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04498发布日期:2021-05-04 10:03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板料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玻璃成型工序中模具支撑与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玻璃成型时其模具升降机构,多是采用螺纹传动将模具垂直升降到某一高度的机械机构。

这种升级机构的操作方式简便,无需增加机电程序控制就能完成升降,但存在一些弊端:

(1)模具定位不准确,不能定位模具台前后、左右位置;

(2)升降阻力大,运转不流畅,劳动强度大,操作者很容易疲劳;

(3)模具台定位运行过程不平稳,模具平台易晃动,造成玻璃成型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改善玻璃成型工序中模具支撑与定位作业环境,克服作业过程的上述弊端,模拟人工操作步骤设计制作的一种模具升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模具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由升降系统、左右移动系统、前后移动系统和模具台组成;所述升降系统、左右移动系统和前后移动系统构成三维空间移动系统;所述模具台与升降系统铰接;升降系统、左右移动系统和前后移动系统均设有手动进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升降系统包括第一升降丝杆、第二升降丝杆、升降直线导轨、限位弹簧组、皮带、丝杆铰链、第二手动进给装置第一升降齿轮组、第二升降齿轮组和升降系统联结板组成;第一升降丝杆、第二升降丝杆、升降直线导轨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左右移动系统包括第一直线导轨、第一移动丝杆、第一手动进给装置和第一轨道固定板;第一手动进给装置、第一直线导轨固定在机架第一轨道固定板上;所述前后移动系统包括第二直线导轨、第二移动丝杆、第三手动进给装置和第二轨道固定板;第三手动进给装置、第二直线导轨固定在机架轨第二道固定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二升降齿轮组设有上层齿轮组和下层齿轮组;所述上层齿轮组与皮带连接,下层齿轮组与第二升降丝杆配合;所述限位弹簧组连接在上层齿轮组与下层齿轮组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升降丝杆、第二升降丝杆至少1根,间隔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直线导轨至少2根,为滑块式导轨,设有第二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二直线导轨至少2根,为滑块式导轨,设有第一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1)升降系统中,在手动进给装置的驱动下,升降丝杆推举着模具台向上垂直运动到固定位置;当限位弹簧组打开时,只有1组丝杆向上运动,从而使模具放置台作倾斜运动。

(2)左右移动系统中,在手动进给装置的驱动下,线性轨道带动固定在左右移动系统上的升降系统左右运动到指定位置。

(3)前后移动系统中,在手动进给装置的驱动下,线性轨道带动固定在前后系统的左右移动系统前后运动到指定位置。

(4)为了防止滑块从导轨脱落,设计了限位块。

上述动作顺序完成后,完成模具上下、左右、前后、倾斜的平稳定位,达到玻璃成型时的工艺要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系统、左右移动系统、前后移动系统中手动进给装置对系统作上下、前后、左右运动,并到达指定位置,从而保证模具在模具台可以调节左右、前后、高度、倾角等位置,能够更加准确的定位模具,保证玻璃成型的工艺要求。

本实用新型模具升降机构,运行平稳、省力,定位准确,适用于多种不同规格的玻璃模具定位,从而减轻人工劳动强度,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第一手动进给装置1、第一移动丝杆2、第一轨道固定板3、第一升降齿轮组4、限位弹簧组5、皮带6、丝杆铰链7、模具台8、第二手动进给装置9、第二升降齿轮组10、第一直线轨道11、第二直线轨道12、第三手动进给装置13、第二移动丝杆14、第一升降丝杆15、第二升降丝杆16、第二轨道固定板17、第一限位块18、第二限位块1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该机构由升降系统、左右移动系统、前后移动系统和模具台8组成,升降系统、左右移动系统和前后移动系统构成三维空间移动系统,模具台8与升降系统铰接。升降系统、左右移动系统和前后移动系统均设有手动进给装置。

其中如图1所示的升降系统主要包括第一升降丝杆15、第二升降丝杆16、升降直线导轨、限位弹簧组5、皮带6、丝杆铰链7、第一升降齿轮组4、第二升降齿轮组10和第二手动进给装置9组成;第一升降丝杆15、第二升降丝杆16和升降直线导轨固定在机架上;模具台8通过丝杆铰链7与第一升降丝杆15和第二升降丝杆16的顶端连接;第二升降齿轮组10设有上层齿轮组和下层齿轮组,上层齿轮组与皮带6连接,下层齿轮组与第二升降丝杆16配合,限位弹簧组5连接在上层齿轮组与下层齿轮组之间;第一升降丝杆15、第二升降丝杆16各1根,间隔分布。此系统的工作原理是第二手动进给装置9旋转运动带动第二升降齿轮组10旋转运动,通过皮带6,第一升降齿轮组4也旋转运动,这样与齿轮组配合的第一升降丝杆15、第二升降丝杆16同时向上运动,从而通过丝杆铰链7举着模具台8向上垂直运动。当限位弹簧组5打开,第二升降齿轮组10只有下面的齿轮运动,皮带6不动,第二升降齿轮组10不运转,这样只有第一升降丝杆15做向上运动,第二升降丝杆16不运动,从而举着模具台8向上做倾斜运动。

其中如图1所示的左右移动系统主要包括第一手动进给装置1、第一移动丝杆2、第一轨道固定板3和第一直线轨道11;第一手动进给装置1、第一直线轨道11固定在机架第一轨道固定板3上;第一直线导轨11为2根,为滑块式导轨,设有第二限位块19,防止滑块从导轨脱落。此系统的工作原理是第一手动进给装置1旋转运动,带动第一移动丝杆2左右移动,第一移动丝杆2通过连接板与第一轨道固定板3连接,第一轨道固定板3在第一直线轨道11左右移动,从而带着升降系统、模具台8作左右运动。

其中如图1所示的前后移动系统主要由第二直线轨道12、第三手动进给装置13、第二移动丝杆14和第二轨道固定板17组成;第三手动进给装置13、第二直线轨道12固定在机架第二轨道固定板17上;第二直线导轨12为2根,为滑块式导轨,设有第一限位块18,防止滑块从导轨脱落。此系统的工作原理是第三手动进给装置13旋转运动,带动第二移动丝杆14前后移动,第二移动丝杆14通过连接板与第二轨道固定板17连接,第二轨道固定板17在第二直线轨道12做前后移动,从而带着左右移动系统、升降系统和模具台8前后运动。

上述动作顺序完成后,完成模具上下、左右、前后、倾斜的平稳定位,达到玻璃成型时的工艺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具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由升降系统、左右移动系统、前后移动系统和模具台(8)组成;所述升降系统、左右移动系统和前后移动系统构成三维空间移动系统;所述模具台(8)与升降系统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系统包括第一升降齿轮组(4)、限位弹簧组(5)、皮带(6)、丝杆铰链(7)、第二手动进给装置(9)、第二升降齿轮组(10)、第一升降丝杆(15)和第二升降丝杆(16);所述左右移动系统包括第一手动进给装置(1)、第一移动丝杆(2)、第一轨道固定板(3)和第一直线轨道(11);所述前后移动系统包括第二直线轨道(12)、第三手动进给装置(13)、第二移动丝杆(14)和第二轨道固定板(17);所述模具台(8)通过丝杆铰链(7)与第一升降丝杆(15)和第二升降丝杆(16)的顶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升降齿轮组(10)设有上层齿轮组和下层齿轮组;所述上层齿轮组与皮带(6)连接,下层齿轮组与第二升降丝杆(16)配合;所述限位弹簧组(5)连接在上层齿轮组与下层齿轮组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模具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升降丝杆(15)、第二升降丝杆(16)至少1根,间隔分布。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模具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直线轨道(11)至少2根,为滑块式导轨,设有第二限位块(19)。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模具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直线轨道(12)至少2根,为滑块式导轨,设有第一限位块(1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名称为一种模具升降机构,属于玻璃板料成型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现有定位机构存在模具定位不准确、升降阻力大和模具台定位运行过程不平稳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该模具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系统、左右移动系统和前后移动系统组成;所述升降系统、左右移动系统和前后移动系统构成三维空间移动系统;所述模具台与升降系统铰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系统、左右移动系统、前后移动系统中手动进给装置对系统作上下、前后、左右运动,并到达指定位置,从而保证模具在模具台可以调节左右、前后、高度、倾角等位置,能够更加准确的定位模具,保证玻璃成型的工艺要求。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玻璃成型工序中模具支撑与定位。

技术研发人员:邱超;宋敏;吴梦;黄国雅;韦献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4
技术公布日:2021.05.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