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能限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41194发布日期:2023-04-20 00:05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能限位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吸能限位器。


背景技术:

1、车门限位器主要作用是限制车门的打开程度,一方面可以限制车门的最大开度以防止车门开得过大,另一方面,在需要时使车门保持开启不会自动关上。现有技术的限位器见图5,在限位器全开时,限位臂的止档头压在壳体缓冲块上。壳体缓冲块为橡胶材料,需要通过卡槽与塑料材质的限位器壳体装配到一起。由于壳体缓冲块为橡胶件有一定弹性,当车门过载时,限位臂会挤压壳体缓冲块,同时壳体缓冲块的弹性可以吸收过载的能量,为车门过开提供缓冲,但是,橡胶件压缩量有限,缓冲能力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能限位器,提供更大的缓冲。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吸能限位器,包括限位器壳体以及穿设在限位器壳体上的限位臂,限位臂一端连接限位器支架,另一端设有止档头,限位器壳体在靠近止档头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空心塑料缓冲结构。

3、本实用新型缓冲结构从现有的实体橡胶变更为空心塑料,提供更大的压缩空间,可以在车门过载时吸收更多能量提供更大的缓冲;并且,缓冲结构从单独的橡胶零件更改为塑料,与原本的限位器壳体合并为同一个零件,同时不需要装配工艺。

4、优选地,所述的空心塑料缓冲结构为弯曲的片状结构,一端固定在限位器壳体上,另一端为自由端。

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空心塑料缓冲结构朝向限位器壳体方向弯曲,自由端与限位器壳体表面存在间隙。

6、优选地,所述的限位臂主体两侧对称设置有空心塑料缓冲结构。

7、优选地,车门过载时,所述的止档头抵接空心塑料缓冲结构。

8、优选地,所述的限位器壳体内设置有压缩弹簧和滑块,压缩弹簧使滑块抵接限位臂主体。

9、优选地,所述的限位器壳体由设置在限位臂两侧的半罩壳构成,两个半罩壳之间通过壳体铆钉连接。

10、优选地,所述的限位臂内设置有限位臂钢芯。

11、优选地,所述的限位臂通过支架台阶铆钉连接限位器支架。

12、优选地,所述的限位器壳体固定在车门上,限位器支架固定在车身上。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4、1.本实用新型将原本实心的壳体缓冲块变为限位器壳体上一个空心的缓冲结构,这种空心结构的压缩量相对实心结构更大,当车门发生过载,限位臂的止档头压到缓冲结构上时,空心的结构可以吸收更多能量,为车门过载的情况提供更大的缓冲;

15、2.本实用新型将原本单独的壳体缓冲块从单独零件改变为限位器壳体的一部分,省去一个零件,并省去装配步骤;

16、3.本实用新型通过空心塑料缓冲结构的设计,在保证吸能缓冲效果的同时,减轻装置整体重量。



技术特征:

1.一种吸能限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器壳体(1)以及穿设在限位器壳体(1)上的限位臂(2),限位臂(2)一端连接限位器支架(3),另一端设有止档头,限位器壳体(1)在靠近止档头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空心塑料缓冲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限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塑料缓冲结构(4)为弯曲的片状结构,一端固定在限位器壳体(1)上,另一端为自由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能限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塑料缓冲结构(4)朝向限位器壳体(1)方向弯曲,自由端与限位器壳体(1)表面存在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限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臂(2)主体两侧对称设置有空心塑料缓冲结构(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限位器,其特征在于,车门过载时,所述的止档头抵接空心塑料缓冲结构(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限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器壳体(1)内设置有压缩弹簧(5)和滑块(6),压缩弹簧(5)使滑块(6)抵接限位臂(2)主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限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器壳体(1)由设置在限位臂(2)两侧的半罩壳构成,两个半罩壳之间通过壳体铆钉(7)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限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臂(2)内设置有限位臂钢芯(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限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臂(2)通过支架台阶铆钉(9)连接限位器支架(3)。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吸能限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器壳体(1)固定在车门上,限位器支架(3)固定在车身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能限位器,包括限位器壳体(1)以及穿设在限位器壳体(1)上的限位臂(2),限位臂(2)一端连接限位器支架(3),另一端设有止档头,限位器壳体(1)在靠近止档头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空心塑料缓冲结构(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为车门过载的情况提供更大的缓冲。

技术研发人员:欧文·贾西奇,袁梦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爱德夏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