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缓冲开门器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98508发布日期:2023-05-10 09:59阅读:48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一种五金配件,具体是一种双向缓冲开门器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1、各种带有平开门的家具是一般家庭必备的,平开门一般是经铰链与家具的柜体连接,开启或关闭平开门时一般是使用者通过推拉门上的把手或类似功能的部件开启或关闭平开门,上述的家具的平开门因设有把手,故时常会碰撞家庭中的儿童的头部,另一方面推拉开启或关闭仍不方便。因此,避免现有技术的缺陷,实现更为方便开启或关闭家具的平开门,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实现柜门按压反弹缓冲打开,及自动缓冲复位关闭的一种双向缓冲开门器的改良结构。

2、本实用新型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双向缓冲开门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壳和面罩,底壳与面罩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的容置腔内通过驱动座铰接安装有摆臂,所述的摆臂通过滑移板与柜门连接,所述的容置腔内还设置有动力装置及触发装置与摆臂连接,驱动摆臂向外摆动,打开柜门;

3、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安装在容置腔内的拉簧,拉簧一端与容置腔内固定,另一端连接在驱动座上,拉簧产生拉力始终向外推动摆臂;

4、所述的动力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板及包覆在其上下两端的第二驱动板,第一驱动板前端安装有导轮,导轮抵压在驱动座上;所述的第二驱动板上安装有导向销钉穿插在第一驱动板上的限位槽内,限制第一驱动板相对第二驱动板的位移量,所述的第一驱动板与容置腔之间设置有第一推簧,第一推簧推动第一驱动板始终向前运动,第一驱动板与第二驱动板之间设置有第二推簧,第二推簧推动第一驱动板与第二驱动板相对运动;

5、所述的触发装置包括铰接在第二驱动板上的第一扳机及第二扳机,第一扳机顶压在第一驱动板上,锁定第一驱动板与第二驱动板之间的相对距离;所述的第二扳机抵压在第一扳机上,限制第一扳机的位置;所述的容置腔内还设置有联动装置与第二扳机连接,联动装置向面罩侧壁延伸出触发杆,按压触发杆通过联动装置驱动第二扳机运动,推动第二扳机与第一扳机对接或是分离;

6、所述的摆臂上还设置有防脱齿与设置在容置腔内的强锁机构配合,实现锁止或是释放摆臂。

7、所述的联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容置腔内的触发滑块,触发滑块的侧壁安装触发杆并延伸出容置腔外。

8、所述的第二扳机的底部顶压在触发滑块上,第二扳机的顶部顶压在第一扳机的卡槽内,实现与第一扳机的连接。

9、所述触发杆为螺接在触发滑块底部的螺栓,旋转该螺栓调节其突出容置腔外的行程。

10、所述的第一驱动板上还安装有复位推块,复位推块顶压在第一扳机底部的复位挡块上,复位推块由复位推簧推动始终推动第一扳机向上摆动复位。

11、所述的驱动座上设置有缓冲臂,缓冲臂与设置在容置腔内的缓冲块连接,所述的缓冲块内安装有双向缓冲器,能够起到对缓冲块双向运动的阻尼作用。

12、所述的驱动座上设置有第二驱动板与容置腔之间设置单向缓冲器,单向缓冲器缓冲第二驱动板朝向驱动座方向的运动速度。

13、所述的强锁机构包括与联动装置连接的第一推块,第一推块与容置腔之间设置有第三推簧,第三推簧推动第一推块始终向后方向运动;还包括第二推块及第三推块,第二推块及第三推块与第一推块联动;

14、第三推块的前端设置有挂扣柱与第一摆块联动,第一摆块前端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滑动式安装有挂扣齿,挂扣齿与防脱齿挂扣与分离,实现与摆臂的锁止或是分离;

15、还包括滑动式安装在容置槽内的第四推块,第四推块的背面设置有按压脱离槽,与设置在第三推块上挂针连接,挂针上设置有挂柱在按压脱离槽内滑动,并与该按压脱离槽挂扣或是分离;

16、所述的容置腔内还铰接安装有第二摆块,第二摆块中部中与容置腔铰接,一端与第二驱动板铰接,另一端与第四推块铰接。

17、所述的容置腔内还设置有第三摆块,第三摆块上设置有与容置腔铰接,其一端与联动装置连接,另一端按压在第一推块的尾部。

18、所述的第二推块呈圆盘状,其前后两端分别延伸出其端面设置有第一驱动轴及第二驱动轴,分别与容置腔及第三推块铰接,第二推块的主体转动式安装在第一推块的推动槽内。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提高市场竞争力。2、本开门器与柜体安装后,可实现按压反弹式开启,因此柜门上无需安装门把手等部件,有利于保持柜体的整洁美观,避免儿童与把手发生磕碰造成的安全隐患,提升其安全性。3、柜门的打开及关闭到极限位置时,均具有缓冲功能,从而避免柜门与柜体,柜门与限位部件之间发生碰撞而产生噪音,提升其操作质感。4、独特的触发机构,能够在更小的触发行程下完成触发,从而有利于缩小柜门关闭后的门缝,保证柜门的密封性。5、在柜门打开角度较小时,仍能够通过强锁机构关闭柜门,从而无需将柜门打开至最大状态后,再进行关门。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向缓冲开门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壳(1)和面罩(2),底壳(1)与面罩(2)之间形成容置腔(3),所述的容置腔(3)内通过驱动座(4)铰接安装有摆臂(41),所述的摆臂(41)通过滑移板(42)与柜门连接,所述的容置腔(3)内还设置有动力装置(5)及触发装置(6)与摆臂(41)连接,驱动摆臂(41)向外摆动,打开柜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缓冲开门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容置腔(3)内的触发滑块(64),触发滑块(64)的侧壁安装触发杆(63)并延伸出容置腔(3)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缓冲开门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扳机(62)的底部顶压在触发滑块(64)上,第二扳机(62)的顶部顶压在第一扳机(61)的卡槽内,实现与第一扳机(61)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缓冲开门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杆(63)为螺接在触发滑块(64)底部的螺栓,旋转该螺栓调节其突出容置腔(3)外的行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缓冲开门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板(52)上还安装有复位推块(65),复位推块(65)顶压在第一扳机(61)底部的复位挡块(66)上,复位推块(65)由复位推簧推动始终推动第一扳机(61)向上摆动复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缓冲开门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座(4)上设置有缓冲臂(43),缓冲臂(43)与设置在容置腔(3)内的缓冲块(44)连接,所述的缓冲块(44)内安装有双向缓冲器(45),能够起到对缓冲块(44)双向运动的阻尼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缓冲开门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座(4)上设置有第二驱动板(53)与容置腔(3)之间设置单向缓冲器(59),单向缓冲器(59)缓冲第二驱动板(53)朝向驱动座(4)方向的运动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缓冲开门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强锁机构包括与联动装置连接的第一推块(7),第一推块(7)与容置腔之间设置有第三推簧(71),第三推簧(71)推动第一推块(7)始终向后方向运动;还包括第二推块(72)及第三推块(73),第二推块(72)及第三推块(73)与第一推块(7)联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向缓冲开门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置腔内还设置有第三摆块(92),第三摆块(92)上设置有与容置腔铰接,其一端与联动装置连接,另一端按压在第一推块(7)的尾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向缓冲开门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推块(72)呈圆盘状,其前后两端分别延伸出其端面设置有第一驱动轴(721)及第二驱动轴(722),分别与容置腔及第三推块(73)铰接,第二推块(72)的主体转动式安装在第一推块(7)的推动槽(79)内。


技术总结
一种双向缓冲开门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壳和面罩,底壳与面罩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的容置腔内通过驱动座铰接安装有摆臂,所述的摆臂通过滑移板与柜门连接,所述的容置腔内还设置有动力装置及触发装置与摆臂连接,驱动摆臂向外摆动,打开柜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开门器与柜体安装后,可实现按压反弹式开启,因此柜门上无需安装门把手等部件,有利于保持柜体的整洁美观,避免儿童与把手发生磕碰造成的安全隐患,提升其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联迅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4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