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后拉门MPV车型的防夹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56022发布日期:2020-10-17 02:38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后拉门MPV车型的防夹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mpv(multi-purposevehicles)多用途汽车,是从旅行轿车演变而来,它集旅行车宽大乘员空间、轿车的舒适性、和厢式货车的功能于一身,一般为两厢式结构,可以坐7-8人。该车型的前门设计与其他车型相似,但是后门多采用拉门式设计,当前后门均打开时车身上的b柱是裸露在外的。当与车内人员交谈时有人会习惯性的将手扶在裸露的b柱上,此若突然关闭前门则很容易夹住人的手导致受伤。目前出厂的车辆主要关注的是后门的防夹功能,但是对于前门出现的这种特殊情况却缺少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后拉门mpv车型的防夹手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红外发射器1、红外接收器2、电动推杆3和控制器4,其中所述的红外发射器1固定在车顶部,向下发射红外激光,红外接收器2设置在车身b柱上,与红外发射器1相对安装,并保持在红外发射器1的红外激光光路上;电动推杆3固定安装在前车门边缘对应位置上;

红外发射器1、红外接收器2和电动推杆3均与车载电源连接,当控制器4检测到车门开启时,同侧的红外发射器1开始发射红外激光,红外接收器2同步接收红外发射器1发射器发出的红外激光;

当红外发射器1和红外接收器2之间的光路为正常接收状态时,控制器4控制电动推杆3为收回状态,不影响车门关闭;

当红外发射器1和红外接收器2之间的光路被遮挡时,控制器4控制电动推杆3推出,将其端部支撑在前门上使车门无法关闭,从而起到防止夹手的目的。

优选地,电动推杆3端部设有缓冲橡胶垫。电动推杆3优选安装在前门铰链位置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后拉门mpv车型的防夹手装置,解决了当前后门均打开时,将手扶在裸露的b柱上,突然关闭前门则很容易夹住人的手导致受伤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装置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的形式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适用于后拉门mpv车型的防夹手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红外发射器1、红外接收器2、电动推杆3和控制器4,其中所述的红外发射器1固定在车顶部,向下发射红外激光,红外接收器2设置在车身b柱上,与红外发射器1相对安装,并保持在红外发射器1的红外激光光路上;电动推杆3固定安装在车身边梁上;电动推杆3端部设有缓冲橡胶垫。

红外发射器1、红外接收器2和电动推杆3均与车载电源连接,当控制器4检测到车门开启时,同侧的红外发射器1开始发射红外激光,红外接收器2同步接收红外发射器1发射器发出的红外激光;

当红外发射器1和红外接收器2之间的光路为正常接收状态时,控制器4控制电动推杆3为收回状态,不影响车门关闭;

当红外发射器1和红外接收器2之间的光路被遮挡时,控制器4控制电动推杆3推出,将其端部支撑在前门上使车门无法关闭,从而起到防止夹手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后拉门mpv车型的防夹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主要包括:红外发射器(1)、红外接收器(2)、电动推杆(3)和控制器(4),其中所述的红外发射器(1)固定在车顶部,向下发射红外激光,红外接收器(2)设置在车身b柱上,与红外发射器(1)相对安装,并保持在红外发射器(1)的红外激光光路上;电动推杆(3)固定安装在前车门边缘对应位置上;

红外发射器(1)、红外接收器(2)和电动推杆(3)均与车载电源连接,当控制器(4)检测到车门开启时,同侧的红外发射器(1)开始发射红外激光,红外接收器(2)同步接收红外发射器(1)发射器发出的红外激光;

当红外发射器(1)和红外接收器(2)之间的光路为正常接收状态时,控制器(4)控制电动推杆(3)为收回状态;

当红外发射器(1)和红外接收器(2)之间的光路被遮挡时,控制器(4)控制电动推杆(3)伸出,将其端部支撑在前车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后拉门mpv车型的防夹手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动推杆(3)固定安装在前车门铰链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后拉门mpv车型的防夹手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动推杆(3)端部设有缓冲橡胶垫。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后拉门MPV车型的防夹手装置,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目的是解决前后门均打开时,将手扶在裸露的B柱上,突然关闭前门则很容易夹住人的手导致受伤的问题。该装置主要包括: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电动推杆和控制器,其中所述的红外发射器固定在车顶部,向下发射红外激光,红外接收器设置在车身B柱上,与红外发射器相对安装,并保持在红外发射器的红外激光光路上;电动推杆固定安装在前车门边缘对应位置上,当光路被遮挡时电动推杆伸出,抵住前车门,可以起到防夹手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高飞;高增泽;张景海;周茹波;徐兴红;耿富;雷长青;孔春花;赵春园;乔伟;臧英林;韩伟;李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高飞
技术研发日:2020.07.13
技术公布日:2020.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