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两个马达的动力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76323发布日期:2023-08-01 22:50阅读:99来源:国知局
具有两个马达的动力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工具、特别是一种锤钻,该动力工具、特别是锤钻包括:壳体;工具装配件,该工具装配件用于接纳并且固持工具;冲击装置,该冲击装置用于产生冲击脉冲并且将这些冲击脉冲传递至该工具;以及旋转装置,该旋转装置用于产生转矩并且将该转矩传递至该工具,其中,设置了穿过该冲击装置的工作轴线。


背景技术:

1、从现有技术中已知呈锤钻形式的各种动力工具。锤钻是用于在比如岩石或混凝土等矿物材料中钻出孔的机器。锤钻的部件包括旋转驱动件和冲击机构。借助于旋转驱动件,由锤钻固持的钻进工具绕旋转轴线(也被称为工作轴线)旋转。冲击机构用于沿着工作轴线或冲击轴线对钻进工具产生冲击脉冲。借助于冲击脉冲,钻进工具的切削刃使待加工材料断裂。通常,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这些锤钻仅具有一个电动马达作为驱动件,该电动马达经由相对复杂的传动件驱动旋转驱动件和冲击机构这两者。

2、然而,被配置为锤钻的这些现有技术的动力工具通常具有如下问题:用于将由驱动件产生的转矩分配至旋转驱动件和冲击机构的传动件的设计过于复杂。“复杂”意味着,构造和操作传动件需要大量的机械部件。由于复杂性,这种传动件的制造、生产和维护可能会很昂贵。此外,设计如此复杂的传动件发生故障或甚至完全失效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3、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使动力工具、特别是锤钻可用于解决上文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1的主题来实现,特别地,该目的通过提供一种动力工具、特别是一种锤钻来实现,该动力工具、特别是锤钻包括:壳体;工具装配件,该工具装配件用于接纳并且固持工具;冲击装置,该冲击装置用于产生冲击脉冲并且将这些冲击脉冲传递至工具;以及旋转装置,该旋转装置用于产生转矩并且将该转矩传递至工具,其中,设置了穿过该冲击装置的工作轴线。

2、根据本发明,该动力工具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该第一驱动单元具有第一旋转轴线、用于驱动该旋转装置,该第二驱动单元具有第二旋转轴线、用于驱动该冲击装置,其中,该第一驱动单元和该第二驱动单元在该壳体中相对于彼此的布置方式使得该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一旋转轴线被布置成与该第二驱动单元的第二旋转轴线成第一角度并且与该工作轴线成第二角度。

3、因此,可以省去单个复杂的传动件,而且使得动力工具总体上明显更简单且更稳健。

4、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了本发明的有利构型。

5、根据有利的示例性实施例,该第一角度和该第二角度这两者都可以被配置为锐角,其中,该第一角度的值可以为50°至80°,并且该第二角度的值可以为10°至30°。

6、因此,壳体内的安装空间可以以特别有效的方式得到使用,而且动力工具总体上可以具有紧凑的构型。

7、根据另一个有利的示例性实施例,该第一驱动单元可以包括第一传动装置,并且该第二驱动单元可以包括第二传动装置。

8、这种方式简单地实现了从第一驱动单元到旋转装置的传动比与从第二驱动单元到冲击装置的传动比不相关联或独立开来。

9、根据有利的示例性实施例,该动力工具可以包括呈锥齿轮形式的齿轮,该齿轮用于将该第一驱动单元连接至该旋转装置。

10、由此可以实现第一驱动单元与旋转装置的几乎最佳的连接。

11、进一步的优点将从以下对附图的描述中变得明显。

12、在附图中展示了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

13、附图、说明书和专利权利要求包含许多组合的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也会方便地单独考虑这些特征并将它们组合来产生有用的进一步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动力工具(1)、特别是锤钻,包括:壳体(2);工具装配件(3),该工具装配件用于接纳并且固持工具(7);冲击装置(9),该冲击装置用于产生冲击脉冲并且将这些冲击脉冲传递至该工具(7);以及旋转装置(10),该旋转装置用于产生转矩并且将该转矩传递至该工具(7),其中,设置了穿过该冲击装置(9)的工作轴线(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力工具(1),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动力工具(1),


技术总结
一种动力工具、特别是一种锤钻,包括:壳体;工具装配件,该工具装配件用于接纳并且固持工具;冲击装置,该冲击装置用于产生冲击脉冲并且将这些冲击脉冲传递至该工具;以及旋转装置,该旋转装置用于产生转矩并且将该转矩传递至该工具,其中,设置了穿过该冲击装置的工作轴线。该动力工具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该第一驱动单元具有第一旋转轴线、用于驱动该旋转装置,该第二驱动单元具有第二旋转轴线、用于驱动该冲击装置,其中,该第一驱动单元和该第二驱动单元在该壳体中相对于彼此的布置方式使得该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一旋转轴线被布置成与该第二驱动单元的第二旋转轴线成第一角度并且与该工作轴线成第二角度。

技术研发人员:M·克尼林,M·维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喜利得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