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冲击螺丝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85345发布日期:2023-04-20 23:16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冲击螺丝刀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螺丝相关,尤其是指一种可冲击螺丝刀。


背景技术:

1、螺丝刀是一种用来拧转螺丝以使其就位的常用工具,通常有一个薄楔形头,可插入螺丝钉头的槽缝或凹口内,现在是市面上的螺丝刀多为嵌入螺钉的槽缝后,人力进行旋转以拧出螺钉,而螺钉通常会因为风化以及雨水从而被腐蚀,腐蚀后的螺钉会较难拧出,此时为了拧出螺钉通常需较大外力,市面上的螺丝刀只能依靠人力,无法提供过更大的外力。

2、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405300y,授权公告日2010年02月17日,公开了螺丝刀,它包括螺丝刀手柄本体、螺丝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刀杆与螺丝刀手柄本体的中心孔间隙配合,所述的螺丝刀杆的一端为“一”字螺丝刀头,另一端为“十”字螺丝刀头,所述螺丝刀杆上还设置有沿螺丝刀杆轴向延伸的径向凸起,所述螺丝刀手柄本体的中心孔的一端设置有与凸起相配合的插槽i;所述螺丝刀手柄本体上还设置有与螺丝刀杆相配合的横向插孔,所述插孔内设置有与螺丝刀杆上凸起相配合的插槽ii。该实用新型的不足之处在于,只能借助人力进行旋转,无法提供较大的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只能借助人力进行旋转,无法提供较大的力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通过冲击从而为螺丝刀提供旋转力的可冲击螺丝刀。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可冲击螺丝刀,包括手柄、刀杆和堵头,所述的手柄上设有通孔,所述刀杆的一端置于通孔内,所述的刀杆与手柄连接,所述的堵头置于通孔的上端,所述的堵头与手柄连接,所述的堵头上设有冲击槽,所述的刀杆上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刀杆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置于冲击槽内,所述的转动杆通过冲击槽与堵头连接。

4、将刀柄安装在手柄的通孔内,实现可手持进行旋转的作用,在刀柄置于通孔内,与上端的堵头连接,刀柄置于通孔内的一端与堵头转动连接,堵头安装在通孔的顶端,可以限定刀柄的位置,堵头与手柄连接,当对堵头进行冲击时由于刀柄上的转动杆与堵头上的冲击槽连接,转动杆可以在冲击槽内转动,在冲击槽内转动时带动刀杆一起转动,堵头与手柄来连接后进行固定,此时在外部冲击力的影响下转动杆在冲击槽内转动,可以迫使刀柄转动,由外力带动刀柄转动可产生较大的力,将不易旋转的螺钉旋出,达到了可通过冲击从而为螺丝刀提供旋转力的目的。

5、作为优选,所述手柄的通孔包括堵头孔和刀杆孔,所述的堵头孔与刀杆孔连通,所述的堵头置于堵头孔内与手柄连接,所述的堵头上设有空腔,所述刀杆的一端置于空腔内,所述转动杆置于刀杆空腔内,所述的转动杆设有两个,两个转动杆呈对称分布,所述的冲击槽与空腔连通。将刀柄的通孔分为两部分上端的堵头孔用于放置堵头,下端的刀杆孔用于放置刀杆,将刀杆与堵头放置在不同的位置,可以使刀柄更加的贴合,不会在手柄的通孔内晃动,堵头上设有空腔,刀柄的一端置于空腔内,置于空腔内刀头上设有两个转动杆,转动杆设有两个对称安装,以保持平稳,在堵头的侧面设有冲击槽,冲击槽与内部空腔连通,所以连接杆的一端与刀杆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置于冲击槽内,可以限定刀杆的转动方向,此时的刀杆在转动杆的带动下可以沿冲击槽转动,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刀柄转动的稳定。

6、作为优选,所述的冲击槽包括移动槽和转动槽,所述的移动槽与转动槽连通,所述移动槽的方向与堵头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的转动槽与移动槽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转动槽与移动槽的连接处为圆弧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一端置于移动槽内。转动杆位于冲击槽的移动槽内,移动槽为竖直方向,当堵头受外力冲击,转动杆由移动槽移动至转动槽内,由于转动槽与移动槽之间为夹角,所以转动杆在转动槽内移动时可带动刀杆转动,移动槽与转动槽的连接处为圆弧状,可以保证转动时更加平稳,这样的设计可以限定刀柄的转动。

7、作为优选,所述的冲击槽置于堵头的下端,所述空腔的上端的直径与刀杆的直径一致,所述空腔的下端直径大于空腔的上端的直径,所述的刀杆的顶端置于空腔的上端内,所述刀杆的顶面与空腔上端的顶面形成移动腔,所述空腔的下端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转动杆相接触,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空腔的下端的顶面相接触。冲击槽置于堵头的下端,堵头上端的直径大与堵头下端的直径,刀柄的顶端置于堵头的上端,空腔上端的直径与刀柄一致,且刀柄的顶面与空腔上端的顶面形成移动腔,在外力冲击时,刀柄转动的同时会在堵头的空腔内上升,此时的刀柄在移动腔内移动,不影响刀柄的转动,口号年前的下端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转动杆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空腔下端的顶面连接,在弹簧的作用下刀杆可以沿冲击槽回弹,这样可以将刀杆复位,以便下次使用,这样的设计可以实现自动回弹。

8、作为优选,所述的堵头上有设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直径大于堵头的直径,所述的安装环内壁与堵头连接,所述的安装环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堵头通过安装环与手柄螺纹连接,所述堵头的顶部设有安装块,所述的安装块与堵头连接,所述的安装块置于手柄外。堵头的侧面安装环,安装环的直径大于堵头的直径,安装环上设有外螺纹,与手柄的堵头孔螺纹连接,可以直接通过螺纹进行安装堵头,堵头的顶端设有安装块,安装块的存在可以使堵头的安装更加的方便,旋转安装块即可安装堵头,上端的安装块突出在手柄上,便于在对堵头冲击时进行操作,只需对安装块进行操作即可,这样的设计可以便于操作。

9、作为优选,所述堵头的下端设有固定块,所述的固定块与堵头的侧面连接,所述手柄的通孔内设有固定槽,所述的固定槽与固定块相对应。堵头的侧面安装固定块,固定块与手柄通孔内的固定槽对应,当堵头安装到位后,固定块与固定槽配和,对堵头的位置进行限定,防止在刀柄旋转时,堵头被带动一块旋转,在螺纹的作用下,堵头将较难取出,这样的设计可以固定堵头。

10、作为优选,所述手柄的上端的直径大于手柄的下端的直径,所述手柄的上端外表面形状和手柄的下端外表面形状均为圆弧状。手柄上端的直径大于下端的直径,且两端的形状均为圆弧状,这样的手柄形状便于手持,对螺丝刀的旋转更加方便,容易受力,这的设计便于手持。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通过冲击从而为螺丝刀提供旋转力,保证刀柄转动的稳定,限定刀柄的转动,可以实现自动回弹,便于操作,可以固定堵头,便于手持。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冲击螺丝刀,其特征是,包括手柄(1)、刀杆(2)和堵头(3),所述的手柄(1)上设有通孔(11),所述刀杆(2)的一端置于通孔(11)内,所述的刀杆(2)与手柄(1)连接,所述的堵头(3)置于通孔(11)的上端,所述的堵头(3)与手柄(1)连接,所述的堵头(3)上设有冲击槽(32),所述的刀杆(2)上设有转动杆(21),所述转动杆(21)的一端与刀杆(2)连接,所述转动杆(21)的另一端置于冲击槽(32)内,所述的转动杆(21)通过冲击槽(32)与堵头(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冲击螺丝刀,其特征是,所述手柄(1)的通孔(11)包括堵头孔(12)和刀杆孔(13),所述的堵头孔(12)与刀杆孔(13)连通,所述的堵头(3)置于堵头孔(12)内与手柄(1)连接,所述的堵头(3)上设有空腔(31),所述刀杆(2)的一端置于空腔(31)内,所述转动杆(21)置于刀杆(2)空腔(31)内,所述的转动杆(21)设有两个,两个转动杆(21)呈对称分布,所述的冲击槽(32)与空腔(3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冲击螺丝刀,其特征是,所述的冲击槽(32)包括移动槽(35)和转动槽(36),所述的移动槽(35)与转动槽(36)连通,所述移动槽(35)的方向与堵头(3)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的转动槽(36)与移动槽(35)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转动槽(36)与移动槽(35)的连接处为圆弧连接,所述转动杆(21)的一端置于移动槽(35)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冲击螺丝刀,其特征是,所述的冲击槽(32)置于堵头(3)的下端,所述空腔(31)的上端的直径与刀杆(2)的直径一致,所述空腔(31)的下端直径大于空腔(31)的上端直径,所述的刀杆(2)的顶端置于空腔(31)的上端内,所述刀杆(2)的顶面与空腔(31)上端的顶面形成移动腔(22),所述空腔(31)的下端设有弹簧(4),所述弹簧(4)的一端与转动杆(21)相接触,所述弹簧(4)的另一端与空腔(31)的下端顶面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冲击螺丝刀,其特征是,所述的堵头(3)上设有安装环(33),所述安装环(33)的直径大于堵头(3)的直径,所述的安装环(33)内壁与堵头(3)连接,所述的安装环(33)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堵头(3)通过安装环(33)与手柄(1)螺纹连接,所述堵头(3)的顶部设有安装块(5),所述的安装块(5)与堵头(3)连接,所述的安装块(5)置于手柄(1)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冲击螺丝刀,其特征是,所述堵头(3)的下端设有固定块(34),所述的固定块(34)与堵头(3)的侧面连接,所述手柄(1)的通孔(11)内设有固定槽(14),所述的固定槽(14)与固定块(34)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冲击螺丝刀,其特征是,所述手柄(1)的上端的直径大于手柄(1)的下端的直径,所述手柄(1)的上端外表面形状和手柄(1)的下端外表面形状均为圆弧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冲击螺丝刀,旨在提供一种可通过冲击从而为螺丝刀提供旋转力的可冲击螺丝刀。它包括手柄、刀杆和堵头,所述的手柄上设有通孔,所述刀杆的一端置于通孔内,所述的刀杆与手柄连接,堵头置于通孔的上端,堵头与手柄连接,堵头上设有冲击槽,刀杆上设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一端与刀杆连接,转动杆的另一端置于冲击槽内,转动杆通过冲击槽与堵头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通过冲击从而为螺丝刀提供旋转力,保证刀柄转动的稳定,限定刀柄的转动,可以实现自动回弹,便于操作,可以固定堵头,便于手持。

技术研发人员:唐建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斐凌工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8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