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门把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把手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门把手如车辆的门把手,主要包括外凸式和隐藏式两种。门把手作为直接和用户交互的部件,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体验的好坏。
2、现有的门把手,无论外凸式还是隐藏式门把手,在打开车门的过程中,通常需要使门把手翘起一个小角度,然后可进一步的打开车门。
3、现有车辆的门把手的设计,使门把手翘起的传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大。过多的传动部件影响把手动作的稳定性,故障率高、噪音较大。且现有的门把手,多采用手动打开方式,其用户体险度差。
4、因此,急需一种传动结构简单,可自动翘起的门把手,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缓解或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方面或者至少一点,提出本新型。
2、根据本新型的一个方面,本新型提供一种门把手,包括:基座、拉手、驱动组件、第一摆臂;拉手可相对基座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第一摆臂的第一端可旋转的与基座固定连接,第一摆臂的第二端为可相对基座摆动的摆动端;驱动组件包括壳体和驱动杆,驱动杆可相对壳体伸出和缩回;驱动杆用于推动第一摆臂的摆动端摆动,通过第一摆臂的摆动可带动拉手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
3、本新型通过驱动组件的驱动杆直接驱动第一摆臂转动,进而带动拉手转动,其传动结构简单、可靠;且可不改变现有的第一摆臂的结构,直接利用现有的摆臂结构实现传动,可节约成本。
4、为了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本新型还提供如下优选技术方案:
5、优选的,第一摆臂上形成有驱动槽,拉手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柱,第一摆臂通过驱动槽可驱动连接柱带动拉手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
6、优选的,驱动槽具有方形截面,连接柱的端面形成有与上述方形截面配合的斜面。
7、优选的,在驱动杆推动第一摆臂摆动的过程中,驱动杆的端部直接抵接在第一摆臂的摆动端的外周面上。
8、优选的,基座包括容纳槽,拉手可转动的安装在容纳槽内,在第二位置,拉手一端翘起,凸出于容纳槽的外沿;在第一位置,拉手的一端不再凸出于容纳槽的外沿。
9、优选的,容纳槽靠近拉手可翘起的一端的位置处设置有灯组件。
10、优选的,还包括弹性组件,弹性组件用于提供拉手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转动的回复力。
11、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驱动组件控制连接。
12、优选的,所述门把手为车辆上的门把手;控制单元同时与车辆的遥控器控制连接。
13、优选的,控制单元同时与车辆的中控单元控制连接,并可接收车辆的档位信息。
14、本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门把手。
15、本新型通过直接驱动杆直接驱动第一摆臂的方式,省去了中间的传动装置,其结构简单,传动可靠。并通过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组件,进而实现拉手的自动翘起与关闭,其自动化程度高、用户体验良好。
1.一种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拉手(2)、驱动组件(3)、第一摆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第一摆臂(6)上形成有驱动槽,拉手(2)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柱(8),第一摆臂(6)通过驱动槽可驱动连接柱(8)带动拉手(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驱动槽具有方形截面,连接柱(8)的端面形成有与上述方形截面配合的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在驱动杆(5)推动第一摆臂(6)摆动的过程中,驱动杆(5)的端部直接抵接在第一摆臂(6)的摆动端的外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基座(1)包括容纳槽,拉手(2)可转动的安装在容纳槽内,在第二位置,拉手(2)一端翘起,凸出于容纳槽的外沿;在第一位置,拉手(2)的一端不再凸出于容纳槽的外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容纳槽靠近拉手(2)可翘起的一端的位置处设置有灯组件(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组件,弹性组件用于提供拉手(2)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转动的回复力。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驱动组件(3)控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把手为车辆上的门把手;控制单元同时与车辆的遥控器控制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