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31088发布日期:2023-05-12 10:41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切棉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吸音棉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切棉机。


背景技术:

1、在吸音棉的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大块的吸音棉切割成小块的吸音棉,此时需要使用切棉机进行切割加工,现有的切棉机通常只方便将大块的矩形吸音棉分割成小块的矩形吸音棉,不方便将吸音棉切割成三角形状,而在实际应用中,比如在听音房的应用中,有时需要使用到三角形的吸音棉进行吸音结构的填充,此时使用现有的切棉机不方便进行三角形的吸音棉的切割,切割准确性低,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切棉机,操作人员不需要多次调整吸音棉的放置位置才能切割得到三角形的吸音棉,方便操作,能够保证切割的准确性,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了现有切棉机不方便进行三角形的吸音棉的切割,切割准确性低,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切棉机,包括固定架、锯刀、底座和切割台,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切割台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轨道,所述切割台包括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所述第一工作台与所述第二工作台相连接,所述第一工作台远离所述固定架设置,所述第二工作台靠近所述固定架设置,所述第一工作台与所述第二工作台之间设有切割缝,所述切割缝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固定架设置有所述锯刀,所述锯刀穿设于所述切割缝;

4、所述第一工作台的台面设有第一切割定位槽,所述第二工作台的台面设有第二切割定位槽,所述第一切割定位槽与所述切割缝之间围合形成呈三角形的第一放置区域,所述第二切割定位槽与所述切割缝之间围合形成呈三角形的第二放置区域,所述第一放置区域与所述第二放置区域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放置区域和所述第二放置区域分别位于所述锯刀的前方,且所述第一放置区域与所述第二放置区域拼合后呈与吸音棉的形状相配合的矩形状,所述第一放置区域和所述第二放置区域均用于放置待加工的所述吸音棉。

5、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定位件,所述第一切割定位槽包括相连接的前定位槽和后定位槽,所述前定位槽位于所述后定位槽的前方,所述定位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工作台的台面,且所述定位件对应所述前定位槽设置,放置所述吸音棉时,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吸音棉的一侧面相抵。

6、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部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定位部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所述定位部设置于所述安装部的顶端面,所述定位部的一侧面为定位面,所述定位面与所述安装部的一侧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放置所述吸音棉时,所述定位面与所述吸音棉的一侧面相抵,所述安装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工作台的台面。

7、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两条所述滑动轨道,所述切割台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滑动轨道相对应的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滑动轨道。

8、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挡板和位置调节组件,所述挡板可移动地竖直设置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且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二切割定位槽的远离所述锯刀的一侧,所述挡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工作台的滑动方向相平行,所述位置调节组件与所述挡板连接,所述位置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挡板与所述锯刀之间的距离。

9、更进一步说明,所述位置调节组件包括转轴、齿条和齿轮,所述转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工作台的移动方向相同,所述转轴穿过所述挡板并与所述挡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齿轮,所述第二工作台的台面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齿条,所述齿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工作台的移动方向相垂直,所述齿轮与对应的所述齿条啮合。

10、更进一步说明,所述位置调节组件还包括把手,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所述把手。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通过设置第一切割定位槽和第二切割定位槽,操作人员在切割吸音棉时,可以将呈矩形状的吸音棉放置在第一放置区域和第二放置区域上,由于第一放置区域呈三角形,第二放置区域也呈三角形,即切割缝为第一放置区域与第二放置区域拼合得到的矩形的对角线,操作人员一只手按住待加工的吸音棉,另一只手推动切割台,切割台由前往后移动,同时锯刀将呈矩形状的吸音棉沿对角线切开,得到两半分别呈三角形的吸音棉,第一切割定位槽和第二切割定位槽能够辅助吸音棉的位置放置,操作人员不需要多次调整吸音棉的放置位置才能切割得到三角形的吸音棉,方便操作,能够保证切割的准确性,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了现有切棉机不方便进行三角形的吸音棉的切割,切割准确性低,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13、2、通过设置定位件,放置吸音棉时,先将定位件安装于第一工作台的台面,由于此时定位件对应前定位槽设置,定位件与吸音棉的一侧面相抵,定位件能够辅助吸音棉的位置放置,避免出现位置偏差,放置好吸音棉后,可以将定位件拆卸下来,避免切割过程中定位件与锯刀发生碰撞,此外,由于定位件对应前点位槽设置,此时定位件远离锯刀,能够避免安装定位件时与锯刀发生碰撞,保证加工过程的安全性;

14、3、通过设置挡板,吸音棉切割完毕后,操作人员将切割台往前拉动回复至原位,此时操作人员可以将切割完成的吸音棉放置在第二工作台面的挡板处,并使切割完成的吸音棉的一侧与挡板相抵,方便加工操作,通过设置位置调节组件,位置调节组件能够调节挡板与锯刀之间的距离,当切割得到的吸音棉较多时,可以将挡板调节至远离锯刀的位置,完成切割的吸音棉可以层叠放置,能够在第二工作台的台面放置更多的完成切割的吸音棉。



技术特征:

1.一种切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锯刀、底座和切割台,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切割台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轨道,所述切割台包括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所述第一工作台与所述第二工作台相连接,所述第一工作台远离所述固定架设置,所述第二工作台靠近所述固定架设置,所述第一工作台与所述第二工作台之间设有切割缝,所述切割缝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固定架设置有所述锯刀,所述锯刀穿设于所述切割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棉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件,所述第一切割定位槽包括相连接的前定位槽和后定位槽,所述前定位槽位于所述后定位槽的前方,所述定位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工作台的台面,且所述定位件对应所述前定位槽设置,放置所述吸音棉时,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吸音棉的一侧面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部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定位部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所述定位部设置于所述安装部的顶端面,所述定位部的一侧面为定位面,所述定位面与所述安装部的一侧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放置所述吸音棉时,所述定位面与所述吸音棉的一侧面相抵,所述安装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工作台的台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两条所述滑动轨道,所述切割台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滑动轨道相对应的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滑动轨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棉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和位置调节组件,所述挡板可移动地竖直设置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且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二切割定位槽的远离所述锯刀的一侧,所述挡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工作台的滑动方向相平行,所述位置调节组件与所述挡板连接,所述位置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挡板与所述锯刀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切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组件包括转轴、齿条和齿轮,所述转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工作台的移动方向相同,所述转轴穿过所述挡板并与所述挡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齿轮,所述第二工作台的台面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齿条,所述齿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工作台的移动方向相垂直,所述齿轮与对应的所述齿条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组件还包括把手,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所述把手。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吸音棉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切棉机。一种切棉机,包括固定架、锯刀、底座和切割台,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切割台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轨道,所述切割台包括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所述第一工作台与所述第二工作台相连接,所述第一工作台远离所述固定架设置,所述第二工作台靠近所述固定架设置。所述切棉机,操作人员不需要多次调整吸音棉的放置位置才能切割得到三角形的吸音棉,方便操作,能够保证切割的准确性,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了现有切棉机不方便进行三角形的吸音棉的切割,切割准确性低,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谭伟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羽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