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包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02487发布日期:2023-05-17 17:40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箱包锁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锁具,涉及尤其涉及一种箱包锁。


背景技术:

1、箱包锁主要是指可用于行李箱及皮包上,实现对于行李箱及皮包内储存的物品进行安全防护,避免被他人对行李箱及皮包进行恶意或意外打开的安全锁具;其中该箱包锁一般为密码锁,而通过密码锁的设计,可使箱包的安全保障大大提升,同时该类其密码锁的功能性及安全性也显得尤为重要。

2、现有的箱包锁结构主要包括密码锁组件、限位组件、锁扣组件以及推钮结构,但现有的箱包锁一般会由于结构及空间所限,造成密码锁组件、限位组件、锁扣组件以及推钮结构之间的配合或装配关系不合理,导致现有的箱包锁使用时会出现上锁及解锁过程复杂,且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还会在出现在进行上锁或解锁过程中,还会出现一定的故障,使得无法上锁或上锁后打不开的情况,进而造成该类箱包锁使用时其可靠性不足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锁及解锁过程中操作方便,长期使用不易出现故障,提升可靠性的箱包锁。

2、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箱包锁,包括壳体、限位于壳体上的勾座、密码锁组件,所述的密码锁组件包括若干个转轮,该若干个转轮上均开设有卡位槽,壳体上开设有与若干个所述的转轮数量适配的转轮槽,转轮槽贯穿壳体的壳壁,转轮限位于转轮槽的区域,且该转轮于转轮槽区域所贯穿壳体的壳壁位置伸出,所述的转轮通过于壳体的壳壁位置伸出区域的作波动式旋动,构成驱动转轮上的卡位槽于转轮槽的区域旋动,所述的壳体内还限位有两个箱包锁开关件、限位件,该两个所述的箱包锁开关件上均具有勾槽,勾座上具有与所述的勾槽适配设置的锁勾,通过锁勾与勾槽配合,构成勾座与箱包锁开关件的扣合连接;

3、所述的限位件活动限位于壳体内,且该限位件其一端朝向转轮,并形成有若干个与卡位槽适配的卡位部,限位件的另一端形成有限位件活动部,壳体上相对于限位件活动部的区域形成有卡位件;

4、限位件的两侧上且相对于卡位部及限位件活动部之间均形成有开关活动锁止部,所述的限位于壳体上的两个箱包锁开关件分布于限位件的两侧,该两个箱包锁开关件的一端伸向开关活动锁止部;

5、通过所述的限位件活动部于卡位件的区域作来回往复运动,形成卡位部于卡位槽内伸入或退出,并形成开关活动锁止部于两个所述的箱包锁开关件之间伸入或退出,构成转轮的旋动卡止或解除卡止、以及构成两个所述的箱包锁开关件于壳体的可动或制动。

6、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箱包锁的组成包含密码锁组件、限位件、箱包锁开关件以及勾座,同时在限位件上涉及了与密码锁组件中转轮的卡位槽进行配合使用的卡位部,以及涉及了用于限制箱包锁开关件动作的开关活动锁止部,且为确保限位件在壳体中可靠动作,在限位件还涉及了限位件活动部,当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箱包锁处于上锁状态时,该箱包锁中限位件的卡位部抵触转轮的表面,箱包锁开关件抵触于限位件的开关活动锁止部上,实现箱包锁开关件由于开关活动锁止部的作用,即箱包锁开关件无法向壳体内按压,使得的箱包锁开关件的勾槽与勾座的锁勾,始终处于配合状态,而当箱包需解锁时,通过在壳体外波动转轮,且密码输入正确后,该转轮上的卡位槽与限位件上的卡位部对应上,并由于限位件活动部可来回往复运动的特性,使得整个限位件朝向转轮的方向动作,进而实现将限位件上的卡位部卡入到转轮的卡位槽中,同步的开关活动锁止部也朝向转轮的一侧动作,即箱包锁开关件于开关活动锁止部上的抵触解除,使得箱包锁开关件可朝向壳体进行按动,即可执行箱包锁的解锁动作,且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箱包锁其与转轮的配合,以及箱包锁开关件的制动或可动动作,均是通过限位件进行的动作,使得箱包锁上的上锁及解锁只需极少的部分即可完成,由此实现了对于箱包锁结构的简化,同时也降低了故障的几率,使得可靠性提升,且由于箱包锁上锁或解锁动作,主要是限位件在动作,由此使得了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箱包锁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不会出现类似于现有部分箱包锁其内部复杂,造成了上锁或解锁操作繁琐的情况。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限位件上相对于卡位部的该端还形成有限位部,壳体相对于限位件上的限位部区域形成有限位配合部,限位件活动部与卡位件之间设置有弹性件,该弹性件抵触并限位于限位件活动部与卡位件之间,通过所述的弹性件,构成限位件的弹性复位。

8、通过上述设置,确保了限位件在壳体内可进行可靠的动作及复位。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壳体上还形成有用于两个箱包锁开关件导向及限位的两个限位腔,两个所述的限位腔均包括开关件活动导向腔、开关件限位腔,两个所述的开关件活动导向腔相通,开关件限位腔分布于开关件活动导向腔的一侧,并相通,两个所述的箱包锁开关件相对于朝向开关活动锁止部的该端放置于所述的开关件活动导向腔内,该两个所述的箱包锁开关件相对于远离开关活动锁止部的该端放置于开关件限位腔内。

10、通过上述设置,确保了两个箱包锁开关件在壳体的位置,可进行可靠的解锁驱动,以及对于上锁阶段的可靠制动,由此确保了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设计的合理性。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壳体上还形成有档位件,该档位件与卡位件相对,限位件上的限位部分布于档位件与卡位件之间。

12、通过上述设置,使得了进行当处于上锁时,限位件可在壳体的档位件的位置进行可靠限位,且在上锁的过程中实现将限位件的回退力作用到档位件,确保了不会出现直接作用在弹性件、限位件活动部以及卡位件,避免出现长期使用时,影响使用性能的情况。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该箱包锁还包括盖板,所述的盖板分布于壳体与勾座之间,且该盖板盖设壳体上,并限位。

14、通过上述设置,确保了装于壳体内的若干部件可进行可靠固定及限位。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弹性件为弹簧。



技术特征:

1.一种箱包锁,包括壳体、限位于壳体上的勾座、密码锁组件,所述的密码锁组件包括若干个转轮,该若干个转轮上均开设有卡位槽,壳体上开设有与若干个所述的转轮数量适配的转轮槽,转轮槽贯穿壳体的壳壁,转轮限位于转轮槽的区域,且该转轮于转轮槽区域所贯穿壳体的壳壁位置伸出,所述的转轮通过于壳体的壳壁位置伸出区域的作波动式旋动,构成驱动转轮上的卡位槽于转轮槽的区域旋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还限位有两个箱包锁开关件、限位件,该两个所述的箱包锁开关件上均具有勾槽,勾座上具有与所述的勾槽适配设置的锁勾,通过锁勾与勾槽配合,构成勾座与箱包锁开关件的扣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包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件上相对于卡位部的该端还形成有限位部,壳体相对于限位件上的限位部区域形成有限位配合部,限位件活动部与卡位件之间设置有弹性件,该弹性件抵触并限位于限位件活动部与卡位件之间,通过所述的弹性件,构成限位件的弹性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箱包锁,其特征在于:壳体上还形成有用于两个箱包锁开关件导向及限位的两个限位腔,两个所述的限位腔均包括开关件活动导向腔、开关件限位腔,两个所述的开关件活动导向腔相通,开关件限位腔分布于开关件活动导向腔的一侧,并相通,两个所述的箱包锁开关件相对于朝向开关活动锁止部的该端放置于所述的开关件活动导向腔内,该两个所述的箱包锁开关件相对于远离开关活动锁止部的该端放置于开关件限位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包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上还形成有档位件,该档位件与卡位件相对,限位件上的限位部分布于档位件与卡位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箱包锁,其特征在于:该箱包锁还包括盖板,所述的盖板分布于壳体与勾座之间,且该盖板盖设壳体上,并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箱包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件为弹簧。


技术总结
本技术采用了一种箱包锁,通过将箱包锁的组成包含密码锁组件、限位件、箱包锁开关件以及勾座,并在限位件上涉及与密码锁组件中转轮的卡位槽配合使用的卡位部,用于限制箱包锁开关件动作的开关活动锁止部,用于驱动限位件作来回往复运动的限位件活动部,使得箱包锁其与转轮的配合,箱包锁开关件的制动或可动动作,均是通过限位件进行的,使得箱包锁上的上锁及解锁只需极少的部分即可完成,实现了对于箱包锁结构简化,降低了故障的几率,使得可靠性提升,且由于箱包锁上锁或解锁动作,主要是限位件在动作,使得了箱包锁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不会出现类似于现有部分箱包锁其内部复杂,造成了上锁或解锁操作繁琐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白玉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兴泊莱美箱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