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门防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01914发布日期:2023-02-07 19:14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囊门防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囊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气囊门防夹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工业气囊门在关闭时,气囊门容易夹到操作人员的脚部,因此需要一种气囊门防夹装置。
3.现有的气囊门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通过观察后视摄像头,确定气囊门周围没有操作人员时,对气囊门进行关闭,当工业设备主体内部操作人员较多时,操作人员会对摄像头的监控范围进行遮挡,当工业气囊门处有操作人员站立,此时打开工业气囊门,工业气囊门会向内转动,同时工业气囊门与工业设备主体之间会夹到操作人员的足部,不利于操作人员的工作安全,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工业气囊门防夹装置,防止操作人员在工业设备内部工作时被气囊门夹到足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气囊门防夹装置,挡板在遇到物体阻拦时会向内收缩,防止操作人员足部被工业气囊门夹到。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气囊门防夹装置,包括气囊门主体,所述气囊门主体的内壁设有防夹机构,所述气囊门主体的内壁卡接有密封条,所述气囊门主体的正端面贴合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内壁螺纹相接有内六角螺栓,所述气囊门主体的内壁与内六角螺栓的外壁螺纹相接。
6.为了进一步完善, 所述防夹机构包括滚轮、挡板、弹簧、导电板、蜂鸣器和电源;
7.所述滚轮的外壁与气囊门主体的内壁滑动卡接,所述滚轮的正端面与挡板的外侧转动相连,所述挡板的外壁与弹簧的一端相贴合,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气囊门主体的内壁相贴合,所述挡板的外壁与气囊门主体的内壁滑动卡接,所述挡板的一侧与导电板的一侧相邻,所述导电板的内侧与蜂鸣器的外侧相连通,所述导电板的内侧与电源的外侧相连通。
8.进一步完善,所述蜂鸣器的后端面与气囊门主体的内壁相固接。
9.进一步完善,所述电源的后端面与气囊门主体的内壁相固接。
10.进一步完善,所述气囊门主体的外侧滑动卡接有工业设备主体。
11.进一步完善,所述气囊门主体的内壁固接有玻璃。
12.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挡板向内收缩,操作人员足部对挡板进行挤压,同时挡板的外侧让导电板形成通路,电源将电流通过导电板让蜂鸣器开始工作,蜂鸣器发出警报提示操作人员将门打开,挡板在遇到物体阻拦时会向内收缩,防止操作人员足部被工业气囊门夹到,保护操作人员的工作安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中滚轮、挡板和弹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图1中滑框、螺纹杆和夹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说明:1、气囊门主体,2、防夹机构,201、滚轮,202、挡板,203、弹簧,204、导电板,205、蜂鸣器,206、电源,2a1、滑框,2a2、螺纹杆,2a3、夹板,3、密封条,4、盖板,5、内六角螺栓,6、玻璃,7、工业设备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9.实施例1:
20.参照附图1-4:本实施例中,一种气囊门防夹装置,包括气囊门主体1,气囊门主体1的内壁设有防夹机构2,气囊门主体1内部的防夹机构2防止操作人员足部被夹伤,气囊门主体1的内壁卡接有密封条3,气囊门主体1对密封条3限位,气囊门主体1的正端面贴合有盖板4,盖板4对气囊门主体1进行遮挡,盖板4的内壁螺纹相接有内六角螺栓5,气囊门主体1的内壁与内六角螺栓5的外壁螺纹相接,内六角螺栓5将盖板4固定在气囊门主体上。
21.防夹机构2包括滚轮201、挡板202、弹簧203、导电板204、蜂鸣器205和电源206,滚轮201的外壁与气囊门主体1的内壁滑动卡接,气囊门主体1对滚轮201限位,滚轮201的正端面与挡板202的外侧转动相连,滚轮201对挡板202限位,挡板202的外壁与弹簧203的一端相贴合,弹簧203帮助挡板202复位,弹簧203的一端与气囊门主体1的内壁相贴合,挡板202的外壁与气囊门主体1的内壁滑动卡接,气囊门主体1对挡板202限位,挡板202的一侧与导电板204的一侧相邻,导电板204的内侧与蜂鸣器205的外侧相连通,导电板204将电流传递给蜂鸣器205,蜂鸣器205的型号为tmb12a05,导电板204的内侧与电源206的外侧相连通,电源204通过导电板204将电流传递给蜂鸣器205,蜂鸣器205的后端面与气囊门主体1的内壁相固接,电源206的后端面与气囊门主体1的内壁相固接,电源206的型号为er26500m,气囊门主体1的外侧滑动卡接有工业设备主体7,工业设备主体7对气囊门主体1限位,气囊门主体1的内壁固接有玻璃6,玻璃6方便对车外情况进行观察;
22.挡板202向内收缩,操作人员足部对挡板202进行挤压,同时挡板202的外侧让导电板204形成通路,电源206将电流通过导电板204让蜂鸣器205开始工作,蜂鸣器205发出警报提示操作人员将门打开,挡板202在遇到物体阻拦时会向内收缩,防止操作人员足部被工业气囊门1夹到,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23.工作原理:
24.气囊门主体1在转动过程中,气囊门主体底部1遇到操作人员足部时,挡板202会向内收缩,挡板202对操作人员足部进行挤压,同时挡板202的外侧让导电板204形成通路,电源206将电流通过导电板204让蜂鸣器205开始工作,蜂鸣器205发出警报提示操作人员将工业门打开,挡板202在遇到物体阻拦时会向内收缩,防止操作人员足部被工业气囊门1夹到,操作人员将脚拿出后,压缩后的弹簧203帮助挡板202复位,方便挡板202继续工作,转动内六角螺栓5方便将盖板4取下,容易对电源206进行更换,密封条3对工业设备主体7进行密封。
25.实施例2:
26.参照附图3:本实施例中,一种气囊门防夹装置,防夹机构2还可以包括滑框2a1、螺纹杆2a2和夹板2a3,滑框2a1的气囊门主体1的内壁滑动卡接,气囊门主体1对滑框2a1限位,滑框2a1的内壁与螺纹杆2a2的外壁螺纹相接,螺纹杆2a2带动滑框2a1移动,螺纹杆2a2的一端与气囊门主体1的内壁转动相连,气囊门主体1对螺纹杆2a2限位,滑框2a1的一侧与夹板2a3的一侧相固接,滑框2a1带动夹板2a3移动,夹板2a3的一侧与密封条3的外壁相贴合,夹板2a3配合气囊门主体1对密封条3固定;
27.转动螺纹杆2a2带动滑框2a1一侧的夹板2a3移动,夹板2a3配合气囊门主体1对密封条3固定,密封条3老化后方便更换。
28.工作原理:
29.带动螺纹杆2a2转动,螺纹杆2a2带动滑框2a1一侧的夹板2a3移动,夹板2a3配合气囊门主体1对密封条3固定,密封条3老化后方便更换。
30.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气囊门防夹装置,包括气囊门主体(1),其特征是:所述气囊门主体(1)的内壁设有防夹机构(2),所述气囊门主体(1)的内壁卡接有密封条(3),所述气囊门主体(1)的正端面贴合有盖板(4),所述盖板(4)的内壁螺纹相接有内六角螺栓(5),所述气囊门主体(1)的内壁与内六角螺栓(5)的外壁螺纹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门防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防夹机构(2)包括滚轮(201)、挡板(202)、弹簧(203)、导电板(204)、蜂鸣器(205)和电源(206);所述滚轮(201)的外壁与气囊门主体(1)的内壁滑动卡接,所述滚轮(201)的正端面与挡板(202)的外侧转动相连,所述挡板(202)的外壁与弹簧(203)的一端相贴合,所述弹簧(203)的一端与气囊门主体(1)的内壁相贴合,所述挡板(202)的外壁与气囊门主体(1)的内壁滑动卡接,所述挡板(202)的一侧与导电板(204)的一侧相邻,所述导电板(204)的内侧与蜂鸣器(205)的外侧相连通,所述导电板(204)的内侧与电源(206)的外侧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门防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蜂鸣器(205)的后端面与气囊门主体(1)的内壁相固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门防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源(206)的后端面与气囊门主体(1)的内壁相固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门防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气囊门主体(1)的外侧滑动卡接有工业设备主体(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门防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气囊门主体(1)的内壁固接有玻璃(6)。

技术总结
一种气囊门防夹装置,包括气囊门主体,所述气囊门主体的内壁设有防夹机构,所述气囊门主体的内壁卡接有密封条,所述气囊门主体的正端面贴合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内壁螺纹相接有内六角螺栓,所述气囊门主体的内壁与内六角螺栓的外壁螺纹相接。通过挡板向内收缩,操作人员足部对挡板进行挤压,同时挡板的外侧让导电板形成通路,电源将电流通过导电板让蜂鸣器开始工作,蜂鸣器发出警报提示操作人员将门打开,挡板在遇到物体阻拦时会向内收缩,防止操作人员足部被工业气囊门夹到,保护操作人员的工作安全。安全。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解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胜利门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7
技术公布日:2023/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