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舱盖解锁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76838发布日期:2023-10-08 07:39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舱盖解锁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车辆舱盖解锁机构,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舱盖解锁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1、车辆舱盖,具体可以指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盖(前机盖)、纯电汽车的前舱盖、后舱盖等,是重要的车身构件之一。目前对车辆舱盖的主要要求是隔热隔音、自身质量轻、刚性强。

2、针对车辆舱盖的开启,通常需要用到车辆舱盖解锁总成,主要包括安装在驾驶室内的底座、转动机构和解锁手柄,解锁手柄和转动机构连接,转动机构与拉索相连。当解锁手柄转动将带动转动机构发生转动,进而带动该端的拉索拉紧或释放,以操纵连接在拉索另一端的发动机罩打开(解锁)。

3、现有技术中的解锁手柄卡接于转动机构时容易出现卡接不良而导致解锁功能失效,且易出现手柄修模导致的高成本、修复周期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舱盖解锁总成,能够增强车辆舱盖解锁的可靠性、稳定性。

2、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舱盖解锁总成,其中,包括:

3、底座、解锁转动体、解锁手柄和卡接件;

4、所述解锁转动体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解锁转动体转动时能够驱动车辆舱盖解锁,所述卡接件具有卡口,所述卡接件通过所述卡口卡接于所述解锁手柄和解锁转动体,以使所述解锁手柄与所述解锁转动体彼此固定,所述卡接件背离所述卡口的侧面与所述解锁手柄之间具有卡接件形变空间。

5、进一步地,所述车辆舱盖解锁总成还包括用于带动车辆舱盖解锁的拉索,所述解锁转动体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拉索的拉索安装位,各所述拉索安装位与所述解锁转动体的转动轴线的距离不同。

6、进一步地,所述拉索安装位为设置在所述解锁转动体上的拉索安装孔,所述拉索的一端通过端头安装在所述拉索安装孔中。

7、进一步地,所述解锁手柄上设置有第一卡合颈部,所述解锁转动体上设置有第二卡合颈部,所述卡接件通过所述卡口卡接于所述第一卡合颈部和第二卡合颈部。

8、进一步地,所述解锁手柄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卡接件限位在所述限位槽中,所述卡接件形变空间位于所述卡接件背离所述卡口的侧面与所述限位槽的槽壁之间。

9、进一步地,所述解锁手柄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解锁转动体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彼此限位配合,以限制所述解锁手柄与所述解锁转动体相对转动。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多个第一凸筋,所述多个第一凸筋环绕所述解锁转动体的转动轴线间隔设置,相邻的所述第一凸筋之间形成第一间隔槽,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多个第二凸筋,所述多个第二凸筋环绕所述解锁转动体的转动轴线间隔设置,相邻的所述第二凸筋之间形成第二间隔槽,所述第一凸筋一一对应地与所述第二间隔槽限位配合,所述第一间隔槽一一对应地与所述第二凸筋限位配合。

11、进一步地,所述卡接件包括卡接基体以及从卡接基体延伸出的两个卡接臂,所述卡口位于所述两个卡接臂之间,所述两个卡接臂对应所述卡口的壁面为圆心位于所述解锁转动体的转动轴线上的圆弧面。

12、进一步地,所述车辆舱盖解锁总成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底座和解锁转动体配合,所述弹性件能够通过弹性力使所述解锁转动体相对所述底座处于初始位置,所述解锁转动体能够受到外力转动克服所述弹性力运动至解锁位置,并且解除对所述解锁转动体施加的外力时,所述弹性件能够驱动所述弹性件回位至所述初始位置。

13、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弹簧安装孔,所述解锁转动体上设置有第二弹簧安装孔,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插装在所述第一弹簧安装孔中,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插装在所述第二弹簧安装孔中。

14、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弹性缓冲结构,所述解锁转动体处于所述初始位置和解锁位置时均接触于所述弹性缓冲结构。

15、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辆舱盖以及所述车辆舱盖的锁定机构,其中,所述车辆包括上述车辆舱盖解锁总成,所述解锁转动体与所述车辆舱盖的锁定机构传动连接,以能够驱动所述车辆舱盖解锁。

16、进一步地,所述车辆还包括车辆内饰板总成,所述车辆舱盖解锁总成安装于所述车辆内饰板总成。

1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舱盖解锁总成中,由于引入了卡接件,卡接件通过卡口卡接于解锁手柄和解锁转动体,以使解锁手柄与解锁转动体彼此固定,也即是说解锁手柄与解锁转动体二者通过卡接件连接固定而不是直接连接,这时只需通过调整生产卡接件的模具来生产出不同尺寸大小的卡接件,并确保不同尺寸大小的卡接件背离卡口的侧面与解锁手柄之间的卡接件形变空间的尺寸不同,这样不同尺寸大小的卡接件通过卡口卡接于解锁手柄和解锁转动体时,卡接件朝向限位槽的槽壁可具有不同的扩张程度从而导致卡口的扩张程度不同,例如更小的卡接件形变空间导致卡口的扩张程度更小,从而对应更小卡接件形变空间的卡接件可以对解锁手柄和解锁转动体产生更紧的卡紧力,使解锁手柄和解锁转动体装配更紧,更大的卡接件形变空间导致卡口的扩张程度更大,而对应更大卡接件形变空间的卡接件可以对解锁手柄和解锁转动体产生更小的卡紧力,使解锁手柄和解锁转动体装配更松,如此一来,通过将不同尺寸大小的卡接件装配到车辆舱盖解锁总成即可实现对解锁手柄和解锁转动体的卡接力大小的调整,以满足不同的装配卡紧力需求,避免解锁手柄卡接于解锁转动体时容易出现卡接不良而导致解锁功能失效的问题,提升车辆舱盖解锁总成的可靠性与稳定性,而且避免了调节解锁手柄型面,简化了解锁手柄与解锁转动体装配卡合力的调节方法,从而实现节省修模成本及周期。此外,拆装解锁手柄时只需拆除卡接件或装配卡接件即可,从而简化了解锁手柄的拆装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舱盖解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舱盖解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舱盖解锁总成还包括用于带动车辆舱盖解锁的拉索,所述解锁转动体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拉索的拉索安装位,各所述拉索安装位与所述解锁转动体的转动轴线的距离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舱盖解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安装位为设置在所述解锁转动体上的拉索安装孔,所述拉索的一端通过端头安装在所述拉索安装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舱盖解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手柄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解锁转动体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彼此限位配合,以限制所述解锁手柄与所述解锁转动体相对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舱盖解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多个第一凸筋,所述多个第一凸筋环绕所述解锁转动体的转动轴线间隔设置,相邻的所述第一凸筋之间形成第一间隔槽,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多个第二凸筋,所述多个第二凸筋环绕所述解锁转动体的转动轴线间隔设置,相邻的所述第二凸筋之间形成第二间隔槽,所述第一凸筋一一对应地与所述第二间隔槽限位配合,所述第一间隔槽一一对应地与所述第二凸筋限位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舱盖解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包括卡接基体以及从卡接基体延伸出的两个卡接臂,所述卡口位于所述两个卡接臂之间,所述两个卡接臂对应所述卡口的壁面为圆心位于所述解锁转动体的转动轴线上的圆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舱盖解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舱盖解锁总成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底座和解锁转动体配合,所述弹性件能够通过弹性力使所述解锁转动体相对所述底座处于初始位置,所述解锁转动体能够受到外力转动克服所述弹性力运动至解锁位置,并且解除对所述解锁转动体施加的外力时,所述弹性件能够驱动所述弹性件回位至所述初始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舱盖解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弹簧安装孔,所述解锁转动体上设置有第二弹簧安装孔,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插装在所述第一弹簧安装孔中,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插装在所述第二弹簧安装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舱盖解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弹性缓冲结构,所述解锁转动体处于所述初始位置和解锁位置时均接触于所述弹性缓冲结构。

10.一种车辆,包括车辆舱盖以及所述车辆舱盖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车辆舱盖解锁总成,所述解锁转动体与所述车辆舱盖的锁定机构传动连接,以能够驱动所述车辆舱盖解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车辆舱盖解锁机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舱盖解锁总成及车辆,该车辆舱盖解锁总成包括底座、解锁转动体、解锁手柄和卡接件;所述解锁转动体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解锁转动体转动时能够驱动车辆舱盖解锁,所述卡接件具有卡口,解锁手柄上设置有第一卡合部,解锁转动体上设置有第二卡合部,卡接件通过所述卡口分别卡接于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以使解锁手柄与解锁转动体彼此固定,解锁手柄上设置有限位槽,卡接件限位在所述限位槽中,卡接件背离卡口的侧面与限位槽的槽壁之间具有卡接件形变空间,该车辆舱盖解锁总成可以满足不同的装配卡紧力需求,避免解锁手柄卡接于解锁转动体时出现卡接不良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朝兵,苏小平,赵飞飞,公玉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