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橱开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75184发布日期:2023-04-26 21:20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风橱开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通风橱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通风橱开门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通风橱的开门装置为轨道式开门方式,一种为轨道内左右推拉,另一种为轨道内上下推拉,上下推拉需要的对门进行配重。

2、现有技术缺点:

3、1.无论是轨道内左右推拉的开门方式,还是轨道内上下推拉的开门方式,都不能使门在闭合状态下达到密封状态,从而导致烟气泄漏到实验室内。

4、2.有的检测仪器要求在实验过程中不能通风,那么传统通风橱的开门结构同样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5、3.轨道内上下推拉的开门方式,需要对门进行配重,导致占用产品的大量空间。

6、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通风橱开门装置,将轨道式开门方式更改为连杆式开门方式,增加了贴合面,解决气密性的问题,使得密封效果更好,提高通风橱整体可靠性高,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橱开门装置,通过将轨道式开门方式更改为连杆式开门方式,增加了贴合面,解决气密性的问题,使得密封效果更好,提高通风橱整体可靠性高,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通风橱开门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通风橱开门装置,包括橱体和橱门,所述橱体上与橱门的接触处适配有密封面,所述橱体内部对称设置有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活动连接橱门;

4、所述开合机构包括固定板和翻转板,所述固定板上活动设置有连杆组件,所述翻转板上设置有气动机构,所述气动机构带动连杆组件开合。

5、进一步,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上连杆和下连杆,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一端与固定板活动连接,且处于同一水平线,互不接触,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另一端与橱门可拆卸式连接,所述上连杆与下连杆之间活动连接有活动杆。

6、进一步,所述上连杆、下连杆、活动杆、固定板之间分别通过销轴活动连接。

7、进一步,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与固定板连接的一端设计为圆弧形。

8、进一步,所述对称设置的开合机构中下连杆之间连接有固定杆。

9、进一步,所述气动机构为气缸,所述气缸的气缸杆与上连杆活动连接。

10、进一步,所述密封面上设置有密封垫。

11、进一步,所述橱门上面设置为斜面。

12、进一步,所述橱门上设置有视窗玻璃。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1.通过将轨道式开门方式更改为连杆式开门方式,使得橱门闭合时通过气动机构的反作用力进行压紧,从而橱门与橱体接触时密封面贴合更大,解决了燃烧后烟气泄露的气密性问题,改善了实验环境,提高通风橱整体可靠性高,对于产生有害烟气实验提高了安全性,保障了实验员的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通风橱开门装置,包括橱体(2)和橱门(3),其特征在于,所述橱体(2)上与橱门(3)的接触处适配有密封面(21),所述橱体(2)内部对称设置有开合机构(1),所述开合机构(1)活动连接橱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橱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上连杆(111)和下连杆(112),所述上连杆(111)和下连杆(112)一端与固定板(11)活动连接,且处于同一水平线,互不接触,所述上连杆(111)和下连杆(112)另一端与橱门(3)可拆卸式连接,所述上连杆(111)与下连杆(112)之间活动连接有活动杆(1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风橱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杆(111)、下连杆(112)、活动杆(113)、固定板(11)之间分别通过销轴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风橱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杆(111)和下连杆(112)与固定板(11)连接的一端设计为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风橱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设置的开合机构(1)中下连杆(112)之间连接有固定杆(11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风橱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机构(121)为气缸,所述气缸的气缸杆与上连杆(111)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橱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面(21)上设置有密封垫(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橱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橱门(3)上面设置为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橱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橱门(3)上设置有视窗玻璃。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通风橱开门装置,包括橱体和橱门,橱体上与橱门的接触处适配有密封面,橱体内部对称设置有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活动连接橱门;开合机构包括固定板和翻转板,固定板上活动设置有连杆组件,翻转板上设置有气动机构,气动机构带动连杆组件开合;通过将轨道式开门方式更改为连杆式开门方式,使得橱门闭合时通过气动机构的反作用力进行压紧,从而橱门与橱体接触时密封面贴合更大,解决了燃烧后烟气泄露的气密性问题,改善了实验环境,提高通风橱整体可靠性高,对于产生有害烟气实验提高了安全性,保障了实验员的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吕高志,李田,宁德园,贺名欢,王新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费尔曼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6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