滑抓手合拢,抓紧样板,提起样板移动。

步骤三,到达移动目标位置,手指松开压杆2,由于弹簧4的作用,使压杆2向构件1的凹槽外推移,支臂3在压杆2“八”字型的长圆通孔内向开口方向移动,支臂3的齿状防滑抓手自然张开,释放样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的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样板手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样板手提装置包括构件(1)、压杆(2)、支臂(3)、弹簧(4)、承力螺栓(5);

所述的构件(1)为金属材料,长方体结构,两侧端头设有耳片结构,耳片上带有通孔;两个耳片结构之间的构件(1)上设有凹槽结构,凹槽内部沿长度方向设有两个金属圆柱;

所述的压杆(2)镶嵌在构件(1)的凹槽结构内;

所述的压杆(2)为金属材料,长方体结构,压杆(2)上设有两个长通孔,长通孔贯穿整个长方体的长度方向,两个通孔端面成“八”字型结构;所述压杆(2)与凹槽结构接触的一侧设有两个圆孔,圆孔与构件(1)的金属圆柱成对应关系;

所述的弹簧(4)套在构件(1)凹槽内部的金属圆柱上,一端抵在构件(1)的圆柱底部,另一端抵在压杆(2)的圆孔处;

所述的支臂(3)为金属材料,均为“u”型结构,共有两个相同结构的支臂(3),其中部分别穿过压杆(2)的两个长通孔,“u”型结构端部中部设有通孔,端头设有齿状防滑抓手;

所述的承力螺栓(5)通过构件(1)两端耳片上的通孔和支臂(3)两侧通孔,端部旋入螺母。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板手提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用手握住构件(1),手指搭在压杆(2)上,此时手指不发力,由于弹簧(4)的作用,使压杆(2)向构件(1)的凹槽外推移,支臂(3)在压杆(2)“八”字型的长通孔内开口方向移动,支臂(3)的齿状防滑抓手自然张开;

步骤二,将支臂(3)的齿状防滑抓手搭在待移动样板边缘位置,手指按压压杆(2),垂直抬起,在手压力和重力的合作用力下,使支臂(3)在压杆(2)“八”字型的长通孔内向闭口方向移动,支臂(3)的齿状防滑抓手合拢,抓紧样板,提起样板移动;

步骤三,到达移动目标位置,手指松开压杆(2),由于弹簧(4)的作用,使压杆(2)向构件(1)的凹槽外推移,支臂(3)在压杆(2)“八”字型的长圆通孔内向开口方向移动,支臂(3)的齿状防滑抓手自然张开,释放样板。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样板手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手提装置中的长方体构件两侧端头设有耳片结构,耳片上带有通孔,耳片结构之间设有凹槽结构,凹槽上设有金属圆柱。压杆镶嵌在凹槽结构内。压杆上设有两个长通孔,贯穿整个长方体的长度方向,端面成“八”字型结构;且压杆设有两个与金属圆柱对应的圆孔。弹簧套在金属圆柱上。两个相同结构的支臂均为“U”型结构,中部分别穿过压杆的两个长通孔,端头设有齿状防滑抓手。耳片与支臂通过承力螺栓连接可转动。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样板竖起搬运,消除搬运过程中样板中间部分会出现弯曲,造成样板表面受损、样板形变的因素。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宁俊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15
技术公布日:2020.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