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取货记录功能的配送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03537发布日期:2023-08-22 12:12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取货记录功能的配送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配送机器人,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取货记录功能的配送机器人。


背景技术:

1、配送机器人是一种能够替代人工进行物品配送的机器设备,在机器人底盘上安装驱动轮和转向轮,在激光传感器的辅助制导作用下,能够实现自由移动以及转向功能,使得机器人能够移动至任一指定位置,常用于物流行业的快递包裹配送。

2、目前的用于物流行业快递包裹配送的配送机器人,拥有大容量货仓的机箱,借助激光制导功能,能够自由行使,可以替代人工对快读包裹进行配送,以机器人替代传统人工,不仅为物流行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而且能够降低人工骑车配送出现交通事故的几率,可以为物流公司降低成本。

3、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目前的用于物流行业快递包裹配送的配送机器人存在一些缺陷:由于机器人到达指定位置后,需要由收件人手动取出机箱货仓内的快递包裹,若收件人错拿或多拿包裹,就会出现丢件现象,并且机器人为无人驾驶状态,无法让工作人员起到及时监督作用,丢件地点也未进行及时的记录,在后期的排查中,明显增加了快递包裹丢件的排查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取货记录功能的配送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物流行业快递包裹配送的配送机器人不能对包裹的取货状态进行记录,易增加快递包裹丢件的几率,而且难以对丢件的包裹进行排查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公开提供一种具有取货记录功能的配送机器人,包括底盘和机箱,所述机箱由储物盒和蓄电盒组成,其中所述储物盒固定安装在底盘的顶部,所述蓄电盒固定安装在储物盒的顶端,所述储物盒内部固定安装第一隔板并将其内部分隔为两个独立的储物区间,所述储物区间内活动安装储物抽屉,所述储物抽屉内底部开凿内嵌槽,所述内嵌槽处活动安装承重托板,所述内嵌槽的槽底且位于承重托板的下方固定安装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底盘内部安装的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蓄电盒的顶端开口处固定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所述蓄电盒内部固定安装逆变器以及由若干蓄电池串联组成的蓄电池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逆变器均与蓄电池组电性连接,所述逆变器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4、可选的,所述储物抽屉上固定安装电子密码锁,所述储物抽屉上固定安装两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壁上开凿限位卡槽,所述储物盒的两个内侧壁上均固定安装限位卡块,所述限位卡块与相匹配的限位卡槽滑动连接,在限位卡块的限位作用下,可以防止储物抽屉与储物区间脱离连接。

5、可选的,所述储物抽屉内部固定安装若干呈等距分布的第二隔板,所述储物抽屉内通过第二隔板分隔成若干独立的物品存放区间,每个所述承重托板均安装在相匹配的物品存放区间的内底部,对快递包裹进行分区存放,能够对包裹的取货状态进行精准的记录。

6、可选的,所述第一隔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接线孔,所述接线孔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隔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若干电极片,所述电极片与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确保压力传感器能够与控制电路板形成通路,能够让压力传感器反馈的信号及时输送至控制电路板上。

7、可选的,所述内嵌槽的槽底固定安装若干弹簧,每个所述弹簧的顶端均与相匹配的承重托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承重托板顶部无物品时,弹簧能够对承重托板起到支撑作用,能够避免压力传感器受到承重托板施加的压力。

8、可选的,所述底盘的一端固定安装激光传感器,所述激光传感器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底盘的底部转动安装四个滚轮,确保机器人能够自由行使。

9、可选的,所述底盘相远离的两端均开凿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与底盘内部用于安装控制电路板的区间相互连通,有效提高底盘内部元件的散热效果。

10、可选的,所述底盘的顶端固定安装防护架,所述防护架由不锈钢框架和若干防撞导轮组成,所述不锈钢框架围设于机箱的外侧,所述防撞导轮通过支架结构固定在不锈钢框架上,当机器人与外界物体接触时,不锈钢框架能够防止机箱被碰撞,而且防撞导轮能够辅助机器人快速改变行使方向。

11、可选的,所述不锈钢框架的低端固定安装四个l型连接件,所述l型连接件通过螺栓固定在底盘的顶端,确保不锈钢框架能够牢固安装在底盘的顶部,所述不锈钢框架上固定安装若干导轮安装架,每个所述防撞导轮均转动安装在相匹配的导轮安装架上,确保防撞导轮能够牢固安装在防护架上。

12、可选的,所述蓄电盒内部固定安装若干限位卡板,每个所述蓄电池均卡合安装在相匹配的两个限位卡板之间的位置,确保蓄电池能够牢固装配在蓄电盒内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公开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公开的一种具有取货记录功能的配送机器人,通过含有多个物品存放区间的储物抽屉,可以将大量的快递包裹分区存放在机箱货仓内,当包裹被取走后,物品存放区间内的承重压板失去压力,此时压板下方的压力传感器将信号输送至控制电路板上,能够对物品的取货状态进行记录并将取货位置信息反馈至后台,若出现丢件现象,方便后续的排查,有效降低了快递包裹丢件的排查难度。

14、进一步的,当机器人在户外移动的过程中,可以由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将其储存在蓄电池组内,由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继而可以为机器人内部安装的控制电路板供电,能够降低机器人充电时消耗的电能,有效提高了节能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取货记录功能的配送机器人,包括底盘(1)和机箱,所述机箱由储物盒(3)和蓄电盒(4)组成,其中所述储物盒(3)固定安装在底盘(1)的顶部,所述蓄电盒(4)固定安装在储物盒(3)的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盒(3)内部固定安装第一隔板(31)并将其内部分隔为两个独立的储物区间,所述储物区间内活动安装储物抽屉(6),所述储物抽屉(6)内底部开凿内嵌槽(65),所述内嵌槽(65)处活动安装承重托板(64),所述内嵌槽(65)的槽底且位于承重托板(64)的下方固定安装压力传感器(66),所述压力传感器(66)与底盘(1)内部安装的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蓄电盒(4)的顶端开口处固定安装太阳能电池板(5),所述蓄电盒(4)内部固定安装逆变器(42)以及由若干蓄电池(41)串联组成的蓄电池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5)和逆变器(42)均与蓄电池组电性连接,所述逆变器(42)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取货记录功能的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抽屉(6)上固定安装电子密码锁(61),所述储物抽屉(6)上固定安装两个连接板(62),所述连接板(62)的外壁上开凿限位卡槽(621),所述储物盒(3)的两个内侧壁上均固定安装限位卡块(32),所述限位卡块(32)与相匹配的限位卡槽(621)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取货记录功能的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抽屉(6)内部固定安装若干呈等距分布的第二隔板(63),所述储物抽屉(6)内通过第二隔板(63)分隔成若干独立的物品存放区间,每个所述承重托板(64)均安装在相匹配的物品存放区间的内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取货记录功能的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31)的顶部固定安装接线孔(311),所述接线孔(311)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隔板(3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若干电极片(312),所述电极片(312)与压力传感器(66)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取货记录功能的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槽(65)的槽底固定安装若干弹簧(67),每个所述弹簧(67)的顶端均与相匹配的承重托板(6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取货记录功能的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一端固定安装激光传感器(2),所述激光传感器(2)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底盘(1)的底部转动安装四个滚轮(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取货记录功能的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相远离的两端均开凿散热口(11),所述散热口(11)与底盘(1)内部用于安装控制电路板的区间相互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取货记录功能的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顶端固定安装防护架(7),所述防护架(7)由不锈钢框架(71)和若干防撞导轮(74)组成,所述不锈钢框架(71)围设于机箱的外侧,所述防撞导轮(74)通过支架结构固定在不锈钢框架(7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取货记录功能的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框架(71)的低端固定安装四个l型连接件(72),所述l型连接件(72)通过螺栓固定在底盘(1)的顶端,所述不锈钢框架(71)上固定安装若干导轮安装架(73),每个所述防撞导轮(74)均转动安装在相匹配的导轮安装架(7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取货记录功能的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盒(4)内部固定安装若干限位卡板(43),每个所述蓄电池(41)均卡合安装在相匹配的两个限位卡板(43)之间的位置。


技术总结
本公开的一种具有取货记录功能的配送机器人,涉及配送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底盘和机箱,机箱由储物盒和蓄电盒组成,储物盒固定安装在底盘的顶部,蓄电盒固定安装在储物盒的顶端,储物盒内部活动安装储物抽屉,储物抽屉内底部开凿内嵌槽,内嵌槽处活动安装承重托板,内嵌槽的槽底安装压力传感器,蓄电盒的顶端开口处固定安装太阳能电池板,蓄电盒内部固定安装逆变器以及由若干蓄电池串联组成的蓄电池组。本公开的一种具有取货记录功能的配送机器人,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将承重托板顶部的快递包裹存放状态反馈至后台终端,方便对包括的取货情况以及取货位置进行精准记录,在出现丢件的情况下,可以降低丢件包裹的排查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允,支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云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