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感应自动开闭通道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67071发布日期:2020-11-03 23:08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外感应自动开闭通道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道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红外感应自动开闭通道门。



背景技术:

在建筑楼宇楼道中,如顶层楼道,有时为封闭楼道,避免闲杂人员进入楼顶,需要用通道门将其隔断。

但是现有的通道门大多都是人工手动启闭,智能化效果不佳,而且现有的通道门自身稳固性不够好,容易在受力后出现变形及损坏现象,从而影响实际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红外感应自动开闭通道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感应自动开闭通道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红外感应自动开闭通道门,包括门框、开设在门框前表面上的限位滑槽以及固接在门框两侧边缘处的安装耳板,所述门框的前侧还安装有通道门,所述通道门的前表面上开设有通风格栅,且通道门的后侧固接有连接板,所述通道门的后表面四个拐角处均固接有限位滑块,所述连接板的后表面固接有蓄电池,所述通道门的后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加固组件,所述门框的上方还固接有控制器和驱动组件,所述通道门的前表面中心处还嵌入安装有红外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伺服电机的底部固接在门框上,且伺服电机的驱动端上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端活动连接在通道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杆位于伺服电机的前侧位置上,所述第二连接杆位于通道门的前侧位置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为不锈钢材质的构件,且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为长方体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滑块位于限位滑槽的内部并与其滑动,且限位滑块和限位滑槽均为“t字型结构”,所述限位滑块和限位滑槽的数量均为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固组件包括第一加固杆和第二加固杆,所述第一加固杆的一侧固接有第二加固杆,所述第一加固杆和第二加固杆呈十字交叉状设置,所述第一加固杆和第二加固杆的两端均固定抵靠在凹槽内,且第一加固杆和第二加固杆均为合金钢材质的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固组件可以增加通道门自身的稳固性能,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变形及损坏现象,保障了通道门的正常使用;

2、红外传感器检测出行人靠近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上,再由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开始工作,从而来带动通道门进行启闭,智能化效果较高,易于实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红外感应自动开闭通道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红外感应自动开闭通道门中限位滑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红外感应自动开闭通道门中加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红外感应自动开闭通道门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伺服电机;2、第一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4、驱动组件;5、控制器;6、限位滑槽;7、安装耳板;8、门框;9、红外传感器;10、通道门;11、通风格栅;12、限位滑块;13、第一加固杆;14、第二加固杆;15、凹槽;16、连接板;17、蓄电池;18、加固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红外感应自动开闭通道门,包括门框8、开设在门框8前表面上的限位滑槽6以及固接在门框8两侧边缘处的安装耳板7,门框8的前侧还安装有通道门10,通道门10的前表面上开设有通风格栅11,且通道门10的后侧固接有连接板16,通道门10的后表面四个拐角处均固接有限位滑块12,限位滑块12位于限位滑槽6的内部并与其滑动,且限位滑块12和限位滑槽6均为“t字型结构”,限位滑块12和限位滑槽6的数量均为两个,连接板16的后表面固接有蓄电池17,通道门10的后表面开设有凹槽15,凹槽15的内部设置有加固组件18,加固组件18包括第一加固杆13和第二加固杆14,第一加固杆13的一侧固接有第二加固杆14,第一加固杆13和第二加固杆14呈十字交叉状设置,第一加固杆13和第二加固杆14的两端均固定抵靠在凹槽15内,且第一加固杆13和第二加固杆14均为合金钢材质的构件,通过加固组件18可以增加通道门10自身的稳固性能,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变形及损坏现象,保障了通道门10的正常使用。

在图1中:门框8的上方还固接有控制器5和驱动组件4,通道门10的前表面中心处还嵌入安装有红外传感器9,驱动组件4包括伺服电机1、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3,伺服电机1的底部固接在门框8上,且伺服电机1的驱动端上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伺服电机1的型号为acsm110-g04030lz,第一连接杆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3的底端活动连接在通道门10上,第一连接杆2位于伺服电机1的前侧位置上,第二连接杆3位于通道门10的前侧位置上,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3均为不锈钢材质的构件,且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3均为长方体结构,红外传感器9检测出行人靠近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5上,再由控制器5控制伺服电机1开始工作,从而来带动通道门10进行启闭,智能化效果较高,易于实际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红外传感器9检测出行人靠近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5上,再由控制器5控制伺服电机1开始工作,伺服电机1正转时带动第一连接杆2进行正转,进而带动第二连接杆3活动,最后带动通道门10打开,伺服电机1反转时带动第一连接杆2进行反转,进而带动第二连接杆3活动,最后带动通道门10关闭,本设计智能化效果较高,易于实际使用,由于第一加固杆13的一侧固接有第二加固杆14,第一加固杆13和第二加固杆14呈十字交叉状设置,第一加固杆13和第二加固杆14的两端均固定抵靠在凹槽15内,且第一加固杆13和第二加固杆14均为合金钢材质的构件,所以当外力撞击到通道门10上时,此时通过第一加固杆13和第二加固杆14可以起到良好的加固效果,通过加固组件18可以增加通道门10自身的稳固性能,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变形及损坏现象,保障了通道门10的正常使用。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红外感应自动开闭通道门,包括门框(8)、开设在门框(8)前表面上的限位滑槽(6)以及固接在门框(8)两侧边缘处的安装耳板(7),所述门框(8)的前侧还安装有通道门(10),所述通道门(10)的前表面上开设有通风格栅(11),且通道门(10)的后侧固接有连接板(16),所述通道门(10)的后表面四个拐角处均固接有限位滑块(1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6)的后表面固接有蓄电池(17),所述通道门(10)的后表面开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的内部设置有加固组件(18),所述门框(8)的上方还固接有控制器(5)和驱动组件(4),所述通道门(10)的前表面中心处还嵌入安装有红外传感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感应自动开闭通道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伺服电机(1)、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3),所述伺服电机(1)的底部固接在门框(8)上,且伺服电机(1)的驱动端上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所述第一连接杆(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3),所述第二连接杆(3)的底端活动连接在通道门(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外感应自动开闭通道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2)位于伺服电机(1)的前侧位置上,所述第二连接杆(3)位于通道门(10)的前侧位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外感应自动开闭通道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3)均为不锈钢材质的构件,且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3)均为长方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感应自动开闭通道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块(12)位于限位滑槽(6)的内部并与其滑动,且限位滑块(12)和限位滑槽(6)均为“t字型结构”,所述限位滑块(12)和限位滑槽(6)的数量均为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感应自动开闭通道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组件(18)包括第一加固杆(13)和第二加固杆(14),所述第一加固杆(13)的一侧固接有第二加固杆(14),所述第一加固杆(13)和第二加固杆(14)呈十字交叉状设置,所述第一加固杆(13)和第二加固杆(14)的两端均固定抵靠在凹槽(15)内,且第一加固杆(13)和第二加固杆(14)均为合金钢材质的构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道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红外感应自动开闭通道门,所述通道门的后表面四个拐角处均固接有限位滑块,所述连接板的后表面固接有蓄电池,所述通道门的后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加固组件,所述门框的上方还固接有控制器和驱动组件,所述通道门的前表面中心处还嵌入安装有红外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固组件可以增加通道门自身的稳固性能,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变形及损坏现象,保障了通道门的正常使用,红外传感器检测出行人靠近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上,再由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开始工作,从而来带动通道门进行启闭,智能化效果较高,易于实际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高超;余常波;张承国;张金铎;李鹏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遵化市阔旺木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9
技术公布日:2020.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