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箱盖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76508发布日期:2023-06-15 13:45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箱盖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零件加工,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箱盖的夹具。


背景技术:

1、现今,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追捧的同时,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新能源汽车零件的加工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质量;其中,在新能源汽车零件的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对零件进行夹紧进行加工,但在加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定位不准确、夹紧不稳定等问题。

2、如图1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箱盖包括主体、第一凸台、第三凸台、第一支柱和第一凸块;其中,主体边缘设置有凸檐,第一凸台和第三凸台上均设置有通孔。

3、为了便于对图1所示的箱盖进行加工,有必要设计一种定位准确、夹紧稳定的夹具来保证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箱盖的夹具,能够使得箱盖定位准确、夹紧稳定,并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使得在提高加工效率的同时,还保证了加工质量。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箱盖的夹具,包括支撑机构、夹紧机构和定位机构;

4、其中,支撑机构包括安装板和安装座,安装板用于支撑箱盖,安装座包括加高组件和底座组件,加高组件安装在底座组件下方,加高组件用于提升底座组件的高度,底座组件用于安装安装板;

5、夹紧机构安装在安装板上,包括若干气动杠杆缸,气动杠杆缸用于夹紧箱盖;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第一定位组件与第二定位组件对角安装在安装板上,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销座和菱形销,菱形销安装在第一销座上,菱形销与箱盖的第一凸台抵接定位,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销座和圆柱销,圆柱销安装在第二销座上,圆柱销与箱盖的第三凸台抵接定位。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箱盖的夹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7、定位机构包括对角设置的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分别设置有菱形销和圆柱销,菱形销与箱盖的第一凸台抵接定位,圆柱销与箱盖的第三凸台抵接定位,且配合安装板对箱盖进行完全定位,使得箱盖定位准确;同时,设置有夹紧机构,包括若干气动杠杆缸,气动杠杆缸可对箱盖进行夹紧,而且通过气动的方式来进行夹紧,使得夹紧操作简单、快速,能够提高加工效率,并且夹紧稳定,进而,能够保证加工质量;并且,设置有加高组件,可提升底座组件的高度,进而,能够缩短刀具与箱盖之间的距离,可减少刀具的行进路程,提高加工效率。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气动杠杆缸设置有四个,分别为第一杠杆缸、第二杠杆缸、第三杠杆缸和第四杠杆缸,第一杠杆缸、第二杠杆缸、第三杠杆缸和第四杠杆缸分别用于夹紧箱盖四个角位的凸檐。

9、有益的是:通过设置第一杠杆缸、第二杠杆缸、第三杠杆缸和第四杠杆缸,可分别对箱盖四个角位处的凸檐进行夹紧,进而,能够全面地夹紧箱盖,使得箱盖具有稳定性,便于对箱盖进行加工。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一气动支撑组件,第一气动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气动支撑缸和第一支撑座,第一支撑座安装在第一杠杆缸一侧,第一气动支撑缸安装在第一支撑座上,第一气动支撑缸用于支撑箱盖的第一凸块。

11、有益的是:第一气动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气动支撑缸,第一气动支撑缸可对位于第一凸块进行支撑,且第一气动支撑缸与第一杠杆缸配合夹紧角位处的第一凸块,进而,使得箱盖具有稳定性。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安装板上还设置有第二气动支撑组件,第二气动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气动支撑缸和第二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安装在安装板的底部,安装板设置有容置第二气动支撑缸的通孔,第二气动支撑缸安装在第二支撑座上,第二气动支撑缸用于支撑箱盖的第一支柱。

13、有益的是:第二气动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气动支撑缸,第二气动支撑缸可对第一支柱进行支撑,进而,使得第一支柱具有稳定性,有利于箱盖保持平衡。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二气动支撑缸的顶部设置有支撑顶头,支撑顶头的顶部与箱盖的第一支柱抵接,支撑顶头用于支撑第一支柱。

15、有益的是:通过在第二气动支撑缸顶部设置支撑顶头,支撑顶头与第一支柱抵接,便于更好地对第一支柱进行支撑,并且,在长时间使用支撑顶头发生磨损后,便于进行维护和更换。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安装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三支撑座,第三支撑座用于支撑箱盖的凸檐,且第三支撑座与夹紧机构配合夹紧箱盖的凸檐。

17、有益的是: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三支撑座,可对箱盖的凸檐进行支撑,且能够配合夹紧机构将箱盖的凸檐夹紧,进而,使得箱盖不会发生偏移,具有稳定性,保证加工精度。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安装板设置有若干限位块,限位块用于对箱盖进行限位。

19、有益的是:通过在安装板上设置有限位块,可对箱盖进行限位,进而,有效避免箱盖在加工过程中发生偏移,保证了加工的准确性。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二杠杆缸和第四杠杆缸均设置有压头,压头用于抵接并夹紧箱盖的凸檐。

21、有益的是:通过设置压头,可抵接并夹紧箱盖的凸檐,同时,压头可拆卸,进而,便于对压头进行维护和更换。

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加高组件包括加高底板、加高面板和若干立柱,立柱底部固接在加高底板上,加高面板安装在立柱上。

23、有益的是:在加高底板和加高面板之间设置有若干立柱,进而,能够增加高度的同时,还增加了加高底板和加高面板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加高组件的可靠性。

2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底座组件包括两个横板和两个侧板,两个横板对称设置在加高面板的两侧,侧板竖直安装在横板上,安装板安装在侧板上。

25、有益的是:通过设置侧板,可增加底座组件的结构强度,进而,使得安装板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具有稳定性。

2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箱盖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箱盖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杠杆缸(150)设置有四个,分别为第一杠杆缸(220)、第二杠杆缸(230)、第三杠杆缸(240)和第四杠杆缸(250),所述第一杠杆缸(220)、所述第二杠杆缸(230)、所述第三杠杆缸(240)和所述第四杠杆缸(250)分别用于夹紧箱盖(100)四个角位的凸檐(1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箱盖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0)上设置有第一气动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气动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气动支撑缸和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安装在所述第一杠杆缸(220)一侧,所述第一气动支撑缸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座上,所述第一气动支撑缸用于支撑箱盖(100)的第一凸块(1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箱盖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0)上还设置有第二气动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气动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气动支撑缸和第二支撑座(280),所述第二支撑座(280)安装在所述安装板(110)的底部,所述安装板(110)设置有容置所述第二气动支撑缸的通孔,所述第二气动支撑缸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座(280)上,所述第二气动支撑缸用于支撑箱盖(100)的第一支柱(1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箱盖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动支撑缸的顶部设置有支撑顶头(290),所述支撑顶头(290)的顶部与箱盖(100)的第一支柱(104)抵接,所述支撑顶头(290)用于支撑第一支柱(10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箱盖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0)上设置有若干第三支撑座(300),所述第三支撑座(300)用于支撑箱盖(100)的凸檐(106),且所述第三支撑座(300)与所述夹紧机构配合夹紧箱盖(100)的凸檐(10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箱盖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0)设置有若干限位块(310),所述限位块(310)用于对箱盖(100)进行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箱盖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杠杆缸(230)和所述第四杠杆缸(250)均设置有压头(320),所述压头(320)用于抵接并夹紧箱盖(100)的凸檐(10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箱盖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高组件(130)包括加高底板(330)、加高面板(340)和若干立柱(350),所述立柱(350)底部固接在所述加高底板(330)上,所述加高面板(340)安装在所述立柱(35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箱盖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140)包括两个横板(360)和两个侧板(370),两个所述横板(360)对称设置在所述加高面板(340)的两侧,所述侧板(370)竖直安装在所述横板(360)上,所述安装板(110)安装在所述侧板(370)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箱盖的夹具,包括支撑机构、夹紧机构和定位机构;其中,支撑机构包括安装板和安装座,安装板用于支撑箱盖,安装座用于安装安装板;夹紧机构安装在安装板上,包括若干气动杠杆缸,气动杠杆缸用于夹紧箱盖;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销座和菱形销,菱形销安装在第一销座上,菱形销与箱盖的第一凸台抵接定位,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销座和圆柱销,圆柱销安装在第二销座上,圆柱销与箱盖的第三凸台抵接定位。本技术能够使箱盖定位准确、夹紧稳定,并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使得在提高加工效率的同时,还保证了加工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毛宇雄,朱文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肇庆市鸿振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