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组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83528发布日期:2023-06-17 08:30阅读:83来源:国知局
模组框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设计与制造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模组框架。


背景技术:

1、随着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大力推广,静音轮胎、自密封轮胎、自密封静音轮胎等多功能型轮胎有了广泛的应用场景。

2、在这类轮胎的加工制造过程中,需要将轮胎设置于操作平台上,进行相应地清洗、涂胶等工序操作,但相关技术中不同的操作工序通常需要不同的操作平台,不能适应不同规格的轮胎,从而导致操作平台的规格较多,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组框架,包括:

2、机架组件;

3、z向调节组件,所述z向调节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架组件上的两个竖直设置的直线导轨、设置于所述直线导轨上的导轨滑块、设置于所述导轨滑块上的第一立板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固定于所述机架组件,并与所述第一立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立板沿所述竖直方向滑动;和

4、y向调节组件,所述y向调节组件包括模组和与所述模组连接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模组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立板上。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组框架在对不同规格轮胎、不同加工工序的操作过程中,通过调节z向调节组件和y向调节组件能够使相应的功能部件移动到指定位置,操作灵活,能够适应多种规格的轮胎的加工制造工作。

6、可选地,所述机架组件包括水平底板和设置在所述水平底板上的第二立板,所述第二立板与所述水平底板垂直,所述直线导轨和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均固定于所述第二立板。

7、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丝杆和滚珠螺母,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一丝杆通过第一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固定于所述第二立板,所述滚珠螺母固定于所述第一立板,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滚珠螺母螺旋传动配合。

8、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丝杆上的角接触轴承,所述角接触轴承设置于定位板上,所述定位板固定于所述第二立板,所述角接触轴承通过圆螺母与所述第一丝杆配合,所述定位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角接触轴承的压盖。

9、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电机支板上,所述电机支板固定在所述第二立板上。

10、可选地,所述滚珠螺母设置在螺母固定板上,所述螺母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板上,所述滚珠螺母和所述螺母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安装垫板。

11、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丝杆和模组固定板,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二丝杆通过第二联轴器连接,所述模组设置于所述模组固定板上,并与所述第二丝杆连接,所述模组能够随着所述第二丝杆的旋转,沿所述第二丝杆的轴向移动。

12、可选地,所述模组固定板通过至少两组加强筋固定于所述第一立板上。

13、可选地,所述第二立板的上部设置有开口,两个所述直线导轨通过导轨垫板沿着竖直方向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板的两侧。

14、可选地,所述直线导轨的两侧设置有导轨槽,所述导轨滑块与所述导轨槽滑动配合。

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模组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组件包括水平底板和设置在所述水平底板上的第二立板,所述第二立板与所述水平底板垂直,所述直线导轨和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均固定于所述第二立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丝杆和滚珠螺母,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一丝杆通过第一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固定于所述第二立板,所述滚珠螺母固定于所述第一立板,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滚珠螺母螺旋传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丝杆上的角接触轴承,所述角接触轴承设置于定位板上,所述定位板固定于所述第二立板,所述角接触轴承通过圆螺母与所述第一丝杆配合,所述定位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角接触轴承的压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电机支板上,所述电机支板固定在所述第二立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螺母设置在螺母固定板上,所述螺母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板上,所述滚珠螺母和所述螺母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安装垫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丝杆和模组固定板,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二丝杆通过第二联轴器连接,所述模组设置于所述模组固定板上,并与所述第二丝杆连接,所述模组能够随着所述第二丝杆的旋转,沿所述第二丝杆的轴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固定板通过至少两组加强筋固定于所述第一立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板的上部设置有开口,两个所述直线导轨通过导轨垫板沿着竖直方向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板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导轨的两侧设置有导轨槽,所述导轨滑块与所述导轨槽滑动配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模组框架,包括:机架组件,Z向调节组件和Y向调节组件,Z向调节组件包括固定于机架组件上的两个竖直设置的直线导轨、设置于直线导轨上的导轨滑块、设置于导轨滑块上的第一立板和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固定于机架组件,并与第一立板连接,用于驱动第一立板沿竖直方向滑动;Y向调节组件包括模组和与模组连接的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模组沿水平方向移动,第二驱动组件固定于第一立板上。本技术实施例的模组框架在对不同规格轮胎、不同加工工序的操作过程中,通过调节Z向调节组件和Y向调节组件能够使相应的功能部件移动到指定位置,操作灵活,能够适应多种规格的轮胎的加工制造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卡斯滕·奥托·克洛德,朱磊,肖可,郑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水木信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